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價指導心得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
學生有時候無意識的使用了新學習的詞語,如果老師對其加以肯定和鼓勵,相信孩子在以后的習作中會更加注重何有意識的使用所學到的新字新詞。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調動起其寫作的積極性。
多半孩子不知道對自己的習作進行自我批改,學生作文雖不是作家的創(chuàng)作,也不能寫一次就完事,要讓學生明白無論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會有漏洞,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須要反復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正所謂“文章不厭千回改,精雕細鑿始成金”。要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
在文章機構上我會教給孩子一些諸如“虎頭——豬肚——豹尾”這樣的方法。因為對這種認知我一直都是很肯定的,這樣的方法能讓學生迅速從沒有重點的流水賬中脫離出來。機構是文章的骨架,具體生動則是文章的血肉,因此,下來要做的就是在作文教學中,重視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
引導學生立足于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一定會改變不愿意寫作文的局面,每個人都會樂于作文,樂于表達, 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體驗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篇:如何評價作文指導課淺談小學作文課的評價
語文新課標認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還特別強調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風。有許多教師反映作文課難評,難在評價標準的把握。把握了作文課的評價標準,評價作文課也就不是難事了。作文課的評價標準有哪些?筆者認為可以把評價標準歸納為“四看”。
一、看是否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
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指出的:“兒童學習任何事物的最合適的時機是當他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投入有趣的活動中,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并抓住寫作材料,產生寫作欲望。
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這是保證學生寫作成功的關鍵。作文指導課上,教師要做的工作不是大談寫作方法,而是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說和寫的主觀能動性。做到這一點,第一要激發(fā)興趣,使學生樂寫;第二要誘發(fā)情感,使學生想寫;第三要不斷創(chuàng)新,使學生愛寫。
激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情境激趣、語言激趣、審題激趣、觀察激趣、成功激趣等。這些方法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想像、興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形成最佳心理狀態(tài),從而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地作文。
情感也是驅動人行為的重要因素。古人云:“情動而辭發(fā)”!扒閯印焙汀稗o發(fā)”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任何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是有所認識、有所感受后信筆而成。只有培養(yǎng)調動學生情感這一原動力,才能使學生爆發(fā)寫作動力。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寫作必須“動之以情”;蛘呓柚},使學生觸景生情;或者的閱讀范文,溝通感情;或者由教師寫下水文,先吐真情,然后學生情動相隨。不論是方式如何,其目的就是要使學生“因情而感”、“因情而發(fā)”。
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創(chuàng)造活動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使學生持續(xù)地處于興奮狀態(tài),為創(chuàng)造而樂此不疲;才能使學生因成功而產生愉悅,體驗創(chuàng)新的無窮無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寫作評價要重視寫作的情感 與態(tài)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評價作文指導課,要從課堂氣氛、學生情緒,師生關系諸多方面去分析判斷教師激趣、動情以及誘導學生愛說、愛寫的方式方法是否恰當有效。
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寫作話題,大膽地走進生活,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找到寫作的素材,自由命題,喜歡說什么就寫什么,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的寫作天地。
