初中學生成立體育課題研究小組的實驗報告
201*年萬分教師招聘資料免費下載:
初中學生成立體育課題研究小組的實驗報告
天津市寶坻區(qū)金光
[內容摘要]素質教育要求我們的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造思維習慣。遵循這一指導思想,我在體育課上成立了若干運動項目的課題研究小組。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項目,加入教師提出的課題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商議、制定相應的單元練習計劃。從而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擴大了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空間”,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課題研究小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興趣教學一、實驗目的
體育課上進行興趣教學分組,成立項目課題研究小組,養(yǎng)成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鍛煉的良好習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
二、實驗時間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年10月201*年1月第二階段:實驗階段201*年2月--201*年7月
第三階段:數據統(tǒng)計、撰寫論文階段201*年7月201*年9月三、實驗對象與方法實驗對象:
實驗班:本校八年級1、2班女生40名,實行課題研究小組的教學方法對照班:本校八年級5、6班女生40名,按照原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方法:
問卷法:根據研究的內容編寫問卷(問卷內容附后)
座談法:與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座談,及時了解她們對實驗的意見.數理統(tǒng)計法:運用spss分析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邏輯分析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得出結論.四、實驗內容
實驗班:根據學生的興趣分組開展運動項目課題研究活動。對照班:基本按照原先的教學模式進行.五、實施措施與方法
第一步,給傳授相關知識技能,做好實驗準備。利用室內課、課余時間向學生傳授與實驗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如:怎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運動處方,進行多大的運動量的訓練才有鍛煉價值,如何去創(chuàng)造思維、如何去設計、實施訓練計劃等等。同時,為了能真正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練習的運動項目,我在課上向學生介紹和傳授了很多運動項目,如乒乓球、足球、籃球、羽毛球、排球、武術、韻律操等。為學生在實驗時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且喜愛的運動項目做好準備。除此之外,我還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圖書館或上網查找相關的知識,搜集與實驗有關的資料,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為順利進行實驗打下基礎。在進行分組前我還充分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事項:
201*年萬分教師招聘資料免費下載:
1.課題研究小組在一個單元的學習中要相對固定,使小組成員之間形成親密互助的關系。2.課題研究小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既有班級共同的目標,又有組和個人自己的目標。3.要使課題研究小組的成員們都能了解單元學習的過程,使其自主、有計劃地進行自己的活動。
4.要使課題研究小組的成員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分擔責任,互幫互助地進行學習。5.一個小組中要有合適的小組長,對小組長的個別指導要特別予以考慮。第二步,進行興趣教學分組,成立項目課題研究小組
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及實際情況選擇運動項目,然后我又對學生所選的體育項目進行了統(tǒng)計、分類、調劑,最后確定了人數較為集中的籃球、羽毛球、博擊、長繩、足球、乒乓球6個小組。
5.2.2興趣教學小組確定,也就是某某運動項目課題研究小組的成立。每個學生都是課題研究小組的成員,他們和推選出來的組長一道根據教師提出的課題制定本小組的訓練計劃,研究設計出適合本組學習新動作的步驟和方法。
第三步,制定并實施單元練習計劃
每個課題小組的成員在教師的指導、組長的組織下根據項目的特點及自身的運動水平按照教師給出的課題進行共同討論、研究制定出一個單元的訓練計劃(一般為5課時),并按照要求科學地去學習和練習。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課題學習過程來控制教學的方向和過程,而學生在對一連串有問題的課題學習中,可以根據自己所喜歡的運動,自己去設計、嘗試、驗證,得出自己的結論,按照自己的設想去練習。學生可以在相當的范圍決定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進度。在配合同學之間的互學和互評,就使學生擺脫了教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從而使他們在這種探索性和相對自律的學習中滿足自身對運動的個體需要,最終使學生理解體育,熱愛體育。
第四步,輪流組織、發(fā)展個性
各小組每節(jié)課的練習安排由組員輪流策劃、執(zhí)行,充分體現其個人的風格。內容包括準備活動的徒手操練習和游戲、新技術的講解與示范、練習的方法與步驟。通過給任務、給壓力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不斷提高實踐能力。讓學生的閃光點得到展現,內在的潛能得以挖掘,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第五步,及時小結,定期交流
每節(jié)課后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練情況及時進行小結,認真分析、查找成功和失敗之處,并強化和改正。在每一個教學單元結束時教師給學生最后一個課題,如:請各小組總結一下,你們在本單元教學中學會了那些動作?它們之間有什么內在的聯系?你在學習中都明白了什么?你在本單元的學習里體會到了什么樂趣?你能不能把這種方法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在單元總結會上各組進行匯報。通過這樣的小結與交流,教師能夠較好的掌握和發(fā)現學生在進行學、練的情況及出現的問題,而且各小組通過定期的經驗交流,能起到一個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作用。
