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3 頁從素材到寫作內容 故 事 導 引 學生用書P29兩個錦囊成名的李賀 清晨,一個破落小院的柴門咯吱一聲開了,從里面走出一個小廝,只見他背著一個破舊的錦囊,牽著一頭又老又瘦的毛驢,毛驢上坐著一個同樣瘦瘦弱弱的少年書生。這一主一仆,就這樣悠閑地踱向了村外的世界。 一<a name=baidusnap0></a>路上</B>,流連于青山秀水,徜徉在繁華街市,穿行過閭巷人家,那少年書生時而悲愁,時而歡愉,時而激昂,還不時地從小廝處取過紙筆,嚓嚓寫下幾行詩句或片言只語,然后把紙條往錦囊一扔,就又繼續(xù)前行了。 等到日暮西山,他們才催趕著毛驢,蹬蹬地轉回那個破落的小院。這時,一位端莊的婦人迎上來,取過小廝背上的錦囊,看見里面滿滿的一大堆紙條,她不贊嘆反而心疼地說:“孩兒,你真要寫到嘔心瀝血才罷休嗎?” 少年只是笑笑,沒有言語,他開始坐下來吃飯。剛放下飯碗,他又跑進書齋,叫小廝拿出錦囊,研好磨,然后就對著那些紙條沉吟琢磨,把白天的奇思妙想、斷語殘句寫成完整的詩篇。 寫完后,他把詩篇整理好,投進另外一個錦囊里。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少年一直堅持著四處游歷,采詩寫詩,從不間斷。他將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淳樸的風土民情,以及自己的雄心壯志都投注到了筆端,化成了膾炙人口的詩句。 從一個錦囊到另一個錦囊,他的詩越寫越妙,越積越多,美名漸漸傳開,越傳越廣,當時的文章巨公韓愈聞聽了他的大名,親自登門來拜訪他,這個少年,就是唐朝杰出的詩人――李賀。 李賀的錦囊也是我們大家的錦囊,他苦吟疾寫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地擴展自己的視野,不斷地從實際生活中汲取養(yǎng)料,才能葆有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我們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知 識 梳 理 學生用書P301.什么是素材? 一般認為,素材就是文學、藝術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經(jīng)總結和提煉的實際生活現(xiàn)象!八夭摹币坏┻M入文章之后就成為“題材”,構成文學和藝術作品的材料。從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徑來看,素材又可分為直接的事象材料 如生活中的現(xiàn)象 和間接的符號材料 如圖文材料 。廣義的素材可以泛指大千世界的一切事象,真可稱得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選取素材時應注意哪幾個標準?1 主題標準 必須根據(jù)主題的需要來決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詳略。能夠表現(xiàn)、突出主題的錄用,與主題無關的,無論多新鮮都要舍棄。2 真實標準 真實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觀實際情況,反映客觀生活的本質和主流的材料。真實有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符合生活邏輯
或客觀規(guī)律的經(jīng)過藝術加工后,虛構的材料也能反映生活的本質,也屬真實的材料。寫作反對脫離實際,扭曲生活,胡編亂造。3 典型標準 典型材料是某一類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能夠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質,它是個性與共性的統(tǒng)一。典型材料能以少勝多,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4 新穎標準 新穎的材料就是新鮮、生動有趣,鮮為人知或具有時代精神風貌以及有作者獨特認識與感受的材料。
3.把素材轉化為題材時應注意什么? 在素材轉化為寫作內容時應注意:1 要抓住素材給你感覺最強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為切入點對素材進行提煉和強化,即把素材轉化為寫作內容――題材。 素材是題材的基礎。例如魏巍在《我怎樣寫〈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創(chuàng)作體會中談過,他在朝鮮戰(zhàn)場搜集了一百多個戰(zhàn)斗故事,這就是他積累的生活素材;而經(jīng)過他的選擇和提煉,最后寫進《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去的“松骨峰戰(zhàn)斗”“馬玉祥三次撲進火窟救兒童”“志愿軍戰(zhàn)士在防空洞的日常生活”三個典型事件,就成為這篇通訊的題材。2 素材可從“雜取種種,合成一個”,即可根據(jù)文章的需要,幾個素材整合在一起,表達相同的主旨或表現(xiàn)一個典型人物。技 法 點 撥 學生用書P30一、素材的積累
1.從課本中積累 學生的學習主要來源于教材,各科課本和補充材料都可成為寫作素材。 例 繽紛成就和諧 三人進商店尋解渴之物,喜甜者偏愛果汁,喜淡者選擇礦泉水,喜歡又苦又甜者買下咖啡,三種味道不同,但卻因不同而和諧――和而不同方為和諧,若這世上只有一種飲料,則不免單調而索然無味。 繽紛成就和諧,試看暮春三月,鵝柳淡煙的嫩黃,映階碧草的翠綠,出墻紅杏的艷紅,卷云時舒的碧空,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但這又有何妨?“萬紫千紅總是春”,本來萬物都欣然生長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種色彩來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諧的是本質,繽紛成就的是多彩的豐富,是真正意義的和諧。 輕叩紅樓之門,尋那樁百年來曼遠悠長的夢,你說《紅樓夢》里眾相紛紜,鐘靈秀麗的女兒如此之多,誰是讀者的最愛?從來是眾口難調,然而亦從來是雅俗共賞,輕撫著略微卷起的書頁,我們仿佛聽到,那“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的張揚,那“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憂傷,那“這個妹妹,好像哪里見過”的驚喜,那“愛哥哥,愛哥哥”的呼喚,匯成了一曲和諧的樂章,不絕于耳,味之不盡?? 和諧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萬物,用同一個標準命令世間萬物達成量的一致;和諧是一位總攬全局的決策者,抑或說是指揮家,讓萬事萬物各就其位,讓它們演繹真實的自己,