二、看作文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恰當
指導學生作文,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沒有目標,則會無頭緒,指導也就缺乏方向。所謂明確,一是指教師對小學作文教學的總體目標,以及分段分組目標認識要清楚,定位要準確;二是指具體的某一堂作文指導課上的目標必須落實到位,保證其實現(xiàn)。有些教師對總體目標以及分段分組目標認識不清。有時缺乏目標,隨意教學;還有的目標零亂、面面俱到。這些都是目標不明確的具體表現(xiàn)。那種目標模糊或干脆無
- 1 -
目標的指導課必定是沒有效果的。
所謂恰當,一是指制定的目標要具有可行性,適合兒童的思維認識水平以及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的階段特點,學生能夠接受,“跳起來能摘到桃子”,而不是把“門坎”墊得太高,使學生“可望而不可及”。二是指實現(xiàn)目標的方式方法要恰當,不要把這些寫作目標一古腦兒地硬塞給學生。要分解這些目標,找到“滲透點”,在教學過程中妥當?shù)、不露痕跡地把寫作目標滲透進去,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接受并努力去實現(xiàn),達到消除恐懼感、培養(yǎng)自信心的目的。
學生寫不出作文的另一個原因是苦于找不到好的素材,作為老師就應該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打開學生的思路,挖掘他們生活中的閃光點,讓他們在生活的源泉中找到可寫之材。如果課堂上孩子們小眼睛發(fā)亮,暢所欲言地與他人交流,這樣作文課就成功了一半。
評價一堂作文指導課,首先必須審視寫作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和恰當。這是第一步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三、看是否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很多教師感到棘手的是學生寫作無“話”可寫!盁o話可寫”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因生活面狹窄而缺乏寫作的素材,二是指因閱讀量少而缺乏語言積累。寫作指導課中,我們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豐富學生的積累,調動學生的積累。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學生缺乏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寫作時只能“咬筆桿”。陸游說:“爾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边@詩外的功夫即是對生活的體驗、感受和認識。因此,應該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認識生活。還要盡量讓教學過程貼近生活。教師可以組織讀書心得交流、資料積累展覽和小記者采訪,進行社會調查,參觀農村、工廠、市場,開展演講比賽,野外郊游等。讓學生從生活中采集作文的原始材料,從報紙、雜志、電視等多種媒體中收集素材,這樣來達到豐富生活積累的目的。
語言積累也很重要。毛澤東同志說過,語言這東西,非下苦功夫學習不可。學習和積累語言,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語言,從閱讀中學語言,還要注意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方式積累語言。寫作指導課上,教師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積累的方法(請你支持:m.hmlawpc.com)很多,如教師提供詞句;在學生說話中提煉詞句;范文引路,摘抄詞句等。
生活素材和詞語句子好比千軍萬馬,僅僅擁有還不行,還須好好調動。因此,還要指導學生選取材料,提煉材料,指導學生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準確地用詞造句,聯(lián)句成段,聯(lián)段成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不同學段學生的寫作都 需要占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評價要重視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闭{動學生的積累是在課堂上完成的,豐富積累則是課內課外的功夫了。我們的評價工作不應該局限于課內,還應該通過課堂這個“窗口”,去看看教師平時是如何指導學生豐富積累的。
四、看訓練的方法是否豐富、得當
現(xiàn)代作文教學的用材多樣化,表現(xiàn)體例多樣化,程序設計多式化,客觀上決定了作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雖然作文類型繁多,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我認為作文也是有基本規(guī)律可循的。譬如:寫景作文要求學生調動眼、耳、口、鼻、舌、手等感官進行細致入微的觀
察,然后抓住事物的形狀、結構、樣子、生長等因素,展開適度的想象;寫人記事的文章則要求學生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發(fā)展、結果等要素,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刻畫人物??在作文課上,老師可以根據(jù)寫作的要求相機把這些技藝告訴學生,使得學生的作文基本合格。
