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色无码视频,国产av毛片影院精品资源,亚洲人成网站77777·c0m,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夜夜操www99视频,美女白嫩胸交在线观看,亚洲a毛片性生活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 > 工作總結 > 選修5知識點總結

選修5知識點總結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14:44:08 | 移動端:選修5知識點總結

選修5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選修5知識點總結中圖版201*)

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

一、自然災害及其特點

1、自然災害概念:指________異常變化引起的,并對人類生命財產與生存環(huán)境

2、氣象災害

①熱帶氣旋A:是發(fā)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深厚的_____氣壓渦旋;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在_____級以上的熱帶氣旋稱為臺風)

B:世界上熱帶氣旋分布最多的地區(qū)是西北_________海域;熱帶氣旋發(fā)生頻率高、強度大的有中國東南沿海、印度和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現(xiàn)象

形成條件①要有_____的異常變化作為誘因

②要有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作為承災的客體特點危害嚴重;

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種類和頻率具有________性;常具有_______發(fā)生性2、自然災害的影響①_______傷亡

②_______損失(直接和間接損失)各級部門減災的重要依據(jù)③自然資源與_______破壞(滯后性、隱蔽性、廣泛性、持久性)二、主要自然災害及分布1、地質災害

①地震震級:表示地震的大;與地震釋放能量多少有關;

一次地震只有_______震級

烈度:地震時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_____烈度;震級越大,烈度____;烈度還與震源深淺、震中距、地質構造

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關系

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wěn)定,是地震易發(fā)區(qū);世界主要地震帶:地中海__________地震帶和_____________地震帶

②滑坡和泥石流滑坡A:山地斜坡上不穩(wěn)定的巖體與土體,在_______作用

下沿一定滑動面整體向下滑動的地質現(xiàn)象;

B:滑坡一般發(fā)生在地勢起伏較大、巖體破碎、

植被覆蓋較_____的地區(qū)

泥石流A:山區(qū)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發(fā)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B:地形陡峻、具有豐富的松散物質以及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的地區(qū)是泥石流多發(fā)區(qū)

孟加拉國沿海、加勒比海和美國東部海岸(見書16頁圖)

②旱災A:指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滿足農作物和牧草生長的需要,造成較大的減產或

絕收的災害。旱災是一種_____性和_____性的自然災害,影響地域廣;

B:世界發(fā)生旱災頻率較高地區(qū)是___洲、___洲和____洲的內陸地區(qū);______洲是旱災最嚴重的地區(qū)③寒潮A:是一種大范圍強冷空氣活動

B:主要發(fā)生在____半球______緯度地區(qū)的______到______季節(jié)C:寒潮引起短期內______驟降,伴有______、______、_____等現(xiàn)象④洪澇氣象因素:集中在______緯地區(qū);主要是亞熱帶季風區(qū)和濕潤氣候區(qū)、

溫帶海洋氣候區(qū)

地形因素:江河兩岸,尤其是河流_______地區(qū)

3、海洋災害

①風暴潮A:多發(fā)生在熱帶氣旋或溫帶氣旋與高緯度地帶冷暖空氣交互影響的地區(qū);

是由于大風擾動,引起海岸水面異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陸的現(xiàn)象

B:由臺風引起的風暴潮多發(fā)生在_____季節(jié);由溫帶氣旋引起的風暴潮多發(fā)生在_____季節(jié)

C:臺風風暴潮主要侵襲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沿岸地區(qū);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受風暴潮危害最嚴重的三個國家。②海嘯:是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發(fā)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世界上80%90%的海嘯發(fā)生在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時常受到危害

4、生物災害蟲害和鼠害: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是____;最危險的森林蟲害為松材線蟲

病害:氣候變異等造成不良環(huán)境使得的農作物對病害抗性降低

三、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環(huán)________自然災害帶

(見書22頁圖)20°N50°N之間的環(huán)球自然災害帶

四、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

正面影響:對自然災害的科學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減輕災害負面影響: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會加劇自然災害1、影響地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度:

A:修建水庫穩(wěn)定局部地區(qū)的水循環(huán),減輕洪澇災害發(fā)生;植樹造林減少滑坡、泥石流的發(fā)生;

B:破壞森林和草場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洪水和沙塵暴;

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塌陷,誘發(fā)地震等2、影響受災體的易損程度:

A:人是最脆弱的受災體,一切災損中人員傷亡是最重要的;B:人類活動對土地利用產生的影響,在相同強度的自然災害下,

不同類型的土地利用易損性不同;建筑用地易損性遠遠大于耕地;C:建設防災減災工程可以改變受災體的易損程度,從而減輕災害的損失。3、對災情的“縮小”和“放大”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災害

