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教案
我與地壇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殘疾后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chǎn)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2.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誦讀能力,讀中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理性思考。
2.培養(yǎng)整體感知散文結(jié)構(gòu)的能力,學會有真情實感的口語表達。三、情感目標
1.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理解母親的關(guān)愛。
2.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超越身體的、心靈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過程。【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窘虒W難點】
1.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gòu)性。2.體會語言深沉綿密的特點!窘虒W過程】
一、導入
播放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簡介貝多芬失聰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運的喉嚨,奏響人生的最強音。
請大家看看這個“人”字,你們知道它為什么會穩(wěn)穩(wěn)地站著嗎?因為它有一撇一捺,因為它有兩條“腿”,正是這兩條腿撐起了每一個人,每一個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鐵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屬于他的世界轟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終勇敢地站了起來。那么,到底是什么給了他人生的支點,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史鐵生,走進他的代表作《我與地壇》,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
二、學生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結(jié)構(gòu)1.第一部分:我與地壇的關(guān)系
2.第二部分:對母親的追思,對母愛的理解。(過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三、師生互動,解讀課文
1.“我”是以怎樣的精神狀態(tài)進入地壇的?地壇呢?★提示:“我”頹廢、迷惘。(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地壇廢棄、荒蕪、冷落。(我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荒蕪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我”被社會遺棄,地壇被人們遺棄,所以我對地壇產(chǎn)生了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與地壇有怎樣的宿命?★(1)我家與地壇很近。
(2)我與地壇有著相同的命運。(“園子”荒蕪,“我”殘疾)
(3)地壇頑強的生命力給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氣,讓“我”領(lǐng)悟到生命的內(nèi)涵。3.為什么說園子荒蕪但并不衰?這給作者以什么啟示?用自己的話概括!锾崾荆汗艌@的荒蕪冷落正烘托著作者的悲苦命運,也正是這荒蕪但并不衰敗的景象給予了作者對生活的新的感悟。陽光燦爛,昆蟲活躍,露珠晶瑩,草木叢生,這是生命力的展現(xiàn);使我感受到即便在無情的命運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種頑強的存在,其前景照樣會繽紛多彩。
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zhuǎn)直下,他為了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jīng)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4、我在地壇里思考了什么問題?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了嗎?★我該不該去死?(死,應(yīng)該順其自然)我為什么要出生?(無須思考)我應(yīng)該怎么去活?(地壇的述說)
體驗:生和死都是自然規(guī)律,對死不必急于求成
5、是什么給了”我“堅強活下去的勇氣,它們有怎樣的特點呢?
★景物的特點:破敗、荒蕪、古舊。寧靜,充滿活力、生氣,體現(xiàn)這古老的園子生命依然頑強,洋溢著生命的律動。
作者的思想感情經(jīng)歷了一個從苦悶、絕望到充滿希望的過程。正是地壇這種難以言傳的包孕著永恒與瞬間、古老與新鮮、沉寂與涌動、博大與纖細的雙重境界給了作家的心靈以強烈的震動。文章中的地壇概括地說,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壇在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幽深之中的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用文中的話即為:荒蕪但并不衰敗。
*.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屋》“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與文中對“蜂兒”“螞蟻”“瓢蟲”“蟬蛻”的描寫比較語言的異同。
★提示:均比較細膩,本文更深沉綿密。6.“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作者的結(jié)論是什么?
★提示:寫出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永存的景象。這實際是在回答前文怎樣活的問題外在的環(huán)境是惡劣的,但生命是無法遭到破壞而發(fā)生改變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頑強的活著,你就能坦然地體會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寫的作用
★(1)說明地壇是破敗、荒蕪、古舊的,同時又寧靜,充滿活力、生氣。(2)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地壇是對“生命”和“世界”的解讀,也是作者的解讀,讓作者獲得新生。8.為什么作者說“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xiàn)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因此,作者說“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9.母親為“我”做了什么?她對“我”的關(guān)愛有什么特點?兒子在母親身上讀懂了什么?
