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文素材庫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基層反映: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出現(xiàn)“五化”傾向》范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一是干部作風不實,廉政意識淡化。部分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對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長期性、重要性、艱巨性認識不足,民主意識、紀律觀念淡薄,有的自覺不自覺地把經濟建設與反腐倡廉工作對立起來,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一部分干部自我認為手中無權、又不管錢,不貪就是“廉”;工作中安排的工作我去干就是“勤”;在廉政監(jiān)督中認為是上級組織和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事,“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做“老好人”。
二是干部以權謀私,辦事搞特殊化。當前部分農村基層干部法制觀念淡薄、辦事不公、以權謀私等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在村莊整治、土地轉讓、出租、工程發(fā)包工作中謀取私利,搞權錢交易,或用人唯親,搞宗派主義;有的在宅基地劃分、低保對象確定、山林土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權勢,為自己和親友謀取利益,搞特殊化,影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影響基層政權的穩(wěn)固。
三是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約束力量弱化。許多地方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加強了制度建設,但在工作落實上不夠到位,書面的多、上墻的多、口頭的多,存在“走過場”現(xiàn)象。
四是財務管理混亂,違法亂紀隱化。一部分村級財務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財務公開透明度不夠,一些干部利用職權亂批亂支亂用,引起了群眾強烈不滿,集中反映在新農村工程建設項目中出現(xiàn)的貪污受賄問題、村級財務問題和集體土地的違規(guī)轉讓等;有些村接待費用偏高,干群關系緊張,群信群訪事件時有發(fā)生。
五是權力過于集中,監(jiān)督體系軟化。農村基層干部特別是“一把手”,集人權、事權、財權于一身,既是決策者,又是執(zhí)行者,其他黨員干部怕惹人、怕惹事,對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不敢監(jiān)督,不敢揭露,使少數(shù)農村不良風氣成了“小氣候”。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