一、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1、災種多,災次頻①我國處于兩大自然災害帶交匯處;

②我國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匯處,地殼運動強烈;③我國2/3的面積是山區(qū),地貌類型復雜多樣;④季風氣候不穩(wěn)定2、成災人口與農業(yè)災情嚴重①人口密度與成災人口成正比;

②我國耕地集中分布在東部,影響農業(yè)的災種也集中在東部

3、自然災害的地域差異顯著:國土遼闊;不同地區(qū)的自然和社會經(jīng)濟條件差異大

全國劃分為6個災害帶

自然災害分區(qū)

災害帶范圍災害種類危害形成原因海洋東部和臺風、風暴潮、對海洋漁業(yè)、災害帶南部海域赤潮石油平臺、船舶、受海洋環(huán)境的影響港口造成災情臺風、風暴潮、對城市、港口、地勢低平、大氣環(huán)東部連云港以南的暴雨、洪澇、海水養(yǎng)殖造成流不穩(wěn)定、地處亞沿海東南沿海地區(qū)海水入侵災情歐把板塊和太平洋災害帶板塊交界處平原集中,多大江東部地勢第三階梯洪澇、旱災、對農業(yè)和城市大河下游,地勢低災害帶病蟲害、霜凍、危害嚴重平,大氣環(huán)流不穩(wěn)地震定;北部氣候干旱,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中部暴雨、洪水、對農業(yè)、交通設我國自然環(huán)境最為災害帶地勢第二階梯地震、滑坡、施與建筑物造成復雜,地表物質最泥石流危害不穩(wěn)定的大斜坡地帶,植被破壞嚴重西北西北內陸的新地震、沙塵暴、對綠洲農業(yè)、災害帶疆、甘肅、寧霜凍、干旱、城市建筑、畜牧深居內陸,降水少,夏、內蒙古西病蟲害業(yè)造成傷害自然環(huán)境脆弱部地區(qū)青藏西藏、青海和暴風雪、地震、對畜牧業(yè)造成地勢高,氣溫低;高原四川西北部寒潮、雪崩傷害地處亞歐板塊和災害帶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2

二、我國主要自然災害以地震、干旱、洪澇、臺風、風暴潮危害最嚴重

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種類的地域分布及主要影響因素集中分布區(qū)原因地震105°E以西的華北、西北和華南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wěn)定地區(qū)地質地勢起伏大的第一、二階梯和第地形地勢變化的大;災害二、三階梯的過渡地帶植被覆蓋率低;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洪澇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區(qū)。集中分布東位于季風區(qū),受夏季風的推進和鋒災害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和長江中下游面雨帶的推移速度及停留時間的影平原響旱災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華南、氣象華東和西南的東南部;災害低溫凍害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熱帶氣旋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海洋以臺風和風暴潮為首,主要分布在瀕臨西北太平洋,臺風是引起風暴災害沿海地區(qū)潮的主要因素三、中國的地質災害

1、地震分布特點:西多東少;(四個多發(fā)區(qū):青藏、新疆、華北和臺灣)105°E附近是我國地質構造的東西分界線

8個主要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喜馬拉雅地震帶、華北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南北地震帶、西北地震帶

青藏高原地震帶、滇西地震帶(見書30頁圖)

災情特點:東重西輕;(東部人口,建筑物及城市密集)

災情變化趨勢:死亡人數(shù)減少,經(jīng)濟損失加重(單位面積上的資產密度加大)

2、滑坡、泥石流①成因:山地面積廣、山高谷深、地勢陡峻、地質構造復雜、上層巖性相對松軟、

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開發(fā)程度不斷加大等。

②分布特點時間泥石流與集中降水的時間規(guī)律一致,具有季節(jié)性;

滑坡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時多發(fā)

空間主要發(fā)生在山區(qū)

地域上總特征:廣泛性和相對集中性

3

③泥石流危害:沖毀城鎮(zhèn)、鄉(xiāng)村、礦山、造成人畜傷亡,破壞房屋及其他工程設施;損壞農作物、耕地及林木;

阻塞河道,阻斷航運,可能引起洪澇

④滑坡的危害:掩埋房屋,造成人畜傷亡;摧毀城鎮(zhèn)、工廠、礦山;

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破壞土地、森林、植被等

3、地質災害多發(fā)區(qū)西南地區(qū)

