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言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外出旅游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松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游熱。
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游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201*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201*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游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同時,國內的旅業(yè)競爭非常激烈,影響大學生選擇出游的因素又多種多樣。有鑒于此,對當今大學生出游影響因素的調查就顯得很有必要。
通過沈陽農業(yè)大學在校生的調查,得出了一些數據和建議,謹供參考。本次調查采取抽樣調查方式,得出一系列結論,并在以下篇幅中展開論述。
由于經驗不足、調查時間倉促、理論運用不夠成熟等因素可能造成調查分析不夠精確,與預期結果尚有偏差,為此,我們對讀者表示誠摯的歉意,并歡迎批評指正,我們將再接再厲。
二、大學生旅游的意愿
從大學生閑暇時間分配情況來看,選擇外出旅游的占到了23%,較以往幾年的數據有了明顯的提高,大學生出游意愿逐漸增強,旅游也與逛街休閑、網上沖浪共同構成了大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出游時間和出游范圍
出游時間方面,通過對所得數據的分析整理,大約27%的大學生選擇在節(jié)假日出游,47%的選擇在寒暑假出游;14%的選擇在周末出游。同時我們對出游時間和出游范圍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了出游時間對出游范圍的影響,并繪制出如上圖表。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閑暇時間的長短決定了出游的范圍:寒暑假的時間非常充足,因此選擇在寒暑假出游的大學生比重最大,他們一般會選擇省內省外等遠距離旅游,尤其是省內其他城市旅游;周末時間比較倉促,外出旅游的較少,但反常的是,在周末旅游的學生省內其他城市旅游的同學相對較多,可以從側面說明本市的旅游資源比較缺乏,吸引力不足;節(jié)假日時間相對比較充足,選擇出游的比重處于寒暑假和周末之間。
四、旅游目的和旅游目的地的選擇
從大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我們對旅游目的進行調查時圍繞教育、觀光、休閑度假、文化和體育五個方面展開,同時將旅游目的和目的地的選擇聯(lián)系起來進行分析,得出如下圖表:
旅游目的對旅游目的地選擇的影響
教育
觀光
休閑度假
文化
體育
總計
風景名勝
1.27%
15.48%
18.27%
5.33%
1.02%
41.37%
文物古跡
0.51%
9.90%
10.15%
4.31%
0.76%
25.63%
郊區(qū)鄉(xiāng)村
0.25%
5.33%
6.09%
3.05%
0.00%
14.72%
體育娛樂
0.25%
6.85%
7.36%
2.79%
1.02%
18.27%
總計
2.28%
37.56%
41.88%
15.48%
2.79%
100.00%
依據圖表,我們先來進行單因素分析:大學生的出游目的主要有觀光(37.56%)和休閑度假(41.88%)兩種,其他比重較;對于目的地的選擇又以風景名勝區(qū)(41.37%)為首選,文物古跡(25.63%)次之。
從兩個因素綜合來看,以休閑度假為目的到風景名勝區(qū)的旅游比重最大,達到了18.27%;到風景名勝區(qū)進行觀光的比例占15.48%,位居第二;到文物古跡所在地進行觀光和休閑度假的比例均在10%左右,到體育娛樂區(qū)休閑度假(7.36%)的比以其他目的到體育娛樂區(qū)的比重大,其他所占比重較小。
五、旅游信息獲取途徑
通過對旅游信息了解途徑的調查分析,繪制圖表如下:
如圖所示,目前大學生獲取旅游信息的傳統(tǒng)方式依舊占主要地位,通過同學熟人介紹(37%)和廣告宣傳(21%)了解旅游信息的占到了總體的58%;另外隨著網絡的迅速發(fā)展,通過網絡途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可取,調查得知有23%的大學生獲取旅游信息的途徑是通過網絡,說明網絡對大學生出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相比之下,只有14%的大學生則通過咨詢旅行社了解旅游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對大學生的旅游宣傳力度還尚待提高。
