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艷后觀后感(一):
這是一部所謂的準備沖擊奧獎的傳記片,由蜘蛛俠的女友鄧斯特主演,講述路易十六的皇后瑪格麗特的人生故事。
對瑪格麗特最早的印象是由一部日本漫畫《凡爾塞玫瑰》而來的,在這部當年做學(xué)生時一向喜歡的畫作中,已經(jīng)將瑪格麗特作為一名純真浪漫不解世事的小女人來刻畫,她所有的一切但是是由于環(huán)境導(dǎo)致,照這樣看來,宣傳稿中所標榜的“第一次從一名女人的視角來刻畫一名皇后”的說法就并不是獨創(chuàng)了。
回到電影上來。片子一開頭一段比較輕的搖滾樂(也許不是搖滾,我對音樂實在是不太在行),幾乎讓我以為發(fā)片人擺了我一道,這樣一部貌似歷史的大片不可能有這樣的配樂,隨后在全片里,這種風格的音樂一向都在貫穿全片,看下來已經(jīng)覺得的確是一種絕配。
片子由瑪格麗特從奧地利出嫁的當天開始,如同全天下所有的女兒,那天清晨醒來她但是是母親的小女兒,天真可愛美麗無邪。但是,生為皇室女兒已經(jīng)注定了她的命運,她將嫁給法皇的孫子,成為兩國聯(lián)姻的一份子,而目的是在歐洲締結(jié)聯(lián)盟。
來到兩國交界之地,遵照著法國皇室的傳統(tǒng),她務(wù)必離開祖國的一切,包括身上的衣裝,哪怕是一絲一縷,于是她與女友分手,于是她離開心愛的小狗,于是她赤裸著走入法國,走入皇室。
她那么美麗,那么天真,滿身都是無法抵抗的魅力,她為充滿繁文縟節(jié)的法國皇室來開新的氣象,如同一縷清風吹進這個已經(jīng)滿是腐朽氣息的巨大殿堂。
但是無人明白,她是那么無助,整個皇室都在冷眼看她,每個人都在竊竊私語,路易的確愛她,但他也愛打獵,也愛制作各種鎖具,到皇弟與弟媳先于她與路易有了皇室的第一名后裔的時候,她幾乎徹底放棄,沉溺于美食、舞會、珠寶、服飾之中……
但是無人明白,她那么恐懼。路易的確愛她,但遲遲未能誕下一名皇子,“沒有子嗣的皇室婚姻是能夠隨時解除的”,母親時時從奧地利寫信來向她叮嚀著,她的地位,決定著奧地利在整個歐洲的政治走向,幸而長兄從故鄉(xiāng)到來,幫忙她與路易走出了迷茫……
最后生下了孩子,卻無法讓她開懷,她遇到一名真正讓她心動的男子,記住她的婚姻的基礎(chǔ)并非是愛,而是職責,但是,幸福那么短暫,他離她而去,到新大陸去戰(zhàn)斗……
所有的一切發(fā)生的時候,她離開她的職責、她的祖國、她的法國還有她的臣民越來越遠,她將自己圍禁在路易贈送的行宮中,而宮外,大革命已是如火如荼,她的生活早已引起民眾甚至是貴族的不滿,于是,所有的一切在時機到來的時候發(fā)生了。
在我看來,這是部但是不失的片子,如同所有歷史片,個性是宮廷片,服飾的華美、場景的盛大,都深入我心……細節(jié)的幾處對應(yīng)描述也很有特點,例如:剛?cè)雽m的瑪麗風靡整個法國皇族,她能夠打破傳統(tǒng)于表演后鼓掌,而得到支持,但到她失去人心的時候做出同樣的舉動得到的則是人們的冷漠相視。而鄧斯特的表演就應(yīng)說也很到位,但用這樣一部片子來沖擊奧獎,無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絕代艷后觀后感(二):
《絕代艷后》觀后感
看完《絕代艷后》我覺得這部影片就是一部物質(zhì)盛宴,瑪麗皇后給人嬌柔,輕柔,浪漫,無辜的完美感覺。那美輪美奐的場景,服裝,首飾,點心實在讓人難忘。很感謝導(dǎo)演沒有拍到她被推上斷頭臺,讓故事就停留在國王一家離開凡爾賽的時候。