自然原因構造活躍地形復雜,地表不穩(wěn)水源充足,多暴雨地震滑坡泥石流

開發(fā)山區(qū)建筑物、人、財產建設者的防范意識和破壞植被等趨于密集措施不到位

人為原因

五、中國的氣象災害

1、旱災災情特點:我國發(fā)生最廣、頻次最高、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漸發(fā)性氣象災害

我國多為春旱,夏秋旱次之

旱災中心:華北、華南、西南和江淮

旱澇關系:旱災與澇災在時間上交替、在空間上交替出現(xiàn)

危害:影響農業(yè)生產;工業(yè)生產;城市供水人民生活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2、臺風我國是世界少數(shù)幾個遭受臺風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的臺風來自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

分布特點:沿海重,南方重;主要發(fā)生在______季節(jié)臺風破壞力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強風可顛覆海上船只、摧毀房屋、折斷數(shù)木、刮斷電線;暴雨可導致洪澇災害;風暴潮常沖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益處:帶來豐沛的_______

3、寒潮我國寒潮主要發(fā)生在_____月至次年_______月;寒潮活動主要來自北方大陸與冰雪洋面;危害:使農作物、果木嚴重凍害;

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電力通信中斷;大風會造成風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

4、洪澇: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內陸少;平原多高原山地少

5、氣象災害多發(fā)區(qū)華北地區(qū)

自然原因

水熱條件不穩(wěn)定冬季風通道鄰近沙源地蒸發(fā)強烈春旱嚴重植被蓋度地

寒潮干旱沙塵暴

主要農業(yè)商品生產基地人口、城市密集過量抽取地下水灌溉用水增加人均水資源匱乏地面下沉,海水倒灌

人為原因

六、中國的海洋災害

1、風暴潮居海洋災害之首;

我國的風暴潮主要有______風暴潮和_____________風暴潮

臺風風暴潮______季節(jié);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福建、浙江最多

溫帶氣旋風暴潮_____季節(jié);渤海和黃海沿岸集中2、災害性海浪:主要發(fā)生在近海和近岸;多臺風引起3、海嘯

七、中國的生物災害1、蟲害:

①蝗蟲:是危害最嚴重的爆發(fā)性生物災害;蝗災的發(fā)生與_______關系密切;

歷史上煌災多發(fā)區(qū):黃海、渤海沿海灘涂;黃淮海河的沿岸灘地;

河北、山東的低洼地區(qū)

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②水稻螟蟲:南方________的主要蟲害

防治: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

③黏蟲分布:華南到華北的東部;西北、西南也時有發(fā)生防治:人工殺蟲、生物防治、化學防治④松毛蟲是危害我國________最主要的蟲害

2、鼠害危害:糟蹋糧食、造成農作物減產、破壞森林和草場;

危及水庫和防洪大堤的安全;傳播疾病

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

第三章防災與減災

一、中國防災減災的主要手段

1、災害監(jiān)測防災減災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2、災害預報減災準備和減災行動的______________3、防災災前為減少災害損失采取的________措施;

包括準備救災_______、確定儲備________;

救災物資分為四大類:生活、救生、醫(yī)用和取暖御寒物品

10個國家級救災物資儲備基地:天津、哈爾濱、沈陽、合肥、鄭州、

武漢、長沙、南寧、成都和西安

4、抗災運用修建________設施等各種手段來抵御自然災害。

(如防洪工程、抗旱工程、沿海防護工程)

5、救災災害發(fā)生后,相關救災部門采取緊急措施對災民進行救護救濟,

對損壞的各種設施進行搶休,以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所造成的損失。

6、災后重建災害發(fā)生后,開展的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活動

災區(qū)救助形式:______救濟、______救濟、_______救濟

4

二、主要成就:

1、貫徹“以____為主、__________相結合”的方針2、制定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guī),并建設重大減災項目工程3、響應聯(lián)合國號召,開展國際減災合作

三、主要對策

1、建立災害管理系統(tǒng)

①________管理是防災減災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災由中央直接指揮;一般災害由地方分級管理)

②中央政府防災減災管理職能部門及運作機制③成立國家減災中心2、實施減災策略

①加強綜合監(jiān)測和預報②大力推進減災系統(tǒng)工程

③實施減災分區(qū)管理城市地區(qū):減災的首要_____(建立完善的建在系統(tǒng)工程)

東部沿海地區(qū):減災的重點地區(qū)(以企業(yè)減災和農業(yè)減災為主)

重點防御洪水、臺風和地震中部地區(qū):包括東北、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qū)。

重點實施防洪和農業(yè)抗旱排澇工程

西部和北部地區(qū):加強區(qū)域環(huán)境保護,改善自然環(huán)境;重點防干旱、風沙、植被退化和沙漠化④減災要與資源開發(fā)、環(huán)境建設統(tǒng)籌安排⑤加強災害法制建設,提高全民減災意識⑥加強國際合作