小學作文訓練方法除要求豐富多樣以外,還必須力求新穎獨特,要讓學生在獲得新奇感的同時,產生“傾聽”的強烈愿望。對此,許多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作了可貴的探索。生活化作文、活動化作文、實驗性作文等多種訓練形式的實踐都證明了它們的有效性。如果把這些作文形式細化,又有隨文練筆、想像作文、情境作文、接龍作文、觀察作文、口頭作文、看圖作文、游戲作文等多種形式。這些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師傳生受的單一教學模式,由單一、靜態(tài)的教學過程,變成多元、動態(tài)的活動過程,延伸了教學的空間,豐富了教學內容,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功能,學生動眼、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同時作用。思維活躍,信息傳遞多向化。這些訓練方法的設計是與兒童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相適應的,因此,效果十分明顯。評價作文指導課,應把訓練方法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內容。
總之,評價作文指導課,要把作文素質的培養(yǎng)作為一項評價指標,不僅要看教師是否重視了作文素質的培養(yǎng),還要看素質培養(yǎng)的方式方法,更要看素質培養(yǎng)的效果如何。如何客觀科學地評價一堂作文教學課,應該從實際出發(fā),特別是從小學生年齡階段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才是評價中應持的正確態(tài)度。這一系列的訓練都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不斷的探索。
第三篇:作文指導心得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寫作?這兩天看了一些名家關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心得,感覺很受啟發(fā)。其中有關于對于寫作的態(tài)度的,有關于小學生選材的,有關于寫作技巧的,有引導小學生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認識的。對照自己這半個學期對于四年級小學生的寫作指導,自己的有些作法竟然也暗合了一些作家的說法。
一、寫自己愛寫的。在寫作中,我強調學生要寫自己認為?有意思?的,哪怕是在你看來,沒有任何意義,也可以寫出來,讓別人認同自己的感受。這一點與曹文軒老師《談少年文章中的?意思?和?意義?》一文中所談及的思想是一致的。
我現(xiàn)在來和諸位區(qū)別兩個概念:?有意思?與?有意義?。寫東西不一定非要瞄準?有意義?,也可瞄著?有意思?。一個人的少年時代,本來就是一個?有意思?的時代。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意義?的事情才可能漸漸多起來。?多?也不能?多?到把?有意思?的事完全排斥掉。如果一個人真的把?有意思?的事完全排斥掉,那這個人的一生就慘了。他活得太嚴肅,太死板,太缺乏活氣,太沒有色彩,也就太累,人生的質量也就不高。人要保持住一些童真,要不時地做一些?有意思?的事,不斷發(fā)現(xiàn)?有意思?的事。不能輕看那些?有意思?的事。
依我之見,少年寫作文,就應該多寫?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經,老氣橫秋,少了童趣和稚
氣,倒沒有什么可愛之處。
不要總惦記著?有意義?。我一直有這樣一個法:少年寫作文,實際是對自己摹物狀態(tài)的基本功鍛煉,可先不考慮?有意義?。這有點像學美術的,第一步先要學素描。
我班的沈天賜同學,一次在日記中寫到了他家的大黃(一條狗)會吹口哨,且語言生動有趣,非常巧合的是我班另一個同學也談到了沈天賜家的大黃吹口哨的事,寫得也十分生動流暢,于是我堅決地給兩位同學各一面小旗(極品獎勵),結果這兩位同學的日記是越寫越有看頭。
二、寫真實的自己。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都不是孤立的,他與周圍的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即使他是孤獨的,沒有一個朋友與他交談,他也是在一個集體中,他的眼睛時刻在看,他的耳朵時刻在聽,他的大腦時刻在思考,周圍所有的一切都作用在他的心里,在他的心掀起一陣又一陣地波瀾。所以,寫真實的自己,就是寫自己所做、所聞、所見、所想。即使他眼見的為虛,但對他來說,也是真實的。
我班的王茹新同學在日記中寫到:昨天美術老師布臵讓帶彩色的卡紙和膠水,回到家媽媽不給我買,今天上美術的課的時候,誰都不借給我,我很傷心。下次我一定讓媽媽給我買,買好多,誰借我也不
借他,讓他們也嘗一嘗我的傷心。
有些愛上綱上線的人會說,這孩子心里是不是有點?黑暗?啊,如果寫,?誰借我都借給他,讓他們不要像我今天這樣的傷心?不顯得更高尚嗎?是的,可問題是孩子沒這樣高尚的想,才四年級的孩子啊,剛剛十一歲,她借不到材料,上美術課她無法進行手工制作,在一邊看著別的同學熱火朝天的勁,一定傷心透了,她將這件事真實地傾訴出來,把這種感情真實地渲泄出來,這才是一個?真真實實?有著?正常人的情感?的正常人啊。
關于這一點,賈平凹老師在《寫作是記錄自己生命中最真實的東西》一文中這樣寫到:
在文字寫作過程中,我一直堅持寫我自己的,談我自己的觀點,我希望作者和讀者的關系是互動的,互相尊重的,同時又是希望相對獨立的,只有獨立,才能寫好。每個人都有一些體會,比如看到一個場景或者一個景色,你覺得美,但是用文字表達不出來,想盡辦法怎么也表達不出,能表達出來的話只能表達一凌晨吧,只能畫出來。有些東西比如戲劇,只能在舞臺上表達出來,只有看到才能體會到。藝術雖然是相通的,但互相又是無法替代的東西,各個門類有各個怕語匯、語言。
我覺得把自己最真實的東西記錄下來是很好的事情。
當然,以上談及的兩點只是談及引導學生寫什么,那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好呢?