六、年級和專業(yè)對大學生出游的影響
在調查中還發(fā)現,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出游興趣和次數存在差異,對大二、大三和研究生這三個年級的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不同年級出游興趣及次數統(tǒng)計
大二
大三
研究生
出游興趣
27.91%
20.42%
28.89%
人均出游次數
2.5
2.78
2.25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大二和碩士生的旅游興趣相對較高,而大二和大三學生的人均出游次數較高。究其原因,大二是大學中比較穩(wěn)定的一年,沒有過多學業(yè)或就業(yè)方面的壓力,使他們有精力和時間外出旅游;大三由于考慮就業(yè)或考研的問題,致使他們對旅游興趣降低,但專業(yè)實習、外出實踐等因素使他們出游次數又位于三個年級之首;研究生時間緊迫、學習任務繁重課業(yè)壓力大等原因使他們外出旅游的愿望強烈,但同時又是這些原因限制了他們的出游次數。
不同專業(yè)出游興趣及次數統(tǒng)計
農科類
工科類
管理類
出游興趣
22.35%
21.57%
25.53%
人均出游次數
2.76
2.94
2.38
從上表可以看出,各專業(yè)類型的出游興趣程度相近,但工科類和農科類的學生人均出游次數相對較高。推其原因,工科類的學生學習任務相對較輕,有著充分的精力和時間外出旅游;農科類的學生由于教學實習等目的外出旅游較多;而管理類的學生學習任務較重,外出旅游相對較少。
七、大學生旅游的方式和性別對其的影響
在調查中,大學生對出游方式的選擇為:與同學結伴而游的占36%,而選擇家庭出游的比例達到了28%,獨自一人出游占23%,隨團出游比例最小,只有13%。
我們再來看一看不同性別對旅游方式選擇的影響,如下圖:
不難看出,在個人游和家庭游的選擇上,男生女生沒有太大差別;而在結伴旅游和隨團旅游方面,由于性格差異、經濟狀況、刺激程度、安全保護等因素影響,男女生對出游方式的選擇產生較大分歧。在隨團旅游方式的選擇中,女生選擇的傾向性更大,而男生在結伴旅游方式選擇中占更大的比例。
八、大學生對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便利的滿意程度
通過對問卷的整理分析,我們得出以下表格:
大學生對外出旅游交通便利程度的評價
非常便利
比較便利
一般
比較困難
非常困難
頻數
2
47
36
9
0
權重
5
4
3
2
1
加權平均數:3.4
我們采用李克特計量法對評價選項進行加權,權重如表中所示,然后求其加權平均數為3.4,落在(2.5,3.5)區(qū)間內,屬于一般,可見,外出旅游的交通便利情況大家還是可以接受的,對外出旅游沒什么多大的影響,但其交通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以方便大學生旅游。
注:本報告中涉及到的滿意程度等抽象的評價,我們均采用李克特計量法,對其加權平均,進而根據平均數落在的區(qū)間來判斷整體評價。其具體區(qū)間為(0.5,1.5)非常困難,(1.5,2.5)比較困難,(2.5,3.5)一般,(3.5,4.5)比較便利,(4.5,5.5)非常便利。邊界數據歸上不歸下。
九、大學生對旅游區(qū)服務質量和規(guī)范程度的評價
通過對問卷的統(tǒng)計整理,我們能來看一看大學生對旅游區(qū)服務質量和規(guī)范程度的評價情況:
大學生對旅游區(qū)服務質量和規(guī)范程度的評價
非常滿意
比較滿意
一般
比較困難
非常困難
頻數
6
35
53
1
0
權重
5
4
3
2
1
加權平均數:3.52
我們運用李克特計量法,對其加權平均,得到平均數為3.52,落在(3.5,4.5)區(qū)間內,屬于比較滿意,說明整體上旅游區(qū)的服務質量和規(guī)范程度還是比較好的,對大學生的外出旅游有著促進作用。
十、大學生旅游的消費狀況
關于每年旅游可支出消費,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tǒng)計分析,我們得出如下數據:
100元以下的占4%,101元—200元的占 11%,201元—300元的占26%,300元以上的占59%。
針對大學生對旅游費用的感受程度進行調查分析,得出下表:
大學生對旅游費用感受程度
非常昂貴
比較昂貴
一般
比較合算
非常合算
頻數
0
48
35
12
0
權重
1
2
3
4
5
加權平均數:2.65
(注:有效問卷為95份)
根據李克特計量法對各個感受程度賦予相應權重,進行加權平均得出平均數為2.65,落到區(qū)間(2.5,3.5)之間,可以認為大學生對旅游費用的感覺為一般,由此說明旅游費用對大學生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接下來,我們看看大學生每年可允許的旅游支出和旅游費用感受之間的相互關系:
消費者可允許旅游支出和對旅游費用感知程度對出游次數的影響
100元以下
101—200元
201—300元
300元以上
合計
非常昂貴
0
0
0
0
0
比較昂貴
3
15
49
70
137
一般
0
11
13
47
71