四、自然災害監(jiān)測系統(tǒng)

1、目的:防御和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2、手段:地理信息技術(遙感、全球定位系統(tǒng)、地理信息系統(tǒng))3、作用:災前預警、實時跟蹤和災后評估即提出減災決策建議

4、自然災害監(jiān)測系統(tǒng):_____監(jiān)測網(wǎng)、_____監(jiān)測網(wǎng)、____監(jiān)測網(wǎng)、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網(wǎng)5、遙感技術在自然災害監(jiān)測中的作用:

①遙感技術特點:觀測范圍廣、信息獲取量大、獲取速度快、實時性好和動態(tài)性強②應用范圍:廣泛應用于政治、經(jīng)濟、軍事、生活等各方面;

重點用于水災、火災及臺風災害等監(jiān)測

6、全球定位系統(tǒng)在自然災害監(jiān)測中的作用:

提供全天候、連續(xù)、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及速度和時間數(shù)據(jù)。在防洪、預報臺風、抗震、撲滅林火等減災中重要。

7、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自然災害監(jiān)測中的作用:

對自然災害進行預報預警、動態(tài)監(jiān)測、災害發(fā)生成因與規(guī)律分析,災害損失調查、

災情評估等,還可為制定減災預案和指導災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據(jù)

五、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

1、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震前防震準備(通常以家庭為單元)

震中避震:黃金12秒預警時間,使跑還是躲,瞬間抉擇震后自救與互救保護好呼吸系統(tǒng),減少體力消耗;

有頑強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識

2、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防洪準備關注汛期天氣預報;

學習并具備游泳、劃船等技能;

準備逃生物資

洪水應急措施高處、堅固、漂浮物洪水救助的重點在于互救3、其它災害的自救與救助

①風災自救重點是不要外出,盡快回家,隱蔽在室內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處②在野外遇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方向跑;要保護好頭部③遇到大霧天氣,盡可能減少駕車出行或減速慢行;

遇到沙塵暴天氣,出行時準備好防風用品,如風鏡、口罩等,用以保護眼睛和口鼻

擴展閱讀:高中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知識點全面歸納整理

(NH4)2S+2NaOH==Na2S+2NH3↑+2H2OH2NCH2COOH+HCl→HOOCCH2NH3ClH2NCH2COOH+NaOH→H2NCH2COONa+H2O

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鏈的鏈端或支鏈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堿性的NH2,故蛋白質仍能與堿和酸反應。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7)蛋白質

5.銀鏡反應的有機物(1)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

含有CHO的物質: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等)(2)銀氨溶液[Ag(NH3)2OH](多倫試劑)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剛剛產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應條件:堿性、水浴加熱.......

若在酸性條件下,則有Ag(NH3)2++OH+3H+==Ag++2NH4++H2O而被破壞。

-

(4)實驗現(xiàn)象:①反應液由澄清變成灰黑色渾濁;②試管內壁有銀白色金屬析出(5)有關反應方程式:AgNO3+NH3H2O==AgOH↓+NH4NO3

【記憶訣竅】:乙二醛:甲酸:葡萄糖: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2Ag↓+RCOONH4+3NH3+H2O4Ag↓+(NH4)2CO3+6NH3+2H2O4Ag↓+(NH4)2C2O4+6NH3+2H2O2Ag↓+(NH4)2CO3+2NH3+

1水(鹽)、2銀、3氨

銀鏡反應的一般通式:RCHO+2Ag(NH3)2OH甲醛(相當于兩個醛基):HCHO+4Ag(NH3)2OH

OHC-CHO+4Ag(NH3)2OHH2OH2O

(6)定量關系:CHO~2Ag(NH)2OH~2Ag6.與新制Cu(OH)2懸濁液(斐林試劑)的反應

(1)有機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過量,后氧化)、醛、還原性糖(葡

萄糖、麥芽糖)、甘油等多羥基化合物。

(2)斐林試劑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2%的CuSO4溶液,得到

藍色絮狀懸濁液(即斐林試劑)。

(3)反應條件:堿過量、加熱煮沸........(4)實驗現(xiàn)象:

①若有機物只有官能團醛基(CHO),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無變化,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②若有機物為多羥基醛(如葡萄糖),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溶解

1

HCOOH+2Ag(NH3)2OH

(過量)

CH2OH(CHOH)4CHO+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

HCHO~4Ag(NH)2OH~4Ag變成絳藍色溶液,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5)有關反應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