成就真正的和諧。 千年之前,春秋戰(zhàn)國的戰(zhàn)亂年代里卻上演了空前而驚世的文化盛宴,諸子百家的爭鳴之聲穿透史冊、書卷,穿越時空仍然在耳畔擲地有聲;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來束縛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來束縛自己”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國人,而“學術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續(xù)至今,令人感佩。所以,請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選擇;請用心去領會并呵護真正的和諧;各個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請給予保護;各個地區(qū)的不同生活習性,請給予寬容;尊重商店里買不同飲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買古典音樂或是流行搖滾音樂的顧客??正是每個人的不同特性構成這變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沒有不同就沒有真正的和諧。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繽紛的色彩。 ――為何? ――繽紛成就和諧! 作者信手拈來課本中學過的古詩、名篇、作家、歷史等有關知識,有理、有據(jù)地論證“繽紛成就和諧”這一主題,顯示了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扎實的基本功。 2.從生活中積累 要認真觀察周圍的一切。既可從大自然中尋找生活的真諦,也可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諸如一些“熟悉的陌生人”,即看起來挺熟的,但他們身上依然有你沒發(fā)現(xiàn)的、給你震撼的一些東西的人。 例 感受鄉(xiāng)村 初以為,鄉(xiāng)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蒙中演繹著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詩中畫中的鄉(xiāng)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xiāng)村,用心去感知鄉(xiāng)村,便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鄉(xiāng)村在經(jīng)歷著苦痛。那里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著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yǎng)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于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干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xiāng)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
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xiāng)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xiāng)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閑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凈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xiāng)村,感受農耕文明最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樸的執(zhí)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jīng)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著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xiāng)村! 本篇文章雖系考場之作,但作者卻寫出了自己對農村真實而深刻的感受,感受農村的美麗和殘酷,感受農民的痛苦與歡樂、純樸與堅忍,作者從卑微中感受到了偉大與永恒。3.從課外活動及課外閱讀以及時事報道中積累 盡可能多地參加課外活動及社會實踐,從中積累素材,還要加強課外閱讀,從名著中獲取感悟,并關注國際國內的時政大事,關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例 “眼睛貼畫”熱賣的雙重隱憂 在眼皮上畫上眼睛,上課打瞌睡,老師也看不出來。這樣的場景,以前在“港片”中的惡作劇劇情中看過。然而現(xiàn)在,這種“眼睛貼畫”已經(jīng)在**一些校園外熱賣。一家文具店的銷售人員稱,這種“眼睛貼畫”非常暢銷,每天都能賣出十幾版。一版售價為5元,每版有9對“眼睛”,算下來每對只要幾角錢。 “眼睛貼畫”熱賣,說明其有需求有市場。本以為學生購買此類搞怪玩具,只是課余用來開心取樂,沒想到,還真有學生“動起真格”,將其投入“實用”,就足以令人擔憂了。 撇開少數(shù)學生的惡作劇行為,“眼睛貼畫”熱賣,也反映了學生睡眠的嚴重不足。據(jù)《中國婦女報》報道,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jīng)歷時兩年,在10個城市抽取5846名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成的小學生、三分之一的初中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學生除了要應對繁重的課業(yè),還要參加名目繁多的興趣班、特長班,很多學生在晚上不得不靠喝“咖啡”“濃茶”來解困,第二天上課滿臉倦容,哈欠連天,心不在焉,也就在所難免。 雖然教育部此前也印發(fā)了《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對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用眼時間以及作業(yè)時間都作了明確規(guī)定,如要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這類規(guī)定大多成了軟任務,顯得孱弱和無力。 生理學研究表明,少年兒童的生長主要在睡眠時完成。深夜12點到1點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