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校本教研經驗工作總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中的新問題、新概念、新理念層出不窮,它要求廣大教師不斷轉變觀念、更新知識,提高專業(yè)水平,樹立新型的人才觀、教學觀、評價觀和課程資源觀。培養(yǎng)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于一所面向21世紀的現(xiàn)代化學校是何其重要。結合教師隊伍現(xiàn)狀,學生結構實際情況:專職教師74名,漢族教師、民考漢教師不足30,其余教師均為維考維教師,全校學生近1000名,民漢各半,但均已進入全漢語授課,全校教師結構年輕,教師平均年齡不足35歲,教師整體比較年輕,從學習的角度上來說是個優(yōu)勢,但大部分民考民教師已經完全不能升任雙語教學,面對這個嚴峻的事實,我校不得不把師資隊伍建設上升到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高度,充分發(fā)掘已有教育資源的潛力,發(fā)揮本校優(yōu)秀教師的專業(yè)引領作用,創(chuàng)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綠色平臺。
一、在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進程中,學校做了以下工作:1.抓觀念更新,營造學習氛圍
在全體教師中樹立主體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的新理念。我們積極為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教師學習,只有讓全體教師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能主動進行有的學習。學校還通過多方面的培訓學習,幫助教師了解外界教育的新動向,掌握最新的教育觀念,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以更開放、更積極的目光去對待教育,掌握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進行教育研究。幫助民族教師認清學習漢語的重要性,明確學習漢語是大勢所趨、是服務與學生、學生發(fā)展的前提,從思想上更新民族教師的老觀念,努力提高全體教師自身教育教學的水平。2.教科研與培訓有機結合
引導和培養(yǎng)教師同年級、同學科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等交流活動,尤其是注重引導教師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科研活動。通過聽每學期一節(jié)校級、每周一節(jié)組內同學科公開課,觀摩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推門聽課,去最真實的了解教學的全方位,能很好的體會到創(chuàng)新從理論到實際的轉變,也可以少走彎路。在聽課、評課中互相交流,撞擊思維的火花,漸漸形成自己獨立的完善的教學風格。創(chuàng)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環(huán)境,充分尊重教師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自主權,支持和指導教改實驗,鼓勵教師進行教改探索;允許教師在教育教學研究中有個人見解,有不同的教學風格,鼓勵教師對學術問題要不分資歷深淺、職稱高低地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3.完善學校評估體系,注重創(chuàng)新教育能力考查
學校的教育評估體系是對教師教學成果的檢驗,同時評估體系所選擇的標準又是對某種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對教師的教學起著很強的誘導和強化作用。所以注重評價體系中教師創(chuàng)造性工作成效的權重、導向、獎勵,使之形成人人爭創(chuàng)新的氛圍。例如:定期的每學期教師的
業(yè)務知識測試;不定期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摸底測試,可以是筆試,對雙語班也可以采取口試等方法,通過學生考察教師的教學情況。
4.抓好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工程”
積極提供機會讓教師外出學習,特別是有計劃、不間斷地組織教師利用每周二下午語文學科、每周三下午數(shù)學學科、每周四下午漢語學科業(yè)務學習時間學習掌握現(xiàn)代教育科學理論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派出教師參加每一輪繼續(xù)教育,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在同級同類學校和在我校開展的骨干教師評選聽課活動,從中總結學習到好的教學方法,觀摩喀什優(yōu)質課競賽。5.學校提出一些具體要求
如每個假期漢族教師讀一本教育專著,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或教學經驗總結;每個學期每位教師聽課40節(jié)以上,每周聽同年級教師組內公開課聽,并認真評課、記錄;每學期每位教師上幾節(jié)使用多媒體公開課等;每學期分學科業(yè)務學習測試兩次;每周分學科業(yè)務學習,完成業(yè)務作業(yè);每月教導處定期常規(guī)檢查一次,教導處、學科組長不定期抽查常規(guī)工作情況。6.專業(yè)引領
學校成立專家工作小組,請山東援疆教師徐龍杰,原山東臨沂費縣教研室教研員,山東援疆教師宋濤老師,指導校本研究;有針對性地指導教學,為中青年教師磨課,提高教學藝術;向老師傳遞專業(yè)發(fā)展走向和教育發(fā)展趨向等動態(tài)信息,進行教育科研理論和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導,培訓教師,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