RCHO+2Cu(OH)2HCHO+4Cu(OH)2OHC-CHO+4Cu(OH)2HCOOH+2Cu(OH)2

RCOOH+Cu2O↓+2H2OCO2+2Cu2O↓+5H2O

HOOC-COOH+2Cu2O↓+4H2OCO2+Cu2O↓+3H2O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HCHO~4Cu(OH)2~2Cu2O

(6)定量關系:COOH~1/2Cu(OH)2~1/2Cu2+(酸使不溶性的堿溶解)

CHO~2Cu(OH)2~Cu2O

7.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有機物是:鹵代烴、酯、糖類(單糖除外)、肽類(包括蛋白質)。

HX+NaOH==NaX+H2O

(H)RCOOH+NaOH==(H)RCOONa+H2O

RCOOH+NaOH==RCOONa+H2O9.能跟I2發(fā)生顯色反應的是:淀粉。

8.能跟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的是:酚類化合物。10.能跟濃硝酸發(fā)生顏色反應的是:含苯環(huán)的天然蛋白質。

三、各類烴的代表物的結構、特性

類別通式代表物結構式相對分子質量Mr碳碳鍵長(×10-10m)鍵角分子形狀161.54109°28′正四面體光照下的鹵主要化學性質代;裂化;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烷烴CnH2n+2(n≥1)烯烴CnH2n(n≥2)炔烴CnH2n-2(n≥2)HC≡CH苯及同系物CnH2n-6(n≥6)281.33約120°6個原子共平面型H2O、HCN加可加聚2

261.201*0°4個原子同一直線型781.40120°12個原子共平面(正六邊形)跟X2、H2、HX、跟X2、H2、HX、跟H2加成;HCN加成;易FeX3催化下鹵代;硝化、磺化反應聚得導電塑料成,易被氧化;被氧化;能加四、烴的衍生物的重要類別和各類衍生物的重要化學性質

類別通式一鹵代烴:鹵代烴RX多元飽和鹵代烴:CnH2n+2-mXm鹵原子XC2H5Br(Mr:109)官能團代表物分子結構結點鹵素原子直接與烴基結合β-碳上要有氫原子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主要化學性質1.與NaOH水溶液共熱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醇2.與NaOH醇溶液共熱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烯1.跟活潑金屬反應產生H22.跟鹵化氫或濃氫鹵酸反應生成鹵代烴3.脫水反應:乙醇140℃分子間脫水成醚170℃分子內脫水生成烯4.催化氧化為醛或酮5.一般斷OH鍵與羧酸及無機含氧酸反應生成酯性質穩(wěn)定,一般不與酸、堿、氧化劑反應1.弱酸性羥基直接與鏈烴基結合,OH及CO均有極性。一元醇:醇ROH飽和多元醇:CnH2n+2Om醇羥基OHCH3OH(Mr:32)C2H5OH(Mr:46)β-碳上有氫原子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α-碳上有氫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伯醇氧化為醛,仲醇氧化為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醚ROR′醚鍵C2H5OC2H5(Mr:74)CO鍵有極性酚酚羥基OHOH直接與苯環(huán)上(Mr:94)HCHO的碳相連,受苯環(huán)影響能微弱電離。HCHO相當于兩個CHO有極性、能加成。2.與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沉淀3.遇FeCl3呈紫色4.易被氧化1.與H2、HCN等加成為醇2.被氧化劑(O2、多倫試劑、斐林試劑、酸性高錳酸鉀等)氧化為羧酸與H2、HCN加成醛基醛(Mr:30)(Mr:44)羰基酮(Mr:58)有極性、能加成為醇不能被氧化劑氧化為羧酸1.具有酸的通性2.酯化反應時一般斷羧基中的碳氧單鍵,不能被H2加成3.能與含NH2物質縮去水生成酰胺(肽鍵)受羰基影響,OH羧基羧酸(Mr:60)能電離出H+,受羥基影響不能被加成。HCOOCH3酯基酯(Mr:88)硝酸酯硝基化合物RNO2硝基NO21.發(fā)生水解反應生酯基中的碳氧單鍵易斷裂成羧酸和醇2.也可發(fā)生醇解反應生成新酯和新醇不穩(wěn)定易爆炸一般不易被氧化一硝基化合物較穩(wěn)定劑氧化,但多硝基化合物易爆炸兩性化合物NH2能以配位鍵結合H+;COOH能部分電離出H+1.兩性2.水解3.變性4.顏色反應(生物催化劑)5.灼燒分解1.氧化反應(還原性糖)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或它們的縮合物2.加氫還原3.酯化反應4.多糖水解5.葡萄糖發(fā)酵分解生成乙醇酯基中的碳氧單鍵易(Mr:60)RONO2硝酸酯基ONO2氨基酸RCH(NH2)COOH氨基NH2羧基COOHH2NCH2COOH能形成肽鍵(Mr:75)蛋白質結構復雜不可用通式表示肽鍵酶多肽鏈間有四級結構氨基NH2羧基COOH多數(shù)可用下列通糖式表示:Cn(H2O)m羥基OH醛基CHO羰基葡萄糖CH2OH(CHOH)4CHO淀粉(C6H10O5)n纖維素[C6H7O2(OH)3]n油脂酯基斷裂烴基中碳碳雙鍵能加成1.水解反應(皂化反應)2.硬化反應可能有碳碳雙鍵五、有機物的鑒別鑒別有機物,必須熟悉有機物的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要抓住某些有機物的特征反應,選用合適的試劑,一一鑒別它們。

