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文素材庫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基層反映:當前結對幫扶制度存在四個問題應予改進》范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來,為加快推進農(nóng)村基層建設和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少地方推行了部門單位結對幫扶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筆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存在一個單位同時結對多個村(社區(qū))的情況,且變動頻繁,一兩年就變動一次。由此,帶來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和弊端:
一是掛點單位精力不集中。一般來說,需要結對幫扶的工作都是當前比較重要或急需開展的工作。如果一個單位同時在幾個不同地方有結對幫扶任務,會使單位的精力分散,難以取得明顯效果。特別是一些小單位人員少,自身工作都忙不過來,根本無暇顧及所結對的村(社區(qū))。
二是掛點單位財力跟不上。結對只是形式和方法,幫扶才是要求和落腳點。在村組看來,結對就意識著“出一點”,幫助就是“資金扶助”。好的單位可以自己拿一點,有的還可以幫忙向上爭取點。一些單位自身運轉都難保,還要千方百計擠一點給點上,運轉就更加艱難。如果同時結對幾個點,資金壓力就更大,幫扶也就變成了“畫餅”。
三是被結對的村(社區(qū))不理解。農(nóng)村基層干部和群眾大都對結對幫扶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個單位結對幾個點,只能像蜻蜒點水一樣,四處走走看看,根本不可能為點上解決實質性問題。名義上是幫扶了,實際上沒有任何效果,工作還是沒有起色。對此,不少農(nóng)村基層干部和群眾不滿意,有怨言。久而久之,勢必會挫傷基層干部的積極性,損害群眾的感情,影響上下關系。
四是效果不明顯。一個單位如果經(jīng)常變動結對點,今年這個鄉(xiāng),明年那個村,情況都難以熟悉,更不用說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計劃和加以幫扶了。這種經(jīng)常更換調(diào)整結對點的做法,容易使結對幫扶工作流于形式,難以收到讓老百姓受益的實實在在的效果。
為此,基層建議,基層黨委政府應及時整合資源,根據(jù)各部門單位的工作職能,將各條線的結對幫扶任務相對集中到一個部門單位,并保持一定的持久性、穩(wěn)定性,以便結對辦點單位能夠集中最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最大限度地促進結對村(社區(qū))各項建設和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真正使結對幫扶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群眾滿意的效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