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都未成年人,他們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在把握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前提下,采取切實有效的教育措施。要貼近未成年人生活、學習的需要,避免挫傷未成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興趣。
8月27日上午,班主任分年級進行研討交流。既有共同的探討主題,如何在多元背景下堅守主流價值觀的教育,又有適合各年級特點的主題交流。大家暢所欲言,坦誠溝通,積極分享,既有追問和反思,又有建議和期待。
***老師說,我們的學生都未成年人,他們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在把握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前提下,采取切實有效的教育措施。要貼近未成年人生活、學習的需要,避免主流價值觀的教育以“假、大、空”的形式出現,挫傷未成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興趣。當然,在充分尊重受教者的同時,也要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受教者思想上出現的偏差進行控制和糾正,引導其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冀林老師認為,一方面,要努力實現表達方式大眾化,廣泛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音樂、戲劇、文學、社團活動、主題教育活動等形式,使主流價值觀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去,不斷縮短“教”與“學”二者的距離。另一方面,消除話語差異,優(yōu)化教育的言語方式。價值觀的教育需要一定的語言體系才能得以實現,話語體系的差異是影響教育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高三的胡愛彬老師認為,成長比成績重要,我們需要清醒地想,認真地籌劃,關注學生是否會思考會規(guī)劃自己。班主任要大氣和寬容,讓學生在高三依然感覺到快樂,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成長。
一個半小時的小組交流時間被充分利用,來不及休息,就進入了大會交流階段,許中華、潘勤、陸建生、秦藝四位老師分別代表高一、高二、高三、美國課程班班主任發(fā)言。許中華老師以暑期新生入學教育做代理班主任的經歷說起,強調教育者應從自身做起,引導學生求真向善,要少說教,重體驗;要在重視班級建設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潘勤老師說,高二重新分班是一種挑戰(zhàn),越是挑戰(zhàn)越意味著生成和生長。而同伴的欣賞和集體的強大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激活個體才能帶動集體,形成集體的特質就形成了集體的優(yōu)勢!對于主流價值觀的堅持,她發(fā)自肺腑的說,“尋找就能尋見,堅持就是品質”。做了26年班主任的陸建生老師以拓展訓練時“齊腿并進”的比賽切入,提出了不以成績論英雄、成長體驗大于一切、團隊的氣場是定力的保障、學習是一種享受等觀點。針對高三,他強調了高規(guī)格的規(guī)范、高起點的起跑、高標桿的引領、高品位的支撐的重要性。學校美國課程班班主任代表秦藝老師則說,規(guī)則是秩序的保證,必須敬畏規(guī)則,如果侵犯了規(guī)則必須受罰。教師本身要身體力行地做規(guī)則的遵守者。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