1.常用的試劑及某些可鑒別物質種類和實驗現(xiàn)象歸納如下:試劑名稱被鑒別物質種類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少量過量飽和銀氨溶液含醛基化合物苯酚溶液及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出現(xiàn)白新制Cu(OH)2含醛基化合物及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出現(xiàn)紅4

FeCl3溶液碘水酸堿指示劑NaHCO3含碳碳雙鍵、三鍵的物質、烷基含碳碳雙鍵、三鍵的物質。羧酸苯酚溶液(酚不能淀粉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呈現(xiàn)呈現(xiàn)石蕊或甲放出無色羧酸苯。但醇、但醛有干醛有干擾。擾。溴水褪色現(xiàn)象酸性高錳

出現(xiàn)銀酸鉀褪色且分層色沉淀鏡色沉淀紫色藍色基橙變紅無味氣體2.鹵代烴中鹵素的檢驗

取樣,滴入NaOH溶液,加熱至分層現(xiàn)象消失,冷卻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觀察沉淀的顏色,確定是何種鹵素。3.烯醛中碳碳雙鍵的檢驗

(1)若是純凈的液態(tài)樣品,則可向所取試樣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則證明含

有碳碳雙鍵。

(2)若樣品為水溶液,則先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煮沸,充分反

應后冷卻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若直接向樣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則會有反應:CHO+Br2+H2O→COOH+2HBr而使溴水褪色。4.二糖或多糖水解產物的檢驗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則先向冷卻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水。┘訜幔^察現(xiàn)象,作出判斷。5.如何檢驗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樣,向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再滴入幾滴FeCl3溶液(或過量飽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有苯酚。

★若向樣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則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進入水溶液中與Fe3+進行離子反應;若向樣品中直接加入飽和溴水,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則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對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過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6.如何檢驗實驗室制得的乙烯氣體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將氣體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品紅溶液、飽和Fe2(SO4)3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

(檢驗水)(檢驗SO2)(除去SO2)(確認SO2已除盡)(檢

驗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CH2=CH2)。

六、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除雜)混合物(括號內為雜質)乙烷(乙烯)除雜試劑溴水、NaOH溶液(除去揮發(fā)出的Br2蒸氣)分離方法洗氣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Br2+2NaOH=NaBr+NaBrO+H2O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CO3+H2OH2S+CuSO4=CuS↓+H2SO411PH3+24CuSO4+12H2O=8Cu3P↓+3H3PO4+24H2SO4CaO+H2O=Ca(OH)2Mg+2C2H5OH→(C2H5O)2Mg+H2↑(C2H5O)2Mg+2H2O→2C2H5OH+Mg(OH)2↓乙烯(SO2、CO2)乙炔(H2S、PH3)提取白酒中的酒精從95%的酒精中提取無水酒精從無水酒精中提取絕對酒精提取碘水中的碘溴化鈉溶液(碘化鈉)苯(苯酚)乙醇(乙酸)乙酸(乙醇)溴乙烷(溴)溴苯NaOH溶液飽和CuSO4溶液新制的生石灰鎂粉汽油或苯或四氯化碳溴的四氯化碳溶液NaOH溶液或飽和Na2CO3溶液NaOH、Na2CO3、NaHCO3溶液均可NaOH溶液稀H2SO4洗氣洗氣蒸餾蒸餾蒸餾萃取分液蒸餾洗滌萃取分液洗滌分液洗滌蒸餾蒸發(fā)蒸餾洗滌分液洗滌分液蒸餾洗滌分液蒸餾重結晶滲析鹽析鹽析Br2+2I==I2+2BrC6H5OH+NaOH→C6H5ONa+H2O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Br2+NaHSO3+H2O==2HBr+NaHSO4FeBr3溶于水Br2+2NaOH=NaBr+NaBrO+H2O先用水洗去大部分酸,再用NaOH溶液洗去少量溶解在有機層的酸H++OH=H2O---NaHSO3溶液蒸餾水(FeBr3、Br2、苯)NaOH溶液硝基苯(苯、酸)提純苯甲酸提純蛋白質高級脂肪酸鈉溶液(甘油)蒸餾水NaOH溶液蒸餾水蒸餾水濃輕金屬鹽溶液食鹽常溫下,苯甲酸為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