10.母親離去后,“我”搖著輪椅在園中度過一天,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后到傍晚,從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是母親卻已經(jīng)離開了“我”,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再來找“我”了!拔摇钡膬(nèi)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jīng)真正懂得母親那份真摯、深沉、毫不張揚的愛對“我”來說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作者反復講“母親已不在了”充滿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有過母親的腳印”一句的含義?
★作者回到園子中認識到園中處處都有過“母親的腳印”,處處都有母親的牽掛與關(guān)愛。這樣的總結(jié),形象地表現(xiàn)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母親與地壇已經(jīng)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也早與“我”融為一體。
四、課堂討論[自選一個話題]
1.我們的生命完美無缺嗎?我們應(yīng)該怎樣活著?2.面對父母,我最痛悔的
★設(shè)計的話題均能和學生自身實際緊密結(jié)合,使學生有話可說;允許自選話題,又能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愛好與偏向,在說話訓練中體現(xiàn)教學民主思想;而口語交際訓練更是引導學生對生命和親情感悟進行內(nèi)化與升華,在口語能力訓練中體現(xiàn)人文的關(guān)懷。
五、課堂總結(jié)
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于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當然,人也不例外。結(jié)束語
人為什么活著?史鐵生沒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實,離開了每個人特定的生活軌跡,離開了每個人獨具的人生感悟,這樣的答案近于廢話。他只是說了,園神告訴他,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與福祉。而我想說,生與死之間有段距離,這就叫人生;怎樣走過這段距離,這就叫生活。僅此而已!史鐵生在文章的最后說:“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我說:要是有話我沒說,史鐵生,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話只適合收藏。【教學板書】
【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目標定位就是體悟母愛,感悟生命,課型設(shè)計為講讀課。本篇散文是有很厚重滄桑感的散文,節(jié)選的兩部分主要體現(xiàn)在對生命、母親的解讀上。當時設(shè)想就是想通過研讀去理解去感悟,讓學生體悟母愛的偉大就體現(xiàn)在“點點滴滴之間,平平凡凡之中”。從而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與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引起心靈的碰撞,讓學生的情感和認識得到提升,此時“面對父母,我最痛悔的”這個設(shè)計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因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鋪墊和渲染,學生們正沉浸其中,因此,才會那么動情,流著眼淚,發(fā)自內(nèi)心地訴說自己對母親的感情。能讓學生讀出眼淚,是我設(shè)計這堂課的最終目標。
擴展閱讀:《我與地壇》優(yōu)秀教案
《我與地壇》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主旨珍愛生命,熱愛生活。2.了解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死觀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教學重、難點:作者在地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境界中所獲得的對生命的新的認識。教學過程設(shè)計: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在他21歲生日那天,因為腿部疾病住進了醫(yī)院,從此,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雖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對于一個血氣方剛的生命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zāi)。是在輪椅上度過余生,接受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殘酷和最長久的傷痛,還是干脆放棄生命,一了百了?他面臨著人生最艱難的選擇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史鐵生的內(nèi)心深處,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吧二.板書課題、作者。
三.(過渡語)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運后引發(fā)的關(guān)于苦難、關(guān)于生命意義的思考。為了更真切地走入史鐵生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以模擬采訪的形式來研讀課文。同學們是被采訪對象史鐵生(有50個史鐵生啊),我是采訪者。四.研讀課文。1.師:史鐵生,您好!我曾經(jīng)拜讀過您的很多作品,如《務(wù)虛筆記》《老屋小記》《合歡樹》《秋天的懷念》等等。您的作品總是充滿了理性的光輝,讓我們從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這篇《我與地壇》更是倍受廣大讀者喜愛,被評為“九十年代十大經(jīng)典作品”之一。
請問:當初您是在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下進入地壇的?(提示:包括身體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兩個方面。)
生回答,師板書:雙腿殘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頹廢)2.師問:那時,您眼中的地壇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呢?