第六步,完善考核評價制度
我以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素質、能力、態(tài)度、情感等方面,盡可能地公平、公正地對待、評價每一個學生。下面的評價方法是教師和同學們一塊討論、研究制定出來的。
201*年萬分教師招聘資料免費下載:
學生階段考核成績=級別分(20%)+平時分(40%)+考核分(30%)+自評分(10%)+其他加分
級別分:就是學生選擇考核內容的難度系數。共分三級,一級20分,二級12分,三級6分
平時分:是根據每節(jié)課學生完成任務目標的情況、研究的成果及練習態(tài)度及學生為本課題研究小組所提出的一些可行性建議及在實施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大小所給的分。
考核分:階段考核時組長和其他組員所給的分數的平均值。
自評分:學生根據階段的練習情況及階段考核的滿意程度給自己打的分。
其他加分:指對進步最大的,上課最認真的、技術技能考核中前三名的、課堂表現最突出的學生給予加分。分值5到10分不等。
六、結果與討論
在近一個學期的教學實驗過程中,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基礎指標和反饋指標的測試,并把實驗前后所測的數據用體育統(tǒng)計學的方法進行數理統(tǒng)計和分析比較。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
1.教學分組活動,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通過教師的權力下放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改變了以往被動地學、練的局面,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詳見表一)。
1、2班學生實驗前后問卷調查統(tǒng)計表(表一)(問卷內容附后)題1號實273驗555實726驗28342171140282171752258037%262910%%0%179343%37208191%%%%2186121732620%1710282345678910ABABCABCABCABCABABCABABCAB72642800前%%%%%%%%%%%%%%%%%%%%%%%%6364%%2558%65%0%%7300后%%%%%%%%%%%%實驗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不斷的去發(fā)現問題,共同的去研究、探索、思考、創(chuàng)新,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以此來指導自己的實踐。同時許多學生通過自己和與其他同學的共同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編了許多游戲和鍛煉身體的方法,并在實踐中不斷得以完善,這些游戲和鍛煉身體的方法被其他年級的體育教師和學生廣泛使用。實驗班的學生們把這種態(tài)度和精神用到學習新技術動作中,在本學期學習的兩個新技術動作過程中,實驗班學生在技術動作掌握上、質量上比對照班要好,所花時間比對照班要少。說明實驗班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了相應的提高。(見表二、表三)
實驗前后實驗班學生創(chuàng)編游戲及鍛煉身體方法的統(tǒng)計情況(表二)
201*年萬分教師招聘資料免費下載:
學生創(chuàng)編游戲的數量學生設計的練習活動的數量個人集體613個人729集體1826學生制定的解決課題的方案的數量個人213集體623實驗前實驗后534(創(chuàng)編的游戲和練習方案需符合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實驗班與對照班雙杠、跳遠學習情況比較(表三)班級實驗班對照班通過實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練習的勁頭也大了。絕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參與自己或他人組織的各種學習和活動,并通過科學訓練,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通過實驗后兩班學生身體素質指標的比較可看出經過實驗后的學生的各項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班的學生。經T值檢驗,均出現明顯的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的方法和措施是可行的。(見表四、表五和表六
實驗前對照班女生與實驗班女生身體素質指標比較(表四)指標初二5、6班XS0.79初二1、2班X9.75279158.38.935.1S0.780.31.6981.408P<0,05具有顯著性800米跑(秒)293.7462.41立定跳遠(厘米)立位體前屈(厘米)仰臥起坐(次/分)實驗后對照班女生與實驗班女生身體素質指標比較(表五)指標50米跑(秒)9.1
練習時間雙杠跳遠優(yōu)25%10%3課時3課時5課時4課時雙杠:支撐擺動前擺下良40%25%中30%45%差5%20%優(yōu)30%15%跳遠:蹲踞式跳遠良35%35%中35%45%差9%10%差值TP50米跑(秒)9.4521.82-14.74P>0.05不具顯著性P>0.05不具顯著性P>0.05不具顯著性P>0.05不具顯著性1.479.6535.40.1644.645.110.156-0.010.274.184.89-0.750.7550.30.267初二5、6班XS0.708.8初二1、2班XS0.47差值0.3T2.25PP<0.05具201*年萬分教師招聘資料免費下載:
有顯著性800米跑288.81.4910.3532.7230.1953.875.45250.81.6111.33718.030.1744.813.3-380.120.954.38.1940.974.26P<0.05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顯著性P>0.05不具顯著性P<0.05具有顯著性參與率92.5%67.5%平均心率142.3126.7練習密度43.6%33.8%(秒)立定跳遠(厘米)立位體前屈(厘米)仰臥起坐(次/分)實驗班與對照班體育課參與率、平均心率和練習密度對照表(表六)
班級初二1、2班初二5、6班(以上數據為四個學習單元的平均值)
2.通過在體育課上開展課題研究小組活動,學生能把在體育課上體現出來的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較好地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通過對初二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十二個學科的任課教師進行調查,并對調查出來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可以看到開展這次活動對學生在其他各學科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和促進作用。見(表六)