先明確什么樣的文章是?好?的。如果僅就教學而言,就要達到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且各段均有各段的要求。說句實在話,如果按課程標準上的要求來指導小學階段的習作的話,那么考試的時候作文一定不會得高分,頂多只是b等級吧。實際操作中,往往拔高了對學生的習作要求,再加上大多老師指導方法欠妥,至使很多學生討厭作文,作文水平自然上不去了。
比如:我班(四年級)的畢新燕有這樣一則日記,
?今天,我到我同學沈天賜家,我們正在屋里玩電腦,忽然聽到外面有吹口哨的聲音,而且聲音還挺大,我疑惑地問:‘院子里沒有人呀,怎么有口哨聲?’沈天賜聽了聽,哈哈笑起來,說:‘哪里有人,是我家的大黃!也恍,哪有狗會吹口哨的。我們出來一看,果然看見大黃在那里不‘汪汪’的叫,在吹著口哨呢!真有趣,狗也會吹口哨。?
這樣一則日記,完全能夠達到新課標對于中段習作的要求即: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但如果考試這樣寫,肯定得不到高分,
因為篇幅短,字數(shù)少,其實對于中段,課標是沒有字數(shù)限制的,且沒有這思想,那意義的,沒有所謂?八股文?的痕跡。
明確了這一點,想讓學生寫好,其實就變得很簡單了。那就是:上讀寫結合的課;讀喜歡讀的書。
首先:上讀寫結合的課,F(xiàn)在無論是人教版教材,還是語文s版教材,都是以主題單元的形式來編排課文,且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訓練重點,其中有讀悟的訓練,有寫作的指導,那么在教學設計中,我們的每一節(jié)課都選取一個點,將對語言文字的讀悟與寫作方法的指導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每一節(jié)課其實都是一個寫作指導課,真正寫作文的時候,就勿需費心的講了,只需審清題意,列好提綱,然后任由語言文字自然的流淌成一條涓涓的小溪就行了。
其次,讀喜歡讀的書。這里其實就是一個?積累?。比如畫樹,光知道怎么畫樹干,怎么畫樹枝是不行的,要想畫出林林總總的樹,你得見到過大量的樹,心里才有數(shù),到時不僅僅是?胸有成竹?了,而是?胸有萬木?了。閱讀的重要性,論述的書已是汗牛充棟,筆者不再羅嗦。至于讀什么樣的書,尹建莉老師在她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闡釋地非常詳細,她的意思是不讀?有用?的書。文中這樣說:
不看?有用?的書,不是說不給孩子選好書,而是在選擇中要以孩子的興趣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為選擇標準。
孩子只要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那么就不會停止他們的讀書行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其實就是一個人閱讀史,他們通過語言文字,獲得多樣的生活體驗與人生感悟,令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及世界觀。這些東西,又反過來影響他們的寫作。因為寫作不僅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認識的事情。文字所到之處就是一個人的思考所到之處。如果你上來就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端上來,估計會將孩子的閱讀興趣給燃燒殆盡,不如從孩子的興趣點著手,讓他們愛上閱讀。
關于這點作家秦文君老師是這樣論述:
一個寫作的人如果你是準備這一輩子從事文學職業(yè),可能最重要的是構建自己的心靈家園。
因為文學說到底它最高層面是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心靈世界,自己的心靈花園里有豐富的特種,有豐富的植物,有一個森林,那么它才可以夠開掘。
我覺得對我們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可能通過閱讀、通過思考、通過體驗,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的心靈家園。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傾訴的欲望,也都有渴望被傾聽的心理訴求,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最重要、最關鍵的一點是老師必須每天檢查每一位同學的日記并進行全面、客觀地點評,這樣,表面上是讓學生把日記當成他的傾訴對象,其實因為老師每天都能對他
的作品進行點評,那么他們心里面都把老師當成了他們傾訴對象,而老師全面的進行點評也滿足了他們被傾聽了心理訴求,所以他們一定會非常認真的對待寫日記這件事,并樂此不疲繼續(xù)下去,而寫作水平也不知不覺地得到提高了。
第四篇:聽作文指導課心得體會聽作文指導課心得體會
王什小學 王珍
10 月 30日,我有幸聆聽了新天學區(qū)在馬均小學組織的教師侯建存等老師的作文指導課。可謂受益匪淺,感慨頗深。 “作文之本”就是生活——“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生的題材來源于生活,只有當學生充分感悟生活,隨時留意身邊的所見所聞,才會有所思所感,才能寫出作文,也只有當學生的生活素材豐富了,有可寫的東西了才不怕作文。
1、教師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感悟空間。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細節(jié)中去發(fā)掘生活的樂趣,生活的美好,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挖掘開發(fā)生活資源,設計即興練筆,如侯老師這節(jié)課,有目的的設計了句段,看多媒體演示句段,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或事,指導學生去觀察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真摯的感情用真切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激發(fā)了學生表達感受生活的愿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我體會到作文教學源于生活,在于求真,用自己的筆說自己的話,教師則創(chuàng)造條件、開闊活動空間,讓孩子在自由中獲得真切感受,感之于處,受之于心,表之于言。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寫作文首先要有內容,觀察和思維是打開作文內容寶庫的金鑰匙,沒有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組織寫作的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幫