生回答,師板書:琉璃剝蝕,朱紅淡褪,高墻坍圮,雕欄散落(荒蕪)3.自從那個下午您無意識中進了地壇,您就再也沒有長久地離開它,一呆就是15年。請問:北京的好去處多了去了,您為什么單單癡迷這樣一個荒蕪冷落的園子呢?
生回答,師講解:地壇作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場所,曾有過怎樣的繁華與輝煌,不難想象?山(jīng)過四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卻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鐵生在風華正茂的21歲忽然殘廢了雙腿,由完全到殘缺。相同的命運軌跡,令他對地壇產(chǎn)生了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感。在這個失魂落魄的人眼里,其它一切地方的繁華與熱鬧都與他無關(guān)。只有在地壇滄桑、寧靜的懷抱里,他那顆頹廢絕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地壇,給了他母愛般的慰藉。
師板書:慰藉
4.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請問史先生:面對雙腿殘廢的現(xiàn)狀,您思考了一些什么問題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關(guān)鍵句)
生回答,師板書:①.為什么要出生?②.是不是一死了之?③.怎樣活?5.您找到答案了嗎?
全體學生朗讀一遍第六段有關(guān)文字。
師板書:出生是事實,死不必急于求成。
6.從這個答案可以看出您已經(jīng)從死亡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請問:是什么給了您活下去的勇氣?(提示:是地壇里各種植物和動物的蓬勃生機。)
請一個同學朗讀有關(guān)描寫文字,要求聲情并茂。
請學生四個一組交流、討論,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植物或動物來談?wù)勊鼈兪窃鯓咏o作者以生命的啟示的?
生各抒己見,師談自己的理解,師生共同探討:
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說明它是多么快樂、悠閑、自在。“疾行”,說明它充滿活力,充滿信心,有目標。
瓢蟲:先是“爬”,接著是“祈禱”,最后是“升空”?孔约旱牧α縼砀淖冏约旱纳钴壽E。
蟬蛻:也許是覺得自己和這蟬蛻一樣空空如也,也許是新生的獲得也必須象蟬一樣經(jīng)歷蛻殼的煎熬吧!
露水:沒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萬丈金光,人又該如何?也許是即將面臨死亡也應(yīng)該精彩度過,而不是消極等死。
師小結(jié):園子里處處、時時都洋溢著生命的律動,那些卑微、弱小卻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們向史鐵生昭示著:活著是一種權(quán)利,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于這僅有的一次,我們應(yīng)該好好把握。但當今社會中漠視生命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如幾年前轟動全國的大學生殺人案:云南大學生馬加爵殘忍地殺害了四位同窗好友,而殺人的原因竟是打牌時發(fā)生了爭執(zhí);今年上半年重慶巴南區(qū)一名初中生跳樓自殺,原因只是因為父母責備他不該通宵上網(wǎng)。古人尚知“留須蓄發(fā)”,謂之父母所賜,我們當代青年人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愛生命,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責任;珍愛生命,是一個人對他父母最大的敬重。
師板書:珍愛生命
7.您在這園中找到“生與死”的答案了,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tài)看待和談?wù)撍劳龅臅r候,他也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信心。帶著這種心胸去觀察,地壇呈現(xiàn)在您面前的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請全體學生朗讀六個“譬如”
師板書:落日燦爛、雨燕高歌、氣象萬千
師講解:像石門落日那樣活著,即使即將下沉也要將地上的每一個坎坷照得燦爛,生命的最后光輝依然絢爛奪目;像雨燕那樣活著,勇敢迎擊風雨的挑戰(zhàn);像孩子們那樣快樂地活著,在冬雪覆蓋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刻,用腳印來講述生命的觸角正在不斷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樣活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皆忘,坦蕩自如。地壇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是誰也不能改變的。它形體可變,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動聲色地啟示作者從頹廢中振作起來,從一個殘疾人成長為北京作協(xié)副主席,完成了生命的質(zhì)的飛躍。師板書:熱愛生活
