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源期刊網(wǎng) http://.cn
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措施 作者:徐艷兵 李 蓉
來源:《教育與職業(yè)·理論版》201*年第11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高級的育人靈魂的教育心理活動。要確保這種活動取得效果,應重視運用人文關懷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人文關懷要與時代相結合,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要與大學生需要相結合,要與學生個性相結合。[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關懷
[作者簡介]徐艷兵(1971- ),男,江西豐城人,江西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與研究;李蓉(1977-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法律文書。(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17-0117-0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高級的育人靈魂的教育心理活動。要確保這種活動取得效果,應十分注意育人的方法。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重工具性輕目的性、重共性輕個性、重灌輸輕人性、重壓制輕引導等不良傾向,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實行人文關懷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科學方法。所謂人文關懷,主要是對人自身和發(fā)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關懷、探索和解答,就是要體現(xiàn)人文精神,富有人情味,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把人作為一切理論和實踐的主體和目標,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實行人文關懷不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人的本性的呼喚,同時還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舉措。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來進行人文關懷呢?本文將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要與時代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在不同的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不一樣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一切工作圍繞戰(zhàn)爭這個核心來進行,凡是有利于戰(zhàn)爭的開展,有利于戰(zhàn)爭勝利的任何工作,任何事情都是值得弘揚和肯定的,妻送夫、母送子參軍上前線在那個時期被傳為佳話;改革開放時期,一切工作圍繞經(jīng)濟建設這個中心來進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使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使改革開放的政策深入人心并變?yōu)樗麄兊淖杂X行動,從而加快我國的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黨中央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實現(xiàn)經(jīng)濟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適應這個主題需要來開展。
正是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所以對大學生進行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與時代相結合,抓住社會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根據(jù)青年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其實際情況,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以下原則:
1.弘揚主旋律。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有它的中心工作和核心任務。一個社會應該提倡什么、鼓勵什么,應該反對什么、禁止什么都是旗幟鮮明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把握時代主題,弘揚主旋律,樹立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正確軌道上來。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中的“時代先鋒”欄目,它能夠根據(jù)時代特點,推出一些典型人物,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模范行為。
2.抓住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熱點問題是當代的主題,也是青年學生關注的焦點,如“八榮八恥”“世界杯”等就是熱點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應抓住這些熱點,合理闡釋,因勢利導,宣傳教育。
3.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一定要緊扣時代主題,但形式和方法要特別注意,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對于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不少地區(qū)的做法很好,如把它編成歌曲來唱,編成舞蹈來跳,編成相聲來說,編成小品來演,等等,效果很好,連小學生都耳熟能詳。
二、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工作。人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自然而然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如果這些問題與困難不能得到及時的幫助和解決,那么心情就不愉快,生活就不開心,從而影響學習、工作,甚至身體健康。因此,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同解決學生思想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相結合,要深入實際去解決困擾學生的問題,理順情緒、化解矛盾,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這也是人文關懷的集中體現(xiàn)。大學生會遇到許多問題,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重點解決:
1.就業(yè)問題。就業(yè)和學生的生存發(fā)展息息相關,因此,學生對此非常關心、非常重視。隨著以市場經(jīng)濟為導向的畢業(yè)生就業(yè)體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職生就業(yè)形勢非常嚴峻。質量是競爭的基礎,也是就業(yè)的保障,所以高校應該重視教學質量,并且采取切實的措施加以保障。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yè)指導和服務。目前,就業(yè)情況已經(jīng)成為衡量高校質量的指標,因此應加強對學生的就業(yè)培訓,讓學生了解就業(yè)形勢和市場行情,調整就業(yè)心態(tài),掌握基本的應聘技巧和禮儀知識;加強對人才市場的調查,面向市場、面向經(jīng)濟建設設置專業(yè),招收學生,實行定單式、定向式培養(yǎng);加大對市場行情的調研力度,廣泛收集信息,為學生的就業(yè)廣開渠道。
2.心理問題。由于受自身狀況、家庭和社會因素的綜合影響,一些高校學生也會出現(xiàn)心理障礙問題,如厭學癥、自卑焦躁癥、人際困惑癥、情感迷茫癥、就業(yè)壓力癥等。面對這些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心理問題的調適和解決。不少高校最近一兩年開始重視這一
問題,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加強了問題學生的心理輔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要進一步加強心理輔導和心理矯治方式方法的科學性,堅持愉悅性、發(fā)展性、主體性的原則。
3.社會問題。貪污腐敗等扭曲的社會現(xiàn)象會使學生感到困惑和迷茫。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回避這些問題,要用唯物辯證法來剖析它,使學生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中分清主流和支流、精華和糟粕。
4.貧困生的經(jīng)濟問題。隨著高校費用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貧困生的經(jīng)濟問題日益凸顯。如何資助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不僅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而且關系到學校乃至社會的穩(wěn)定。因此,高校一定要做好貧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奮發(fā)圖強,自強不息,同時,還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以“獎、貸、助、勤、減、補”為主的助困體系,加大工作力度,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困難,使學生體會到黨和國家的溫暖及社會的關愛。
三、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币虼耍宋年P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抓好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激發(fā)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倫理情操,實現(xiàn)人的自由和全面發(fā)展。