影片中服裝的款式和顏色都能和環(huán)境搭配的很和諧,每個場合的衣著都不一樣,用色很大膽,但不失協(xié)調(diào)。服裝多以純色,淡藍,天藍,淡粉,淡黃為主,顏色顯得天真俏麗,樣式輕盈精致而大方,同時也十分注意花邊,細節(jié)和珠寶的搭配。波旁王朝的繁華和奢靡就浸透在這些明麗動人的色彩里。
皇后很奢侈,她根本不明白那些東西需要多少錢,我想大概沒有人告訴她,什么是人間疾苦。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瑪麗皇后過生日的時候,滿屋子精致的點心啊,觸手可得,每塊蛋糕都像一個藝術(shù)品,還有那些能夠隨便喝的香檳啊,讓人恨不得一下子鉆進屏幕里。最讓我向往的是在農(nóng)宮里皇后和她的女兒穿的一身白在花叢中走來走去,還有一群雞啊,鴨啊一齊追趕的樣貌。既能夠奢華也能夠很簡單,那樣愜意的生活。
皇宮里的規(guī)矩很多,尤其是對著裝。早上要穿什么,晚上要穿什么,吃飯要穿什么,宴會要穿什么,看的我眼花繚亂。但似乎每個場合都需要一頂相配的帽子,除了吃飯的時候。影中的每個人對服裝都有嚴格的要求,好像每個人都務(wù)必精心打扮,即使是仆人,也不會出現(xiàn)很邋遢,服裝不整潔。最讓我注意的是路易十五的情人蓬皮杜夫人,她身上帶著一些風騷但是不失美麗,在偌大的皇宮里有著獨立的風格,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瑪麗·安托尼瓦特的服裝和很多飾品上都突出了粉色,配合她圓潤粉嫩的臉,總是讓人想起芭比娃娃,旣·安托尼瓦特王后必備的服裝要素包括夸張的裙撐、打褶的花邊、繁復(fù)的綴飾、低胸襯裙、印花布料,在造型設(shè)計上多以古典優(yōu)美的X形輪廓為中心,強調(diào)裙及袖的層次和質(zhì)量。每一身裝束都帶給我們一種奢美的享受,她以粉紅底子小碎花點綴的16世紀鐘型蓬裙出場,緊身的對襟上衣儼然有夏奈爾時裝的感覺,俏皮的粉紅羽毛小帽子十分的浪漫,完全貼合于路易十六的時代,銀色假發(fā)也顯出了那個時代獨有的奢靡。即使隔著鏡頭,似乎也能聞到香粉的味道,這更加刺激了觀眾對于那個時代的敏感的神經(jīng),令觀眾情不自禁地向往。甜心領(lǐng)上衣有抽絲滾邊,艷麗不俗的粉紅,來得如此刺激,繁復(fù)的羽毛袖套,又為艷麗增添了幾許高貴。服裝的華麗,夸張艷美的發(fā)型,還有那繡著各種花的真絲扇子,使女主角顯得可愛且美艷,令人心旌神搖,那似乎已不再是一個艷后的傳奇,而是一個女人與生俱來的夢境,浪漫粉白的鐘型裙,卷云狀花紋邊飾、扇子、鑲有荷葉邊的衣服與帽子,輕巧的刺繡,繁麗的花朵,都輕盈地在女主角的身上相映成趣……正是透過這些極盡鋪張的華麗,讓人們領(lǐng)略到了洛可可時代的風貌。
跨越了幾百年的歷史,瑪麗皇后仍給人印象深刻,就應(yīng)是每個女孩心中的皇后夢吧。
絕代艷后觀后感(三):
絕代艷后——一個注定的杯具
《絕代艷后》依舊延續(xù)著科波拉貫有的平淡敘事的風格,如微風般輕拂著女孩子恬靜的心扉。唯美中透露著嫵媚的洛可可服飾,融入著女人的柔美,高貴中透著秀氣的家具,簡直這個時代的一切都是為女人而諦造的。而作為法國至高無上王后瑪麗安托內(nèi)特無疑更加是時尚前沿的代言人,從克里斯滕鄧斯特扮演的瑪麗王后每次出場穿著的華冠麗服都給我們的視覺帶來一次次驚喜,每頂羽毛帽子,每把繡花折扇都無不透露著服裝設(shè)計師獨具匠心的審美,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能夠這樣講《絕代艷后》是近幾年歷史題材影片中少有的靠眼睛做主的奢華之作。
