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日研究一篇自己欣賞的好文章(將研究有心得的文章裝訂到一起,經(jīng)常翻看,經(jīng)常品味。)
1)背最精彩的詞句或片段(只背最精彩的,不必全篇背誦)不背全篇背片段,活記活用不會亂
2)揣摩語言
A、描寫生動的:描寫角度、方法
B、富含哲理的:詞語運用、修辭技巧、句式變換
3)分析精彩標題與精妙結構,想想自己寫作時能如何借鑒。
4)改造精彩片段(高層次的“借用”)
例:反駁“失敗乃成功之母”
范文1:議論文
失敗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卻不是終點站,而是岔道口。這岔道口岔出兩條路:一條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這條路通向徹底的失;另一條是汲取教訓,再接再厲的路,這條路通向再失敗或失敗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這條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個人遭到了失敗,并不意味著這就是最終的結果。問題在于:站在“痛苦”這個岔道口的時候,自己選擇的是哪一條路。
仿寫:
人們常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卻不贊同。
因為失敗是個岔道口,成功只藏在它的一個岔道里。這岔道口岔出兩條路:一條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這條路通向徹底的失敗,很多人都走過這條路;只有一部分人能走上另一條路——汲取教訓,再接再厲的路,而這條路還有可能通向再失敗。但只有踏上這條路,并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個人遭到了失敗,并不意味著下一站就是成功。要想成功,必須明確:站在“失敗”這個岔道口的時候,自己選擇哪一條路并準備如何走下去。
范文2:散文
是的,花開不敗。在青春世界中花開不會敗。每個人都不完美,我們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不完美的我們很會在這個叫自卑的意識下作繭,許多人被繭包圍起來,于是自暴自棄;而有的人,不甘心一輩子生活在自卑的繭套里,奮力沖撞、撕咬,因此,最終羽化成蝶!
仿寫:
每個人都不完美,我們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不完美的我們很容易會在一個叫“失敗”的意識下作繭。許多人被繭包圍了起來,于是自暴自棄。所以,成功啊,失敗并不是你的生母!它只是足球場邊嚴肅的裁判:能否贏球,不取決于它的哨聲,只取決于球員的汗水與智慧。
只有不甘心一輩子生活在失敗的繭套里的人,奮力沖撞、撕咬,才能迎來自由飛翔的日子。只有全力拼搏的球員,才能踢進那成功的金球!
2、每日隨筆(與上面的每日研讀結合)
1)為中考考場作文積累素材
A、描述自己十幾年來印象深刻的親身經(jīng)歷;抒寫自己最強烈的感受與感慨
(范文:《眼淚的含義》小片段[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
(最真切,容易寫得生動具體,所以隨筆內(nèi)容應該以此為主)
B、適當記錄當前見聞
C、概括或摘錄別人佳作中可用的材料(主要用于議論文)
D、仿寫別人的精彩語段
(范文:畢淑敏《家問》,可寫成《幸!、《學校是什么》……)
E、摘錄值得背誦的好詞語、好句子(每日)
2)錘煉語言
隨筆語言要求做到:寫準確、寫清楚、寫漂亮——能直接搬到中考試卷上
3、每周練筆程序(嚴格按中考要求)
時間:1小時
過程:(共用55分鐘,剩5分鐘機動)
一)審題:確定主題、體裁、題材;確定主題、題材是否緊扣題目(約5分鐘)
【考場作文構思時往往是主題先行,有時題目就規(guī)定了主題。因此,構思的第一步就是仔細審題,看看題目中對主題、題材有哪些要求和限制。至少知道自己想說什么,是喜歡、是厭惡?是感動、是反對?是快樂,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贊揚、是批評?……用一句話把它寫在草稿紙上。】
二)寫作
1)構思(約5分鐘)
回想與主題和題目有關的人物、事件、場景(“放電影”)
2)提綱(約5分鐘)
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人物、事件、場景,兩字三詞,簡要列在草稿紙上
3)草稿(約20分鐘)
在提綱上調(diào)整順序,補充細節(jié)、連綴段落。確定開頭與結尾。
草稿是提綱的具體化、細節(jié)化,而非另起爐灶來寫,因此,擬提綱時上下、左右、行間要多留些空白,以便補充與修改。
【秘訣】
A 從感受最深的地方寫起,從最有話可說的地方寫起——不要一舉筆就挖空心思想擬題目、想開頭,文章主體部分寫好了,開頭自然而然就出現(xiàn)了(越是自然簡潔的開頭越好,想一想課本上的那些經(jīng)典名篇,如《背影》、《綠》);而題目,更是全文完成后的提煉與升華,最好在文章定型后再斟酌推敲,選用最恰當、最耐人尋味的詞或短語,“題好文一半”嘛。在我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好題都是在文章快完成或改定后再浮現(xiàn)出來的。清代廖燕說:“世人有題目始尋文章,余則有文章偶借題目耳。猶有悲借淚以出,非有淚而始悲也。”題目有如“眼淚”,文章有如人心中悲痛的情感,想好題目再寫文章,就好比先流淚了,再想到要悲痛呢(就好比一邊流淚一邊想:我為誰哭好呢?我哭點什么好呢?我得哭成什么樣呢?)。悲從中來淚方出,文在筆下題自現(xiàn)啊1
B 緊抓靈感莫停頓。寫作時常有這種感受:寫到第三段了,突然腦中冒出一句話,作結尾再恰當不過,可是等寫到結尾時,這句話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了;寫到倒數(shù)第二段了,突然想起來一些遺忘的情景,正可以補充前面的情節(jié),可是等寫完全文回頭修補時,剛才腦海中生動的情景又幾乎要淡去了。最好的辦法是隨時浮現(xiàn)靈感就隨時記錄在草稿紙上相應的位置,一字、一詞、一句、一段皆可。人的思維、記憶是跳躍性的、不連貫的,而寫成的文章是邏輯性很強的,是整理后的思維。寫作時如能順應人的思維特點,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就比較輕松愉快了。因此,打草稿是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將靈感的散兵編排成陣的操場。
4)修改
草稿寫得差不多了,至少通讀1遍,修改潤色(“提問法”,由主到次、由重到輕的改)
A、 是否緊扣題目(作文題、自己擬的題目)?
主題是否明確(議論文則問中心論點是否明確)?
是否有與主題無關的段落和語句?如果有,是刪?是改?如何改?
B、詳略是否得當?
C、是否有錯字、病句?
D、關鍵處是否能換用更具表現(xiàn)力的詞語、標點或句子、句式?
5)謄寫(20分鐘)
三)檢查:至少通讀1遍,查有無錯寫的字、錯用的標點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