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你是怎樣讓孩子失去了自信?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一個孩子從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yè),再到走上工作崗位無時不刻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在競爭中除了自身能力,最重要就莫過于自信心了。這不再是個謙讓的年代,每一次入學機會、每一個就業(yè)崗位都需要進行毛遂自薦,只有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在他人面前,才能爭取到那些來之不易的機會。而這一切都需要自信。遺憾的是,許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以及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正在不知不覺地摧毀著孩子的自信心。
換句話來說,很多時候孩子的自信心是被家長摧毀的。這話絕不是聳人聽聞,無論是過度的贊揚還是過于嚴厲的批評,都可能讓孩子的自信心變成自卑或者自負。很多中國的家長有著慣性思維和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觀念上的軌跡,在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變遷的社會環(huán)境中依然習慣于用固有的觀念和方法去管理和教育孩子,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
一些常見的做法很容易毀掉孩子的自信心。比如:
1、把親情關(guān)注逼成了“禁錮管束”。
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有這樣的看法: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我們不能完全否認這種看法的合理性,但畢竟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相應(yīng)的自控能力,嚴父、嚴師的確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一定積極作用。只是,教育孩子光靠嚴厲是遠遠不夠的。在社會經(jīng)濟文化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家庭教育的分量日益加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yīng)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并且,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反而會給孩子的內(nèi)心帶來創(chuàng)傷,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陰影。
另外,過于嚴厲的家長還會讓孩子逐漸喪失和家長進行交流溝通的勇氣,讓孩子覺得自己孤立無援。當孩子在學;蛏钪杏龅嚼щy或挫折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家長平日里過于嚴厲而選擇獨自承擔,這樣一來不僅不利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更會讓孩子和家長間的距離日漸疏遠。內(nèi)心缺少了父母的關(guān)愛呵護,孩子的自信又從何談起呢?
2、把個性發(fā)展逼成了“互相攀比”。
這是很多中國家長都會犯下的一個錯誤。“你看誰誰又考了前三名”,“你怎么就不跟人家孩子學學”,“看看人家孩子多懂事”等語言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中。久而久之,家長們便習慣成自然,一旦自己孩子犯錯誤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這些語言就會掛在嘴邊,殊不知這樣的“刺激”不僅不能激發(fā)孩子改正錯誤的決心,反而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父母以己為榮,總是聽到父母這樣的語言不僅會讓孩子失去改正錯誤的勇氣,更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他人面前低人一等。
另外,家長對于別人孩子的了解往往是片面的,尤其是對自己孩子的小伙伴。相比于家長,孩子更了解小伙伴的優(yōu)缺點。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味地用別人的優(yōu)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進行對比,孩子首先會覺得:那誰誰還有不如我的地方呢。這種做法不僅讓孩子覺得委屈,更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有時候,所謂的“代溝”就是這樣逐步形成的。
3、把小起小落逼成了“優(yōu)勝劣汰”。
自信的對立面未必是自卑,也可能是自負。對于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自負可能比自卑具有更大的壞處,更容易令孩子滿足,更容易讓孩子在飄飄然中迷失方向。孩子每取得一些無論大小的進步,最高興的莫過于家長,在這個時候給予孩子適當?shù)莫勝p是對孩子莫大的鼓勵?墒,萬事都怕過猶不及,對孩子取得的成績家長過分夸大、過度獎勵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尷尬。
因為有些在家長看來很重要的成績對孩子來說并不是那么值得炫耀,甚至根本不值一提。(勵志名言)孩子們知道他能做到的,身邊的同學、伙伴一樣能夠做到。而在這個時候家長不合時宜地贊美和炫耀不僅不能給孩子帶來心理滿足,反而會讓他們覺得難堪、失落。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們無時不刻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績。然而這種心情的背后可能是面放大鏡,當贊許的目光透過放大鏡照射在孩子身上,卻可能給孩子的心理健康帶來傷害。對父母們來講,對自己孩子進行正確、客觀的評價尤為重要。
4、把居安思危逼成了“溫室養(yǎng)花”。
前些日子“校園血案”頻發(fā),我看到很多網(wǎng)友都在感慨:現(xiàn)在養(yǎng)個孩子太不容易了,從孩子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家長們無時不刻都要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在這一點上我不反對。世界上沒有一個家長不為孩子的安全憂心,然而這并不能成為限制孩子活動的理由。
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雖然在孩子成年前家長有監(jiān)護權(quán),但并不意味著孩子所有事情都需要家長代勞,即便是那些在家長看來有些“危險”的行為。我們不能指望一個在18歲前一直被嬌慣的孩子剛過完18歲生日就變得獨立,我們更不能指望從小未曾挑戰(zhàn)過自己的孩子在長大后能有過人的魄力。
很多家長也許并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東西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吃不完的糖果?用不完的零花錢?都不是,在孩子的心里最重要的莫過于“平等”二字。這種想法并不類似于成人間的利益爭奪,更不是源自某種理想抱負,而僅僅是人性的本能。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孩子們這樣的抱怨:為什么別人能自己上學,我就不能?為什么?這個問題需要家長們來回答、思考。關(guān)心孩子,并不意味著把孩子永遠困在溫暖的襁褓之中。
5、把自立成才逼成了“鋪路安排”。
沒有家長愿意看到自己孩子失敗,所以很多家長便竭盡所能地為孩子鋪平成長過程中的所有道路。為了孩子能進入重點學校走后門、交高昂借讀費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等孩子好不容易熬到大學畢業(yè),家長們又不惜傾其所有地幫助孩子找工作、結(jié)婚、買房。于是,等一切都安排妥當,孩子們回頭看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從小到大自己沒有取得一絲足以自豪的成績。所有事情都被父母安排,成長軌跡如同事先寫好的劇情。
或許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這種做法無可厚非、天經(jīng)地義。不過家長們可曾想過,如此長大的孩子怎么能信心滿滿地面對今后的生活,又怎么能在各種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畢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總有些事情需要孩子們自己來完成,而自信心也正是在孩子們一次次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
其實,家庭教育很多時候沒有那么難,可以用下面八個字概括:溝通、尊重、信任、引導。
閱讀了本文的網(wǎng)友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yǎng)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10大錯扼殺孩子聰明天性]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