如果拋開其政治好處不提《絕代艷后》的確是一部美輪美奐的宮廷傳記片?v觀全片除了一場場舞會,一個個派對之外似乎沒有使人能為之一振的醒目之筆,但是其自然清新如浴春風的感受卻始終是當今浮躁喧囂的商業(yè)片不能乞急的。的確科波拉在勾勒18世紀法國浪漫風情與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確有獨到之處,除在凡爾賽宮取景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更有國際服裝設(shè)計大師米蘭拉·坎農(nóng)諾頂力協(xié)助,更領(lǐng)人叫絕的是穿插于情境個異的風格不同的小插曲有現(xiàn)代、有搖滾、有古典將遙遠的18世紀一下子拉到現(xiàn)代禮貌之中。可嘆科波拉膽識過人的創(chuàng)造力。
瑪麗安托內(nèi)特作為奧地利的公主嫁到法國雖然是聯(lián)姻本應(yīng)親上親,可這段婚姻只是奧地利為了維持與法國盟友關(guān)系的一只棋子,她要應(yīng)對不僅僅是索然無味的宮廷生活以及路易十六性冷淡帶來的不能懷孕的流言蜚語等等,更重要的是木訥冷淡的路易十六在婚姻上的不配合造成了瑪麗安托內(nèi)特驕縱叛逆的性格,透過無休無止的揮霍放蕩來渲泄內(nèi)心壓抑的畸型人生。有的評論認為科波拉將瑪麗王后這個把法國人民推向暗無天日的貧苦境地的罪人拿出來,似乎有意的在為那腐敗奢糜的封建王朝開拓罪責。但是理智的科波拉導(dǎo)演卻想還原歷史一個真實。我在看著《絕代艷后》時發(fā)現(xiàn)前者與《紅樓夢》的人物有著驚人的相似,同樣的名門旺族,同樣的頹廢墮落,同樣的家敗人亡,不同的是前者將罪惡的根源歸結(jié)為一個女人,而后者將根源歸結(jié)為一種社會制度。
其實有時候歷史總是想把人量化的歸結(jié)為有罪或無罪,我覺得這都太過于片面。在我看來瑪麗王后是天真的,那句“我在跟它們說再見。”讓我實在不忍想到她被處決的慘景,旣愅鹾笫鞘诸B劣但又是聰明絕頂?shù)模忍炀邆涞莫毺厮囆g(shù)氣質(zhì)是許多藝術(shù)家渴望而不渴及久,旣愅鹾笫切疫\的但又是不幸的,母親是特蕾西亞女皇父親是堂堂羅馬帝國的皇帝弗西斯一世如此顯赫的背景,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可對于瑪麗安托內(nèi)特這樣天真貪玩的小女孩是不幸的,如果換作是個普通人賭博頑劣都是小事而對于母儀天下的王后是注定要出大事的。在瑪麗王后身上我們能夠找到許多作為女人的無奈與苦悶。作為女兒她不能夠嫁給她的心上人,嫁給路易16完全是為政治利益服務(wù)的,作為女人她沒有值得托付終生的丈夫,相反呆板木訥的路易十六給她的只有一個空殼的婚姻,再就陪她一齊成為死于絞首架的階下囚,作為王后她成天沉迷于燈紅灑綠而不能自拔,最后成了大革命的犧牲品——法國封建王朝的替罪羊。有的時候我們站在客觀公立的立場上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有的時候并不能僅用好或壞、善或惡來下定論萬事萬物存在既合理。如果當年嫁給路易十六的不是瑪麗安托內(nèi)特而是戴安娜、或是維多利亞我想被絞首機絞死的可能不是瑪麗安托內(nèi)特吧。因此我覺得