8.結(jié)束語:經(jīng)歷了嚴寒的冬季,才能迎來風和日麗的春天;苦度干旱的歲月,才能迎來雨后蓬勃的生命;暴雨過后,是嫵媚的大地;風沙吹過,是百花盛開。生命的磁卡,我們不能掌握它時間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臘的荷馬,他的雙眼熄滅了光芒,可他依然迎著風沙,彈著七弦琴,吟唱著《伊里亞特》和《奧德賽》;萊茵河畔的貝多芬,雙耳已經(jīng)失聰了,可他的心中卻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偉大的《歡樂頌》;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集聾啞盲于一身,可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卻鼓舞著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難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種靈魂的磨煉。凡是歷經(jīng)劫難而不屈者,才是真正大寫的人!好,我們今天的模擬采訪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五.延伸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得到了一些什么啟發(fā)?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如:①要關(guān)心殘疾人;
②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③要勇于正視人生的苦難與挫折,克服脆弱。④遇事要冷靜思考,不要沖動,不要有過激行為;六.作業(yè):
寫一篇讀后感,字數(shù)600字左右。附板書設(shè)計:
地壇我琉璃剝蝕雙腿殘疾
朱紅淡褪找不到工作
高墻坍圮找不到出路雕欄散落
古柏蒼幽出生是事實
草藤茂盛死不必急于求成昆蟲活躍珍愛生命氣象萬千熱愛生活
教后記:之所以選這篇文章上公開
課,是因為自己很喜歡它。它那洗練懇切的語言,它那冷靜沉穩(wěn)的敘事風格,它那淋漓盡致的痛苦,它那歷難而不屈的堅韌無一不深深打動著我。怎樣讓學生也能“于我心有戚戚焉”,感受到這篇文章的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我思考了很久。后來,我決定用“剖西瓜”的方法,先讓學生找準課文切入點,然后融會貫通全文。為此,我打破通過劃分結(jié)構(gòu)來把握文章內(nèi)容的做法,讓學生圍繞三個問題來閱讀全文。這三個問題是:人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樣活?在課堂上,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把握全文,思路清晰,理解準確,思維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學生大都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人生經(jīng)歷有限,對苦難的感受不深,所以對文章思想內(nèi)涵的理解僅僅流于表面,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熏陶和強化。
《我與地壇》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讓學生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悟作者對母親深摯的感情并感受到偉大而深切的母愛,加深學生對母愛的理解,對親情的感悟;2、知識目標散文的閱讀理解,品味散文的語言;
3、能力目標回憶性散文的片段寫作方法:注意內(nèi)心描寫,設(shè)想人物內(nèi)心世界從而更好表現(xiàn)人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品味散文的語言,體悟偉大而深切的母愛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
寫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情境感悟式和問題研討式教學設(shè)想:
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完成預習內(nèi)容,提出自主問題。自主問題摘錄:1.作者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2.怎樣理解“這樣一位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這句話?3.作者對母親的情感有何變化?
4.文章最后寫道:“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边@里的“車轍”與“腳印”是不是簡單的“車轍”與“腳印”?為什么?