任課教師對實驗班學生實驗后的學習情況反饋表(表六)調查內容反饋情況75%8.3%16.7%58.3%25%16.7%50%25%25%66.7%0%33.3%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程度學生在學習中體現的合作、探究的意識學生對問題敢于提出不同見解的人數變減滿化少意不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滿意
一般不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增加一般不滿意七、結論與建議
體育教學目標多元化必然導致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根據學生興趣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是在體育改革中,為更好地完成現代體育教學的目的任務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在體育課上成立課題研究小組,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通過觀察、探索、創(chuàng)新和實踐不斷獲取新知識,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學習的各種技能。并通過遷移,把這種好的學習方法和精神運用到其他的學習和社會實踐當中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更好的適應社會對新世紀人才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主健體能力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根據學生興趣進行分組并以開展課題研究為主要活動內容對學生在這方面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特別是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課題研究意識的培養(yǎng)還需進一步研究和加強。同時其他方201*年萬分教師招聘資料免費下載:
面力量的支持也是使實驗得以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
擴展閱讀:初中生物小組探究學習策略的實驗研究課題階段性總結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互動教學的探究》階段性總結
一、課題研究初步成效
(一)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建立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通常是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以一種講授或演示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課堂結束也就意味著教學結束,為了跟上教學進度,學生往往并不明白自己該干什么,只是一味被動地跟隨教師行動,毫無主動性,不利于學生主體的發(fā)展。所以,新課改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
新型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1、結合本校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課改教學的實踐中,曾經歷了這樣一段小插曲:有一次我們正在上課,突然飄來一陣讓人很不好受的氣味,同學們紛紛捂著鼻子,班上一個同學感嘆道:“如果鋅品廠不在我們附近就好了!边@原本是學生的一句無意中感慨的話語,教師覺得這是學生很有親身體驗的感受,這方面的知識必定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積極有利的因素,于是布置學生回去查找相關的資料。后來大家發(fā)現了一則鋅品廠將要整體搬遷的新聞報道。在給學生看過報道后他們紛紛提出了問題:“為什么要搬遷鋅品廠?”“鋅品廠是生產什么的,為什么好好的在市里不行,要搬到縣里去?”“那股難聞的氣味是不是就是搬遷的原因?”等等問題。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倍鶕䦟W生的生活實踐使問題來源于生活,更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原動力動機,問題的提出來自于他們的心聲,可以喚起他們的主體意識,所以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們?yōu)榱私鉀Q自己提出的問題,想盡辦法,調查、訪問、收集和處理信息、實驗探究的各項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學生能感受到被尊重的氛圍,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盡情表現自己、肯定自己,迫切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贊賞,所以無形中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學會積極吸收別人的經驗,在相互碰撞中,知識與經驗得以進一步生成,成為了真正的學習主體,得出的結論就比較深刻,知識的掌握也比較
牢固。
2、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揚學生的主體性,即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情景的創(chuàng)設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場景可以促使學生更為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如老師在上到《生態(tài)系統(tǒng)》時,為了讓學生能更加好的理解生態(tài)平衡,設置了這樣一個小游戲:一張網,人坐在網中央,其余十一人分別扮演陽光、空氣、水分、真菌、草、老鼠、蛇、兔子、狐貍、老鷹,齊心
協力把人抬起。游戲規(guī)則:
仔細的傾聽老師講訴的故事,老師起個頭,剩下的后續(xù)請同學們進行接龍。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成員根據大家的描述,如果大量死亡或是減少就放下手中的繩
子。
情景描述:
同樣是一片草原,人們在這里建起了工廠,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導致水體被
污染,草大面積枯死再也長不出草來……
當到了扮演人的同學快要從網上掉下來時,采訪他的感受。
學生:我當時非常的害怕,害怕我回掉下來。
教師:為什么你回掉下來呢?