瑪麗安托內(nèi)特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是一個注定的杯具。
很喜歡克里斯滕鄧斯特在電影里的表演,早先看她《夜訪吸血鬼》里的演出當時她還小,就已能感覺到超凡脫俗的表演才華,而長大之后的她雖然在一些商業(yè)片里擔任主角,但都留于襯托英雄的花瓶類人物。不能成為承擔起整個故事主線的中心。而這次科波拉將在歷史上迫受爭議的重要主角瑪麗安托內(nèi)特交給克里斯滕鄧斯特,看重的就是她對于人物內(nèi)心細膩的把握,而鄧斯特果然不負重托,將人物表現(xiàn)得絲絲入扣飽滿而有質(zhì)量,還原歷史一個真實的值得同的“絕代艷后”。
索菲亞·科波拉作為當今世界為數(shù)不多的能夠自編自導(dǎo)的女導(dǎo)演,用她那女性敏銳的目光觀察著人們與整個世界,充滿著無奈與同情。就像一位孤獨的游客在人生的沙漠中為自己也為所有干渴的人們尋找著淡水源,期望她不虛此行,并一往無前的繼續(xù)為我們的靈魂帶來永恒的寧靜,與沁人肺腑的芬芳。
絕代艷后觀后感(四):
杯具中的杯具
一個再明顯但是的事實是,Sofia根據(jù)茨威格的《Marie Antoinette》改編成了這部電影。
茨威格的作品,是傳記文學(xué)的精品。他透過細致入微的文件考證,探討了MarieAnoinette的內(nèi)心與人生杯具。Marie的杯具在于,她未曾擔負起與自身地位的職責。她漂亮、簡單、活潑、待人真誠,但是任性、輕率、無法集中。她的性格,看上去大多是優(yōu)點,至少無傷大雅。然而,人生的客觀殘酷在于,身處那樣的時代與地位,她的錯誤是致命的,不可原諒的。
茨威格描述的重點,在影片中都有體現(xiàn),但沒有貫穿,也沒有被表達清楚。能夠一點點的列出來看:
1.與杜巴莉夫人的對抗。以Marie的簡單,她未必對杜巴莉夫人本人有多大的惡感。只是她出身高貴,身邊的貴婦也對她有所影響,造成她對出身低賤的杜巴莉夫人高傲到沉默。換是一個有頭腦的人,會清醒地看出對方是公公的寵姬,何必執(zhí)著于這些平白給一位國王難堪。Marie的任性與輕率,從這件事情上有清晰的體現(xiàn),這些也正是送掉她性命的根源。
2.丈夫的生理障礙。茨威格用了很長的篇幅,考證路易十六所遇到的問題。其實只是個小手術(shù),頗費周章地用了幾年時間解決,甚至最后是之后貴為德皇的弗雷德里克親自勸說。但這對Marie確實很有影響,如果她能更早的生育,進入母親和家庭的主角,那么很可能會簡短她的青春期般的玩耍。在這幾年中,她不斷地混跡于年輕貴族中,派遣她的無聊,始終無法專心地了解自身的職責,更無法成熟起來。
3.玩樂與揮霍。Marie是洛可可藝術(shù)的女神,從洛可可,就能夠明白她的最愛都是什么。精致粉嫩,可愛俏皮,簡單之極,沒有一絲絲壓力,更沒有所謂的嚴肅和思考。他的丈夫,如果不是國王,必須是個大好人,被眾人喜愛。但和她一樣,這兩個極其平庸的人很不幸地成為了法國的國王與王后。就連Marie的哥哥,都表示了對她的擔憂,甚至一語成讖:“革命一旦來到來會十分殘酷。”這位赤字夫人,多年來的批閱只有潦草的一行字:“請支付。”她甚至不明白自己揮霍了多少錢。她扮演過無數(shù)次的農(nóng)婦,但是她一生中,未必見過一個真正的農(nóng)婦。最后她應(yīng)對審判,關(guān)于自己揮霍過度,也不得不表示,超出她的預(yù)期(她快樂任性的時候,真的有過預(yù)期與思考么?)以至于到了著名的“項鏈事件”,雖然她徹頭徹尾是個受害者,但全法國都在反對她咒罵她。她直到這種時候,才如夢方醒。遺憾的是,一切都太晚了。
