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10月24—27日在北京勝利召開。全會公報對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特點作了新概括:一是方法上,管黨治黨要求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二是手段上,管黨治黨要求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三是重點上,管黨治黨當下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
《準則》開篇就明確提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增加了“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提法,實際上形成了“兩個關鍵”的遞進邏輯,后一個關鍵是對前一個關鍵的深化和強調,集中點明了如何做到關鍵的問題。表明只有從嚴管黨治黨,才能辦好中國的事情,才能體現黨的關鍵性,發(fā)揮黨的核心作用。
通過學習理解,對于六中全會專門研究從嚴治黨的問題我有如下認識:
一是黨的性質與任務要求我們必須從嚴治黨。
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要在本世紀末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用鐵的紀律與規(guī)矩管好執(zhí)政黨本身。無法想象一個思想理論混亂、生活作風腐敗、組織紀律松散的政黨能夠帶領中國人民順利完成這個艱巨而又光榮的歷史使命,蘇共就是前車之鑒。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從嚴治黨,從嚴構建紀律與規(guī)矩,以維護黨的團結與統(tǒng)一,增強黨的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全面從嚴治黨乃當務之急。
二是黨的歷史經驗與教訓警示我們必須從嚴治黨。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建工作,從建黨之日起到現在逐步構建了一整套較完整的紀律與規(guī)矩,摸索出了一套寶貴的經驗。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黨紀黨規(guī)體系也經歷了由無到有、由粗到細、由寬到嚴的發(fā)展過程。其中最重要的啟示就是:依法治國,必先依規(guī)治黨。在這方面,我黨既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也留下了不少失誤的教訓,無論從哪一方面講都值得好好珍惜和汲取。全面從嚴治黨乃本源所需。
三是黨面臨的考驗與危險要求我們必須從嚴治黨。
習近平同志早在201*年3月就講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應對和經受住考驗、化解和戰(zhàn)勝危險的重要法寶”。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階段,黨所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嚴峻。黨所面臨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也更加凸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以高壓態(tài)勢懲治腐敗。不論查處貪官人數之多,級別之高,行動密度之大,還是涉及領域之寬,挖掘問題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100多只“老虎”落馬,20多萬只“蒼蠅”被處分,超過800只“狐貍”歸案。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們黨反腐的力度和效果,但另一方面也說明黨內權力腐敗的普遍性與嚴重性。這些問題的出現極大地玷污了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嚴重削弱了黨的執(zhí)政基礎與執(zhí)政能力。全面從嚴治黨已刻不容緩。
四是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收官之筆。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立足我國發(fā)展現實需要、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著眼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而提出來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立足治國理政全局,抓住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關鍵,統(tǒng)領中國發(fā)展總綱,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zhàn)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通過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部署。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主題,專門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問題,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制度安排,提出新的要求和舉措。這次全會,標志著我們黨完成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整體部署。從此,“四個全面”從一個理論整體完成了到實踐整體的轉換,對于增強改革發(fā)展的全面性、系統(tǒng)性和協(xié)調性,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全面從嚴治黨是制度安排。
對于實際工作中如何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首先,要認識到位。通過深入學習理解,要把六中全會精神變成自覺的行動,做到外化于行,內化于心,體現在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要方法到位;鶎狱h組織在黨建工作中要認真體會毛澤東同志提出《黨委會工作方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嚴格程序和紀律。
第三,采取措施到位。各項工作開展要結合實際需要同時抓黨建,通過黨建促進業(yè)務工作的更好發(fā)展。服務中心要結合共產黨員先鋒崗創(chuàng)建活動,通過“五個一”指標的落實,切實推動中心各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第四,保證效果到位。中心黨委要繼續(xù)保持黨建工作的勢頭不變、決心不變、力度不變,結合工作實際多種形式開展黨建工作,使服務保障工作在科技驅動發(fā)展中切實做到強有力支撐。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