作為教師個體而言,從心理角度分析,都有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的愿望。學校管理者考慮:如何正確引導,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校的一切制度都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思想,學校的“柔性”管理給老師松綁:讓教師的心情“亮”起來。既讓教師們覺得很寬松,又能激勵他們積極向上。二、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征途上,老師們自己也作了一些努力:1.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教學是一門精深的藝術,不但需要教學者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要掌握與相關的其他內容,有時候甚至是無關內容,以此來達到觸類旁通。
比如在語文教學中,對語文的學習就不能只停留在課本的表面,當教師要求學生多了解一些與之相關的背景資料時,也是教師自身素質的體現(xiàn),教師對課文的理解也應該從課文中跳出來,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新的見地,也就需要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不但在語文教學中如此,在一些自然科學的教學中更是如此,教師對知識掌握程度越高,就越能帶給孩子們新奇,也越能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也有更高的創(chuàng)新的活動。
所以我們教師用課余時間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對各種知識、信息都有自己的判斷力,也能為學生的學習開拓新的天地。另外,也可以去旁聽其他的課程,增加閱讀量和層次,增加自己的信息量。
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掌握也是教師的一大素養(yǎng)。所以,加強教師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培訓,能熟練運用一些軟件,能制作簡單實用的課件,能在工作中更進一步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2.日常教學,常教常新。
我們的教師每天從事著教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似乎在重復勞動。其實則不然。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要求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而發(fā)展,要求我們的具體教學也能以變應變,與時俱進。我校有位教師說:“我要求自己,今天要比昨天做得好,明天要比今天做得好。”這種對教學每天有新意,每天有追求,每天有進展的教學態(tài)度,是將日常教學作為自身成長載體的前提。
我們每一位教師每天對自己的教學有一個反思、小結,對第二天的教學有一個思考、調整,使每天有個新目標、新創(chuàng)意、新嘗試,這樣,日常教學就會常教常新,教學就會變得鮮活、有趣、充滿生機。我們老師們這樣思考,也這樣努力去做了,漸漸地形成了重在平時,重在基礎,重在積累,重在進取的風氣。教師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在這樣的追求中,不但使日常教學常教常新,而且使自身專業(yè)水平能力不斷得到發(fā)展。3.邊教邊學,教學相長。
漢族教師努力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促使理論的經驗化和經驗的理論化。將反思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促使反思成為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學成為反思的主要目標。將嘗試與總結緊密結合起來,促使嘗試成為總結的基礎;總結成為嘗試的結果。學習正在成為我們的一種工作方式、生活形態(tài)、自然現(xiàn)象。民族教師一邊自己學習漢語,過教材,一邊通過聽課、課前課后想漢族教師請教,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邊教邊學、邊學邊教,教學相長。
日常的教學實踐正在成為我們自身成長的有效載體,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yōu)勢。
三、經過學校和老師們一學期的努力,在老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征途上,我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老師們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在縣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評選活動中我校向學紅老師、方建紅老師分別被評為縣級語文、數(shù)學學科帶頭人。
2.在地區(qū)、自治區(qū)直播課堂教師選拔活動中,我校雙語教師努爾阿米娜老師《葡萄溝》被評為優(yōu)質課,進行直播。
3.201*年我校先后有周云娟、王小麗、鄧麗婭、買買提江.阿勒瑪斯、方建紅、姚新霞、丁華燕等10余名教師論文分別獲得各個獎項。
4.201*年周云娟、鄧麗婭、劉天紅三位教師論文在地區(qū)教育教學論文專著一書中發(fā)表。買買提江.阿勒瑪斯老師的論文在新疆教育雜志中發(fā)表。
5.201*年我校維族教師中有11人參加了各級漢語水平測試,不斷提高著自身的漢語水平。6.201*年40歲以下所有教師除了已拿到本科文憑的教師外,7人還在參加大學本科學歷提高學習。
四、成績固然可喜,但情況也不容樂觀
我校教研經費不足、機構不健全、教育教學條件落后,制約了教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們的教師隊伍整體年輕,民族教師僅僅發(fā)展到邊學邊教階段,知識儲備量不足,對教材的理解相對膚淺,不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教學能力有限,教研人員編制不足,教科研工作人員素質不高,還不能滿足為教育決策服務為教學實踐服務,為教師成長服務。最后:人才是學校的財富,我們學校將把人才教育的工作堅持到底!
擴展閱讀:體育學科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校本教研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校本教研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