4.與費森的感情。Marie的一生是失敗的。她不缺乏智力,但卻將大半生都任由自己做個傻瓜。當她在后半生經(jīng)歷磨難的時候,她最后冷靜下來,開始學(xué)習(xí)和決定。這些東西并非她不能學(xué)會,只是她從不曾去發(fā)掘。我一向認為,費森是上天送給她的最好的禮物。她從費森身上體會到了真正的感情,在她最悲慘的時光中,費森始終陪伴了她,給予了全部的愛與忠誠。茨威格用許多考證證明了此二人的關(guān)系。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豐富這位王后人生杯具的重要資料。
我?guī)缀跏窃趯憰u了。不厭其煩地道明這些,無非是解釋Sofia為什么描繪了那么多看似奇怪又不連貫的情節(jié)。Sofia完全沒有連接好這些關(guān)鍵點,也沒有把這些資料真正轉(zhuǎn)化為視覺情節(jié)。所以會造成很多觀眾覺得冗長無味,不明就里。
Sofia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部電影過度缺乏批判性。Marie的杯具是極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的品性未必有大的問題,但是一旦不能承擔應(yīng)負的職責時,就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Lifeisprettytough.不能因為Marie活潑可愛,本意善良,就能夠原諒她所犯的錯誤。歷史就不曾原諒,將她送上了斷頭臺。
此外,我對Sofia將Marie的母親,瑪麗泰蕾絲的塑造成一位身著黑衣、滿口說教的老太太極其不滿。大概Sofia覺得她把女兒嫁出,是一場政治交易吧。可一國之君,難道不該對國家的內(nèi)政外交負有職責么?這種選取難道是靠感情就能夠解決的么?她對于女兒的教誨,從信件就能夠看出絕不是空談與說教。她甚至苦口婆心地在每個細節(jié)上,對自己任性的小女兒溝通與批評。只是一切都付諸東流。
最后說說影片的原聲音樂吧。我能理解Sofia使用搖滾音樂的想法,也是個很好的創(chuàng)意。因為搖滾是很能宣泄情緒的音樂。只是與情節(jié)上出的問題一模一樣,每個場景的音樂都是孤立的。單個音樂和場景都是契合的,但每出情節(jié)的音樂,整體上都無法連貫,所以整張原聲音樂,始終不能成為一個流暢的體系。
說了這么多,不再繼續(xù)了,Sofia在演員、攝影、音樂、服裝上都努力了很多,但整體而言,只能說是失敗之作。我將評論的題目叫做杯具中的杯具,意思是說,她盡力描繪Marie的人生杯具,結(jié)果卻是另一場杯具。
絕代艷后觀后感(五):
《絕代艷后》觀后感
在不明白本片劇情之前看到這部電影的標題,以為是講某個卓有成就的女子,美麗、驚艷、聰明、大膽,能夠像武則天那樣撐起至少半邊天,看了以后才明白那里的“絕代”不是我所理解的“絕代”,而是真的“絕代”。有的人說這部電影是在講一個女人的一生,有的人說這部電影是從側(cè)面來反映歷史,有的人從這部電影里面看到了法式服裝的設(shè)計,有的人認為這部電影除了服裝、陳設(shè)之外一無是處。我想說這部電影2個小時一點都不讓我覺得悶。
