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求知。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fā)顯得更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啟發(fā)式的提問、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就文發(fā)揮個小故事、做個小游戲、來個小表演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疲乏的學生振奮精神,進入主動求知狀態(tài)。
二是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理解探索。小學生知識儲備量相對較少,難以理解課文的內涵,特別是難以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帶領學生們逐步由淺入深地對課文進行探索。
三是要講究課堂評價技巧鼓勵參與。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與肯定。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答案時,就可以從他發(fā)言的聲音大小、說話的口齒清楚程度、站立的姿勢端正與否等其他的方面來鼓勵。對于性格內向或者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于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的主動參與,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當然對學生的評價也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沖動,他們往往沒經過深思熟慮就說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習慣。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