七、有機物的結構

牢牢記住:在有機物中H:一價、C:四價、O:二價、N(氨基中):三價、X(鹵素):一價

(一)同系物的判斷規(guī)律

1.一差(分子組成差若干個CH2)2.兩同(同通式,同結構)3.三注意

(1)必為同一類物質;

(2)結構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連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團種類和數(shù)目);(3)同系物間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機物除烷烴外都不能確定是不是同系物。此外,要熟悉習慣命名的有機物的組成,如油酸、亞油酸、軟脂酸、谷氨酸等,以便于辨認他們的同系物。(二)、同分異構體的種類1.碳鏈異構2.位置異構

3.官能團異構(類別異構)(詳寫下表)4.順反異構

5.對映異構(不作要求)

常見的類別異構組成通式CnH2nCnH2n-2CnH2n+2OCnH2nOCnH2nO2CnH2n-6OCnH2n+1NO2Cn(H2O)m可能的類別烯烴、環(huán)烷烴炔烴、二烯烴飽和一元醇、醚醛、酮、烯醇、環(huán)醚、環(huán)醇羧酸、酯、羥基醛酚、芳香醇、芳香醚硝基烷、氨基酸單糖或二糖CH2=CHCH3與C2H5OH與CH3OCH3CH3CH2CHO、CH3COCH3、CH=CHCH2OH與CH3COOH、HCOOCH3與HOCH3CHO與CH3CH2NO2與H2NCH2COOH葡萄糖與果糖(C6H12O6)、蔗糖與麥芽糖(C12H22O11)典型實例CH≡CCH2CH3與CH2=CHCH=CH2(三)、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guī)律

書寫時,要盡量把主鏈寫直,不要寫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擾自己的視覺;思維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順序考慮:

1.主鏈由長到短,支鏈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邊,排列鄰、間、對。

2.按照碳鏈異構→位置異構→順反異構→官能團異構的順序書寫,也可按官能團異構→

碳鏈異構→位置異構→順反異構的順序書寫,不管按哪種方法書寫都必須防止漏寫和重寫。

3.若遇到苯環(huán)上有三個取代基時,可先定兩個的位置關系是鄰或間或對,然后再對第三

個取代基依次進行定位,同時要注意哪些是與前面重復的。(四)、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的判斷方法

1.記憶法記住已掌握的常見的異構體數(shù)。例如:

(1)凡只含一個碳原子的分子均無異構;(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種;(3)戊烷、戊炔有3種;

(4)丁基、丁烯(包括順反異構)、C8H10(芳烴)有4種;

(5)己烷、C7H8O(含苯環(huán))有5種;(6)C8H8O2的芳香酯有6種;

(7)戊基、C9H12(芳烴)有8種。

2.基元法例如:丁基有4種,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種

3.替代法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3種,四氯苯也為3種(將H替代Cl);又如:CH4

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種。4.對稱法(又稱等效氫法)等效氫法的判斷可按下列三點進行:(1)同一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所連甲基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

(3)處于鏡面對稱位置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相當于平面成像時,物與像的關系)。(五)、不飽和度的計算方法1.烴及其含氧衍生物的不飽和度2.鹵代烴的不飽和度3.含N有機物的不飽和度(1)若是氨基NH2,則(2)若是硝基NO2,則

(3)若是銨離子NH4+,則

八、具有特定碳、氫比的常見有機物

牢牢記。涸跓N及其含氧衍生物中,氫原子數(shù)目一定為偶數(shù),若有機物中含有奇數(shù)個鹵原子或氮原子,則氫原子個數(shù)亦為奇數(shù)。

①當n(C)n(H)=11時,常見的有機物有:乙烴、苯、苯乙烯、苯酚、乙二醛、乙二酸。②當n(C)n(H)=12時,常見的有機物有:單烯烴、環(huán)烷烴、飽和一元脂肪醛、酸、酯、葡萄糖。③當n(C)n(H)=14時,常見的有機物有:甲烷、甲醇、尿素[CO(NH2)2]。④當有機物中氫原子數(shù)超過其對應烷烴氫原子數(shù)時,其結構中可能有NH2或NH4+,如甲胺CH3NH2、醋酸銨CH3COONH4等。

