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的作者是楊絳。該書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jīng)歷。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硪黄x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最初接觸楊絳是在2016年,當時微博轉(zhuǎn)發(fā)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被其中一句“我們從今只有死別,沒有生離”所感動,彼時只覺得先生對錢鐘書保留著深厚濃重的愛意。
今天讀楊絳的《我們仨》才知道,這話是當年錢鐘書在上海屢次與楊絳離別歸來后所說,楊絳竟是記了一輩子。
本書從“我們都老了”開始寫起,以夢的形式展開古驛道上三人的離合聚散,夢中世界發(fā)生的事是現(xiàn)實的另一種形式,那段時間正是錢鐘書和錢瑗生命的末期,楊絳一人在醫(yī)院之間來回奔波,她將自己作為傳聲筒,每日把一家三口各自發(fā)生的事情分別講述給醫(yī)院里的兩位病人,就像書中第三部分所說,他們一家人總有收藏“小石子”一起分享的習慣一樣,她在夢里只能一個人收集“石子”了。
夢中她的兩位家人一個在船上漂泊,一個在醫(yī)院治療,徒有孱弱的楊絳尚能自由走動,但她總說自己不如阿圓聰慧靈巧,在古驛道上沒有阿圓的指引總是迷失方向,女兒病后她便更加小心翼翼。病床上的兩位但有一個病情惡化,對她而言都是剜心割肉的痛苦,正如楊絳自己所說,心頭上的血眼一個一個,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掉在地上,她也只能把那些血肉模糊的東西拾起來重新裝回胸腔。
書的第三部分從楊絳和錢鐘書結婚后一同前往英國牛津開始寫起,先記錄了兩人在牛津和后來前往法國之后的幸福生活。他們出國后由最初的柴米不沾到后來自己也能做出一鍋紅燒肉的喜悅,從寄居籬下的拘束到擁有帶書房的小套間,他們喜歡閱讀寫作,喜歡“小探險”,喜歡自己燒飯,生活被他們開拓的處處充滿驚喜。
那時,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和充足的資源閱讀書籍,他們甚至在法國期間只按照自己的安排學習課程,那段時間的自學是最自由自在的,也是文學成長最快的。
有了女兒錢瑗不久后兩人回國,歸國的生活因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充滿離別,楊絳在上海和父親一家共同生活,定期到公婆家盡兒媳婦本分,她也擁有自己的穩(wěn)定工作,錢鐘書卻在西南聯(lián)大和藍田書院之間艱難得選擇了藍田,從此兩人分居兩地,聚少離多。
上海淪陷后總算能生活在一處了,但生活又是異常的艱辛,明明可以像眾多國人一樣出去避難,但他們卻選擇與家人在一起,與國家共患難。
解放后兩人總算從上海出來,重回北京工作,但接下來對舊社會知識分子的改造竟是對他們最沉重的打擊,他們再次流離失所,有家歸不得,有工作做不得,這種情況一直到粉碎四人幫后,一家才終于解脫,并且有了自己穩(wěn)定的家。
動亂奔波的日子里,錢鐘書和楊絳的愛,女兒錢瑗的優(yōu)秀成長,以及一家三口的客觀豁達始終是他們的動力,這是支撐他們走下來的依仗,夫妻相敬相愛,錢鐘書是楊絳的老師,教他作詩習文,楊絳是錢鐘書的管家先生,為他精心打理生活起居,錢瑗是兩人的伙伴、朋友和孩子,能一起做研究也能共同玩鬧,他們相互扶持,打造了溫馨歡樂的三口之家。
但是,錢瑗和錢鐘書先后離去,從此他們的家對楊絳而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
一本書讀下來,體味到了濃濃的家愛,醇厚樸實的家風和求實求真的文學精神,讀到楊絳為錢鐘書選三種紅茶泡制紅茶牛奶時,想象到楊絳細細地對比口味,認真研究國內(nèi)紅茶的情境,感動的難以言說,她對丈夫錢鐘書的愛不僅是體貼,更是細致入微的、一絲不茍的照顧,喜他所喜,愛他所愛。
讀到錢鐘書選擇去藍田書院時與楊絳產(chǎn)生分歧時,想到世人夫妻哪有無矛盾的,而楊絳卻是想丈夫所想,換位體會丈夫的心情和感受,不爭不鬧,獨在上海錢家做好兒媳婦的“本分”。
讀到一家三口在“雙反”和“拔白旗”等運動中的文學堅持,尤其是錢瑗在下廠勞動時的進取作風,深受觸動,再苦的條件也不能打消他們對文學的喜愛,全中國都反對也不能拔掉文化在他們心中的根。
能與愛的人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相愛的人能共同創(chuàng)造無盡的美好,度過所有的難關。有愛在身邊時,悲苦能任情啼哭,還有愛人百般勸慰,所以世人千萬珍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