5.怎樣理解作者在文中寫母親與地壇景物的作用?6.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根據(jù)學生自主學習提出的問題,先設(shè)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導入
天下的母愛都是相同的:無私,偉大。那么我們再來看看《我與地壇》第二部分,史鐵生筆下的母愛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進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去理解體會作者在母親去世之后,所感悟到的母愛。(顯示教學目標)二、文本解讀(一)母親的付出
1.殘廢了雙腿的“我”是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快速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
明確:“心里苦悶”,“整天”“在那荒僻的園子里”,“我那時脾氣壞到極點,經(jīng)常是發(fā)了瘋一樣地離開家,從那園子里回來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話都不說!北幻\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
2.面對苦難,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現(xiàn)母親對我的理解和疼愛?從文中找出并加以品味,說出自己感受。明確:體現(xiàn)于課文第2段,第3段,第8段
板書:第2段送“我”上地壇:無言目送艱難的命運
第3段在家擔憂“我”:坐臥難寧堅忍的意志
第8段到地壇找“我”:悄悄緩緩毫不張揚的愛細節(jié)、表情、動作
①“不是光會疼愛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疼愛理解,毫不張揚“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特定的姿勢動作毫不張揚
②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睛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jīng)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身影。(母親久候不歸,出去找兒子大海撈針一般,孤獨無助,茫然但又執(zhí)著,這是多么柔軟而堅定的信念。)
③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jīng)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語言
①“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樸實的語言卻蘊涵了無限的內(nèi)容,作者到許多年以后才漸漸聽出其中的滋味,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我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心理(“我”的設(shè)想)
①兒子對母親心理的設(shè)想“當我不在家的時候終于能找到”形象地突出了時間之長和母親始終在焦慮、空虛和痛苦中煎熬。
②“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這樣的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眰趦荷,痛在娘心,可憐天下父母心
③她理解兒子,知道有些事要兒子自己想通,但出于母親的本能,她要無法不為兒子的生命擔憂,她整日整夜活在痛苦、驚恐之中!拔摇彼惺艿模俏业牟恍,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xiàn)與形色的痛苦。他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堅忍的意志
“擔心”;“自我安慰”;“暗自的禱告”;“坐臥難寧”;“兼著痛苦、驚恐”;“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這樣的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二)兒子的感悟
1.兒子從母親身上讀到了什么?(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回答)
明確:“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zhuǎn),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2.我對母親有著怎樣的情感變化?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并加以概括。明確:不理解理解痛悔懷念
語句:如“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設(shè)想,當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長的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痛苦、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薄拔蚁敫嬲]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jīng)懂了可我..已經(jīng)來不及了!保ㄈ┑貕、母親與我
地壇、母親與我,三者存在什么關(guān)系?
地壇使“我”平和豁達地對待生死,解決了為什么生的問題;母親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義,解決了怎么活的問題。地壇是“我”獲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愛最深的地方。文章結(jié)尾說:“這園中不單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敝链,母親與地壇已經(jīng)融為一體了。三.課文總結(jié):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稱寫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給人以真實的感受。表現(xiàn)了作者殘疾后由自傷到輕生到尋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氣和力量。全文共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寫地壇荒蕪中的生機,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寫偉大的母親給了他尋找生路的勇氣。作者用與苦難抗爭的生動事例,提高了大家對生命的認識。與疾病抗爭、追求新生,開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揚的主題。希望同學們能從中獲得教益。三、作業(yè)
回想父母的言行舉止,用心靈解讀父母的愛。運用細節(jié)描寫,注重展示內(nèi)心世界,注重抒情與議論,把父愛或母愛用心靈記下來。
板書:
送“我”上地壇:無言目送艱難的命運
母親對兒子的關(guān)懷在家擔憂“我”:坐臥難寧堅忍的意志到地壇找“我”:悄悄緩緩毫不張揚的愛二、寫“我”兒子對母愛的感悟
對母親的追兒子的感悟“我”對生命的深刻理解憶和眷念“我”母親的深深懷念
附:《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的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這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是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安,我不去!”我狠命的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jīng)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她經(jīng)常肝疼得整宿翻來覆去的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刷刷啦啦”的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彼俱驳哪樕巷@出央求般的神色!笆裁磿r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jīng)讓她喜出望外了,!昂冒,就明天!蔽艺f。她高興的一會兒坐下,一會站起來:“那就趕緊準備準備!薄鞍ρ,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的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nèi)シ律,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幔磕闫f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jīng)病成那樣?粗嗆囘h去,也決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艱難的一生。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活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我與地壇教案》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我與地壇教案: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