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一聽起來很高大上,他們講話不是我們能輕易能理解的,我們需要仔細分析他們說話的內(nèi)容,對于哲學上的困惑你怎么解決?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哲學之惑上的發(fā)言稿。
各位老師、學生家長、益起讀書社的書友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來到揚中第一中學和大家共同學習關(guān)于哲學方面的知識。我是今天活動的主持人,我叫周海飛,也是益起讀書社的發(fā)起人。坐在我旁邊的這位是今天的分享嘉賓:張建中老師。他與大家一起分享有關(guān)哲學之惑、哲學解惑的心得。張建中老師曾用四年多的時間,幫助他父親撰寫《論語新讀》一書,全書近70萬字,有很多創(chuàng)新,受到廣泛好評,獲得了2018年鎮(zhèn)江市社會科學成果獎。
張建中老師愛好哲學。這一次,他首先圍繞哲學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從“哲學”一詞的本義、哲學智慧是知道自己沒智慧、哲學是為愛智而愛智、哲學究竟不是什么、哲學內(nèi)容分類、哲學定義的中問題等展開,以期使聽眾受到啟發(fā)。接著,以“科學與科學哲學之間──科學發(fā)現(xiàn)與思想碰撞”為題,介紹經(jīng)典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現(xiàn)代遺傳學等,對人們的思想,包括對辯證唯物主義在內(nèi)的哲學思想的改進與變革。張建中老師希望表達這樣一種觀點:哲學不是什么現(xiàn)成的東西,不是教課書或所謂“人生哲理”的集錦,而是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思想武器;真正的哲學思想應(yīng)該是那個所處時代的思想精華。
那么,我本人覺得哲學是最無用的學問,最近幾年總有人建議看看哲學。直到認識張老師,通過張老師的分享,我一下子發(fā)現(xiàn)學習哲學其實對我們看待問題,很有幫助。這段時間我也在做這方面的功課,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歷史被看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擬。在中國,哲學是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都關(guān)切的領(lǐng)域。從前在中國,一個人如果受教育,就先就是受哲學方面的啟蒙。兒童入學,首先要讀的就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四書。這四書也是宋代以后道學認為最重要的文獻。孩子剛?cè)雽W認字,通常所用的課本《三字經(jīng)》,所謂三字經(jīng)三個字為一組,六個字為成一句,偶句押韻,朗讀時容易上口,也便于記憶。事實上,這本書乃是中國兒童的識字課本!度纸(jīng)》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學的基本思想。
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國人的生活滲透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儼然成為一種宗教。事實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當然,哲學和宗教的含義并不十分明確,不同的人對哲學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許多人習慣地認為,儒、道、佛是中國的三種宗教。其實,儒家并不是一種宗教。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兩回事,道家是一種哲學,道教才是宗教。道家哲學教導人順乎自然,道教則是教導人逆乎自然。舉例來說,按老子莊子思想,萬物有生必有死,人對于生死,順應(yīng)自然,完全不必介意,而道教的宗旨卻是教導長生術(shù),這不是反乎自然嗎?我們看電視劇的人可能有印象,大明王朝1566里面陳寶國演的嘉靖皇帝一天到晚干嘛,煉丹,追求長生不老。
道教含有一種征服自然的科學精神。我理解的是宗教和科學是沖突的,科學每前進一步,宗教便后退一步,它的權(quán)威在科學前進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被削弱。所幸的是,除了宗教以外,我們還有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強調(diào)一點:圣人并不需要為當圣人而做什么特別的事情。他不可能施行神跡,也沒有必要那樣做。圣人所做的事情無非就是尋常人所做的事,但是他對所做的事有高度的理解,這些事對他有一種不同的意義。換句話說,尋常人在蒙昧(佛家稱之為無明)狀態(tài)中做事,圣人則是在完全自覺(覺而又悟)的狀態(tài)中做事。因此,中國人所說的圣人,既在世界里生活,又不屬于世界,中國哲學既是現(xiàn)世的,又是彼岸世界的。隨著未來科學的進步,我相信宗教的教條主義和迷信將讓位于科學,人對于彼岸世界的追求將在未來的哲學中得到滿足。這個哲學既是現(xiàn)世的,又是彼岸的。在這方面,學習哲學、尤其是中國哲學可能是大有好處的。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