學生:因為那些動植物相繼死亡以后,最后失去生命的就回是我自己。
教師:其他同學有怎樣的感受?
C:生態(tài)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不能進行自我調節(jié),各種生物的數量比例就產
生變化,就回引起環(huán)境的改變。
D:我們要保護好周圍的環(huán)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處理好費舊電池,否則就會象今天的例子一樣,使動植物大量死亡,最后自己也死掉!
最后,共同得出結論:人類的活動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打破生態(tài)平衡,
如果我們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最終會威脅到將會是人類自己。ǘ┙處煹慕虒W觀念、教學行為開始轉變,課堂教學面貌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
出現。
1、在課堂教學上,教師不僅注重“教”,更加注重“導”,千方百計讓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提出問題,在“無疑---有疑---無疑”的循環(huán)往復中學習,讓學生自學、自思、自練。教師十分注重創(chuàng)設融洽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們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如老師在《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生物》一文中寫到: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角度去發(fā)問。在上《探究螞蟻的行為》一節(jié)時,我沒有拘泥課本教材,在課前開放地讓學生自由地提出問題,然后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想了解的而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可具體去操作研究的一些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生從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許許多多五花八門的問題:螞蟻怎樣找食物?能看到較遠的食物嗎?螞蟻怎樣搬食物?螞蟻的壽命有多長?螞蟻怎樣分食物?螞蟻為什么下雨要搬家?螞蟻怎樣繁殖?螞蟻怎樣防御?螞蟻怎樣睡覺?……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也拓寬了學生的探索空間。接著,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學生們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到大自然中去實地觀察各種螞蟻的行為。學生們三五成群地出現在校園的操場邊、墻角邊、草地上……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一切都那么真實具體而又鮮活生動。孩子們觀察到的是真真切切的場景,而不是老師灌輸的書本知識。有了以上的鋪墊,自然的,孩子們就會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一個實驗小組在研究螞蟻的行走方式的時候,一開始想直接觀察,發(fā)現觀察有困難,后來想到了用透明的玻璃板從下面拿放大鏡觀察的辦法。另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螞蟻喜歡什么樣的食物這一問題時,剛開始沒有考慮到設置等距離的環(huán)節(jié),后來在其他組同學的提醒下才注意到這一關鍵細節(jié)!尯⒆觽冇米约旱姆绞饺ンw驗曲折、艱難、充滿創(chuàng)造火花的實驗探究過程,你說孩子們能不喜歡這樣
的學習方式嗎?