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積累作文材料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侯老師在課上有意讓學生觀察事物,觀察出示的多媒體上的事物,為孩子們提供了觀察的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可以從外貌、動作、表情、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方面去觀察,讓學生輕松的把全身心放在觀察活動中,學生的語言在有效引導下變得豐富、生動大膽。此時,如果動筆去寫,一定成竹在胸,從而改變了學生作文入手難的看法。
3、“練筆”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侯老師在講座中說過: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就是練筆。在平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所學的語言基礎如,字、詞、句、段、篇以及修辭等方面寫出來,成為自己的知識,達到“我口寫我心”為作文積累素材。 有了鮮活的生活,真實的情感,學生不會無話可說,但還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在習作中嘗試運用這些語言材料,記錄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要給學生有效地引導,不斷加強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讓自己成為一條涓涓細流,保證為孩子們提供鮮活的生活源泉。
201*.10.30
第五篇:聽作文指導課有感心得聽作文指導課有感心得
哨沖中心小學 孫桂林
石屏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第十次活動在東風小學舉行,我有幸聆聽了六位名師的習作指導課?芍^受益匪淺,感慨頗深。 “作文之本”就是生活——“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生的題材來源于生活,只有當學生充分感悟生活,隨時留意身邊的所見所聞,才會有所思所感,才能寫出作文,也只有當學生的生活素材豐富了,有可寫的東西了才不怕作文。
1、教師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感悟空間。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細節(jié)中去發(fā)掘生活的樂趣,生活的美好,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挖掘開發(fā)生活資源,設計即興練筆,如普雁老師、周媛老師、高學文老師、張如卉老師,他們的這幾節(jié)課,都有目的的設計了句段,看多媒體演示句段,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或事,指導學生去觀察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真摯的感情用真切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激發(fā)了學生表達感受生活的愿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我體會到作文教學源于生活,在于求真,用自己的筆說自己的話,教師則創(chuàng)造條件、開闊活動空間,讓孩子在自由中獲得真切感受,感之于處,受之于心,表之于言。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寫作文首先要有內容,觀察和思維是打開作文內容寶庫的金鑰匙,沒有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組織寫作的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積累作文材料打下堅實的基礎。如許黎老師在課上有意讓學生觀察上課的老師,觀察出示的多媒體上的事物,為孩子們提供了觀察的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可以從外貌、動作、表情、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方面去觀察,讓學生輕松的把全身心放在觀察活動中,學生的語言在有效引導下變得豐富、生動大膽。此時,如果動筆去寫,一定成竹在胸,從而改變了學生作文入手難的看法。
3、“練筆”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我們的領銜人張海萍老師在講座中說過: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就是練筆。在平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所學的語言基礎如,字、詞、句、段、篇以及修辭等方面寫出來,成為自己的知識,達到“我口寫我心”為作文積累素材。 有了鮮活的生活,真實的情感,學生不會無話可說,但還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在習作中嘗試運用這些語言材料,記錄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要給學生有效地引導,不斷加強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讓自己成為一條涓涓細流,保證為孩子們提供鮮活的生活源泉。
我們向你推薦更多精彩范文:指導老師對實習生評價
教材評價指導
就業(yè)指導作業(yè)評價
作文指導
作文指導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