比較合算
0
4
11
15
30
非常合算
0
0
0
0
0
合計
3
30
73
132
238
(注:有效問卷為95份,圖中數據為出游次數)
從圖表中可以明顯看出:在旅游花費感覺相同時大學生的可支配資金越多,出游次數越多,可支配資金對外出旅游起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反常的是,旅游消費的感受對大學生的外出旅游次數幾乎沒有影響,甚至負相關?梢,大學生的旅游消費意識明顯增強,在其他因素相比之下,大學生不會過多考慮旅游花費感受這一因素。
十一、大學生出游主要影響因素總結
總的來說,大學生的外出旅游受可支配資金、安全、閑暇時間、伴侶、旅游動機、交通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通過對問卷的統(tǒng)計分析得出下表:
從圖表中可以明顯看出可支配資金(28.52%)和閑暇時間(24.71%)兩種因素在大學生外出旅游中起著主要的作用,安全(12.17%)、伴侶(12.93%)和交通便利(12.93%)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十二、大學生旅游的意愿及限制因素總結
從問卷調查中主觀題的填寫反饋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同學表示時間和金錢是兩大限制因素。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我們有可自由支配的資金利用時,閑暇時間的有無成為影響大學生出游的最大限制因素,F將反饋情況總結如下:
1、 有些同學表示閑暇時間較少,即使有也一般選擇休息放松。
旅游旺季時,道路交通及旅游景區(qū)過于擁擠、可能造成諸多不便,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旅游質量,無法通過外出旅游得到應有的休閑放松。而當時間、金錢、伴侶、交通、食宿等各種條件均適宜時,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外出旅游。
2、 旅游淡旺季的選擇存在矛盾
部分同學認為旅游淡季時,花費雖然相對少一些,但得不到充分的旅游體驗;旅游旺季時,花費卻處于較高價位,而且旅游目的地游客過多、交通也很擁擠。
3、 出游方式的選擇存在矛盾
一些同學表示不喜歡跟團出游的方式,因為隨團旅游受到很多限制,如在某些景點的參觀時間有規(guī)定,游玩往往不能盡興等;另外隨團游客素質良莠不齊;而自主制定旅游線路在預定酒店、參觀游覽時價格又相對較高,既不方便操作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4、 出游中的不確定因素問題
不少同學表示,由于缺乏相關知識和信息,很多時候易被廣告宣傳誤導,外出旅游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他們在旅游過程中還遇到過很多不規(guī)范的操作和服務。另外,在旅游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得不到有效的保護。
5、 關于旅游意愿
很多同學都對外出旅游持積極態(tài)度,認為在時間、金錢等條件均合適的情況下,多去外面看一看會有很多的收獲:感受不同的景色風光和風俗文化、親近自然。
不少同學表示希望去江南小鎮(zhèn)、麗江這樣清靜而又美麗的地區(qū)旅游放松;也有部分同學希望到一些大城市或國外等浪漫之地觀光游玩。而且,有同學表示希望相關旅游生產者適時開展必要的優(yōu)惠活動。
十三、建議與結論
如何才能抓住大學生旅游市場?
1、設計針對大學生的旅游產品
對于學生市場而言,設計恰當的產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針對學生經濟狀況,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館為代表的廉價旅館;機票是冷僻時間段;目的地的選擇不要考慮常規(guī)的旅游線路;增加班級、支部或社團為單位的團購產品等。
2、推出大學校園營銷活動
旅游網站應該走近校園,聚焦學生的課余生活,形成精確傳播、深度傳播,完成自身的營銷推廣,例如高校旅游線路設計大賽、大學生最喜歡的十大景區(qū)評選、校園旅游大使選秀、高校足球嘉年華等活動,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進一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服務質量
要在可進入性、規(guī)范服務質量和規(guī)范程度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在大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還可以結合專為大學生提供的旅游產品的設計,進行有效的旅游市場營銷。
十四、附表
本組成員分工明細表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