2、采取適時的、多元化的鼓勵和評價,保護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課題組的老師曾對《讓考試也快樂》一文開展討論:認為新形勢下考試如何變革在具體實施上還存在一些實際困難。像老師所做的嘗試,(過三關。第一關,由老師命題,占總分的40%,包括一些基礎性的、課標要求掌握的學科知識。全班每人都必須參加,閉卷考試;第二關,由各學習小組成員合作命題;第三關,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選擇考試的方式,也占30%)學生喜歡,效果也不錯,但耗時過長、老師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生物教師一般承擔的教學班比較多,如何解決效率和效果之間的矛盾?其次,期末市里進行統(tǒng)測,如何在傳統(tǒng)教學考試的模式和此類新型考試模式找到切合點,使二者的優(yōu)點能有機結合?而且這樣的考試是不是受到學科的局限,只能在生物學科進行?它對其他學科有無借鑒意義?總之,大家覺得在如何發(fā)揮考試的評價功能、激勵功能上還有很多可深入思考和探討的空間。盡管有不足,但這樣的嘗試還是讓老師和孩子們都有很大收獲,至少它讓我們意識到改進評價的方式,會充分發(fā)揮孩子們內在的潛能,激發(fā)孩子們自主學習、自主評價的意識,讓學習不是負擔,而是樂趣,讓考試不是
壓力,而是動力,引導學生真正好學、樂學。
3、引導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都能獲得探究的機會。
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本節(jié)內容的資料,在上課前展示或者課中展示,或者是給予學生一定的問題引導來自學課文,都能達到一定的自主學習的效果。如在學生了解“種子的結構”和“花的結構”時,有一些結構如果學生沒有注意解剖的方法是不能觀察到的,這時,教師就設置一個“比一比”的活動,看看哪個小組找到的結構最完善、表示得最清晰。這樣,既給了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時間,又引導學生意識到本次實驗的目的,引導學生“會學”,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時間,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到的知識融合進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形成自己的東
西,主動求得發(fā)展。(三)學生素質得到一定的提高1、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綜合素質有了大幅度提高。
通過研究,我們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語言表達,思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和諧的發(fā)展。學生敢于表達自己與他人相異的觀點,基本能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自圓其說的解釋,有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如在《家居環(huán)境與健康》一課,教師在“給家居環(huán)境打分”的活動中不限制測評項目,鼓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補充、調整測評項目,留給學生寬松的思維空間,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補充了“換洗的衣物是否及時清洗”、“家里有無蟑螂、老鼠出沒”、“蚊煙香”、“寵物的衛(wèi)生情況”等多種影響健康的家居環(huán)
境因素。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我們的自我學習、小組討論、班級匯總的一般步驟,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得到加強,為完成某一任務,學生之間的合作、協調有所提升。3、學習方式有了初步改觀。
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和實驗,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改觀,在授課前進行信息收集已經成為部分學生的必修課,學生涉獵的知識面大大擴展,能夠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方式。如在《家居環(huán)境與健康》一課,學生收集自己所喜歡的家居環(huán)境的圖片、拍攝自己家居環(huán)境的實景照片、以及查閱家居環(huán)境與健康關系的相關資料,并在課堂上展示交流,充分反映學生主動地獲
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tài)度都有了較大的提高。4、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不斷高漲,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就像一位學生在學習體會中深切的寫到:“通過學習生物,我對動植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漸漸喜歡一些小動物,并且尋找一些獨特的植物作為標本,……,而且還能學會一些觀察、實驗、探究生命現象的方法,學會從日常生活、生產實踐或學習中,發(fā)現并提出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學會尋找問題答案的思路和方法,從而使我們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提高。這種能力將使我們能夠更從容地面對新的科學問題,更有效地獲取新的科學知識,更全面地提高科學素養(yǎng),使我們能夠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蓖ㄟ^學習,他們學會了制作酸奶,歷經失敗卻不氣餒、不放棄;也能夠通過制作生態(tài)瓶進一步了解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為自
己所在的家庭環(huán)境、社區(qū)環(huán)境獻計獻策……
二、問題與思考:
1、實施過程的推進較為困難。由于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層次不同,原來水平和能力不同,語言表達和歸納整理的能力較弱,再加上生物學新教材本身的知識內容增加,而課時未變,因而課堂進度受到嚴重阻礙。我們將在下一階段的研究過程中,整理歸納具有研究性質的問題,預先發(fā)給學生供學生利用其他時間做準備,
以確保課堂進度。
2、如何充分把握教材內容并進行挖掘、創(chuàng)造,開發(fā)研究性課程,使學生在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進程中,提高和發(fā)展學生的信息獲取、再加工的能力?這些
問題還有待于我們作進一步的實驗與探索。
總之,新的課程改革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帶來了很到的沖擊與改變,在教育方式與學習方式發(fā)生轉變的同時我們意識到:課堂不再是唯一的交流平臺,作為自然學科的生物學教育,我們希望盡可能的利用課內、課外活動的實踐與探索,引領學生去質疑,去觀察,去探究,去思考…這無疑是一個更廣闊的教育空間,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更能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與情感體驗。為學生形成
主動學習的習下礎。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初中學生成立體育課題研究小組的實驗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初中學生成立體育課題研究小組的實驗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