1.讓思想政治教育走近生活,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從過去的泛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說教里走出來。要關注和指導大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探究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明確和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義務感。走近生活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教育者要與受教育者多接觸、多交流、多談心,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觸摸他們的心靈世界,做他們的良師益友。
2.啟發(fā)和引導大學生開展自我教育。人的存在不僅僅是一個被外力塑造的自然過程,還是一個自主自決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過程,從生命本體性看待人的可能發(fā)展,能動性才是人存在的最根本性的力量。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有知識、有抱負、不輕信、不盲從,民主意識、平等意識和參與意識日益增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強行灌輸說教,而應著眼于激發(fā)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平等交流中獲取信息,在坦誠討論中得到啟迪,在獨立思考中有所提高,在共同參與中接受教育。要尊重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參與的價值,從而自覺地進行完善自我的教育。完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改變獎懲辦法等,使學生在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和指引下,自覺地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人格。
四、要與大學生需要相結合
需要是人們對某種對象的渴求和欲望,是人們行動的內在動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大學生,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與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這是尊重人、關懷人的充
分體現(xiàn)。大學生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有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有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和大學生需要結合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分析學生的需要。我們講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和學生需要相結合,要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但并不意味著學生任何一種需要、一切需要都應滿足,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那些正當?shù)暮侠淼男枰耶斍坝钟袟l件的,要盡量滿足;對于那些長遠的、高級的需要目前還缺乏條件要講清道理,指出奮斗的方向。
2.把握需要的層次性。由于人的智力不同、道德素養(yǎng)不同、知識面不同等必然導致學生需要的層次性,因此,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因材施教,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面、個性、道德素養(yǎng)等情況的不同,區(qū)別對待。
3.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手段,通過自身的努力來獲得需要。學生在大學期間除了學校、家庭和社會能滿足學生的部分需求以外,絕大多數(shù)需要的滿足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獲得,而且獲得需要的手段要正當、合理、合法。
五、要與學生個性相結合
個性是人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能動地形成的個體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包括動機、意志、氣質、性格、能力等,是一個內涵非常廣泛的概念。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嚴重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忽視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沒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等,結果導致人性的扼殺,個性的喪失。不少學生沒有思想,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缺乏堅強的意志,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關注大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
關注學生個性培養(yǎng)是教育人性化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要求。因此,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和學生的個性相結合,它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施教。人既有惰性、保守性、依賴性等不良個性品質,也有獨立性、開拓性、進取性等積極個性品質。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極個性品質的作用,激發(fā)積極個性品質的發(fā)揮。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人性化、個性化,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狀況,有針對性地施教。通過這樣的個性化教育,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創(chuàng)造得以發(fā)揮,良好的個性品質得以塑造。
2.著力塑造學生的主體性品質。所謂主體性就是人作為主體的規(guī)定性,它包括自主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內涵。人的主體性是人的個性的本質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應從過去那種不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揮的教育中走出來,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體在知識建構、能力培養(yǎng)、性格塑造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學生主體活動的平臺,加大引導力度,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袁貴仁.人的哲學[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黎君.論“人的可能”與教育[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3]唐新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人文關懷[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
[4]胡欽太.論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關懷[j].肇慶學院學報,201*(8).
[5]傅強.科學發(fā)展觀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5).
[6]劉春花.主體性:當代教育的人文關懷[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7]吉俊洪,楊森林.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原則初探[j].探索,1998(5).
第二篇:淺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意義淺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南立飛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52)
摘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種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和工作方法。本文通過分析新時期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和思想、行為現(xiàn)狀,闡述了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學生為本
on the importance of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hmlawpc.com)望部門里能夠組織一些實用的電腦軟件培訓,讓我們干事多多提高自己的應用技能,特別是與部門工作相關的,希望能有較為扎實、深入的學習。
總之,這一個月對于我自己來說還是很充實的,希望接下來能有更好的協(xié)作與自己的提升。
人文素質拓展中心干事201*年11月2日
默認推薦訪問其他文章:201*年12月入黨積極分子思想?yún)R報:崇尚人文主義
大學生思想?yún)R報:思想指導行動
大學生思想?yún)R報:思想的領導者
大學生思想?yún)R報
大學生思想?yún)R報范文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