⑤烷烴所含碳的質量分數(shù)隨著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數(shù)目的增加而增大,介于75%~85.7%之間。在該同系物中,含碳質量分數(shù)最低的是CH4。

⑥單烯烴所含碳的質量分數(shù)隨著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數(shù)目的增加而不變,均為85.7%。⑦單炔烴、苯及其同系物所含碳的質量分數(shù)隨著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數(shù)目的增加而減小,介于92.3%~85.7%之間,在該系列物質中含碳質量分數(shù)最高的是C2H2和C6H6,均為92.3%。

⑧含氫質量分數(shù)最高的有機物是:CH4

⑨一定質量的有機物燃燒,耗氧量最大的是:CH4

⑩完全燃燒時生成等物質的量的CO2和H2O的是:單烯烴、環(huán)烷烴、飽和一元醛、羧酸、酯、葡萄糖、果糖(通式為CnH2nOx的物質,x=0,1,2,……)。

九、重要的有機反應及類型

1.取代反應酯化反應

水解反應

C2H5OH+HClC2H5Cl+H2ONaOH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無機酸或堿2.加成反應

3.氧化反應

2C2H2+5O24CO2+2H2O

點燃

2CH3CHO+2H2O2CH3CH2OH+O2550℃Ag網(wǎng)2CH3CHO+O265~75℃錳鹽CH3CHO+2Ag(NH3)2OH4.還原反應

+2Ag↓+3NH3+H2O

5.消去反應

4CH2CH2↑+H2OC2H5OH2

濃HSO170℃CH3CHCH2+KBr+H2OCH3CH2CH2Br+KOH乙醇

7.水解反應鹵代烴、酯、多肽的水解都屬于取代反應

8.熱裂化反應(很復雜)

C8H16+C8H16C16H34

C14H30+C2H4C16H34C12H26+C4H8C16H34……

9.顯色反應

含有苯環(huán)的蛋白質與濃HNO3作用而呈黃色10.聚合反應

11.中和反應

十、一些典型有機反應的比較

1.反應機理的比較

(1)醇去氫:脫去與羥基相連接碳原子上的氫和羥基中的氫,形成。例如:

羥基所連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不能形成+O2不發(fā)生失氫(氧化)反應。

,所以

(2)消去反應:脫去X(或OH)及相鄰碳原子上的氫,形成不飽和鍵。例如:

與Br原子相鄰碳原子上沒有氫,所以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3)酯化反應:羧酸分子中的羥基跟醇分子羥基中的氫原子結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

結合成酯。例如:

2.反應現(xiàn)象的比較例如:

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的現(xiàn)象:

存在多羥基;沉淀溶解,出現(xiàn)絳藍色溶液存在羧基。沉淀溶解,出現(xiàn)藍色溶液存在醛基。加熱后,有紅色沉淀出現(xiàn)3.反應條件的比較

同一化合物,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例如:

4CH2=CH2↑+H2O(分子內脫水)(1)CH3CH2OH2濃HSO170℃4CH3CH2OCH2CH3+H2O(分子間脫水)2CH3CH2OH2濃HSO140℃2CH3CH2CH2OH+NaCl(取代)(2)CH3CH2CH2Cl+NaOHHOCH3CH=CH2+NaCl+H2O(消去)CH3CH2CH2Cl+NaOH乙醇(3)一些有機物與溴反應的條件不同,產物不同。

十一、幾個難記的化學式

硬脂酸(十八酸)C17H35COOH

硬脂酸甘油酯

軟脂酸(十六酸,棕櫚酸)C15H31COOH

油酸(9-十八碳烯酸)CH3(CH2)7CH=CH(CH2)7COOH

亞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魚油的主要成分:

EPR(二十碳五烯酸)C19H29COOHC21H31COOH

銀氨溶液Ag(NH3)2OH

葡萄糖(C6H12O6)CH2OH(CHOH)4CHO果糖(C6H12O6)CH2OH(CHOH)3COCH2OH蔗糖C12H22O11(非還原性糖)淀粉(C6H10O5)n(非還原性糖)

麥芽糖C12H22O11(還原性糖)纖維素[C6H7O2(OH)3]n(非還原性糖)

DHR(二十二碳六烯酸)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選修5知識點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選修5知識點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選修5知識點總結》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hmlawpc.com/gongwen/58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