影片一開始就講到奧地利的小女兒即將遠嫁他鄉(xiāng),讓人對她的“豪門”生活充滿了期盼。不出所料,豪門深似海,她得不到丈夫的“垂青”。每一天重復(fù)地聽歌劇、用餐、聚會、夜晚毫無驚喜地睡去,早晨又在眾目睽睽之下更衣,是對她生活的刻畫,對后文的鋪墊。奇怪的是,這樣的“不出所料”和這樣的反復(fù)鋪敘,偏偏正是讓我覺得劇情行進速度最快的地方,因為它更加深了我的期盼,應(yīng)對這樣的困境,主人公會如何破題。最終,主人公所選取的路徑是紙醉金迷。
當老國王路易去世以后,一切都開始改變,女主人公的地位急劇上升,丈夫的開竅使得膝下也有了孩子,本來該有機會找到真正幸福的女主人公卻錯過了這樣的機會,因為她已經(jīng)不再是當年那個天真的女孩了。過了十八歲的生日,一切都不能再重來。
女主人公念著羅素的詩,找到了一部分最原真的純粹,然而命運弄人,小王子的離世,國家財政的赤字,當她再度在看歌劇時邀約掌聲之時,已經(jīng)沒有人響應(yīng)她了。最終等待她的是暴民的革命。
有的人說最后一段看不懂,前面浮夸一通,后面莫名其妙地來了一大群暴民。然而那里的梗也正是我認為最精彩的地方。正是因為他們的奢華的生活隔絕人世,蜷縮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以為是世外桃源,卻沒能看到世界的變換,路易也是聽上幾句話就做出了國家財政上的決定(至少電影演的是那樣)。他們不明白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不明白他們的命運實際上是離不開下層人民的命運的。所以,人民能夠決定他們的命運,他們也只有無奈地理解。而理解的同時并不是心甘情愿,是一種所謂的皇室的尊嚴。
影片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來講述故事,凹凸有致,耐看耐聽,我認為是佳作。
絕代艷后觀后感(六):
洛可可王后
1770年的凡爾賽宮鋪滿曼佗羅。當陽光穿過繁密的枝椏,雀鳥跑出來唱歌。曼佗羅和雀鳥,互不知曉,卻細細埋伏,成就了春天。頭枕酣夢的少女有金色波浪般的秀發(fā),嫣紅的雙唇,雪般的皮膚,寶石樣的雙眸,她的父親是羅馬帝國的皇帝,母親是擁有三頂王冠的MariaTheresia女王。作為Theresia女王最小的女兒,Marie Antoinette公主將成為法國太子妃。
三年前,熱衷于政治聯(lián)姻的母親為11歲的Marie Antoinette贏得了法國王儲的求婚。女王從法國請來專職教師企圖把她雕刻成一位淑女。3年壓抑的訓(xùn)練,Marie Antoinette變成一座驕矜的火山。最后,她迎來自己的婚禮。
一度是冤家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波旁王室不甘于相形見絀,因此這場婚禮極盡兩國之富。為迎接奧地利公主,路易十五建起婚禮劇院為王室成員新制備了鑲有貴重寶石的朝服。法蘭西制車廠個性制做了兩輛舉世罕見的馬車:它的白色車身用貴重木料制成,內(nèi)襯錦緞,外繪油漆彩畫,到處點綴著王冠。它們不僅僅華麗奢侈,而且能風馳電掣般地飛奔。當迎親特使透過撒滿鮮花的維也納大街,Theresia女王已經(jīng)為女兒作好嫁衣。絲綢和寶石寄托著祝福,貝爾維德爾宮和列支敦士登宮一系列宮廷儀式過后,Marie坐上童話馬車開始了王后的旅程。
一切對14歲的Marie來說不如被鮮花占滿的美夢,但母親的書信在等待、凡爾賽的貴族們正在等待、她的新郎在等待、曼佗羅也在等待。
從兒童床到婚床,Marie Antoinette的新婚之夜有些忐忑,年少懦弱的王儲在閨房中依然彬彬有禮,有生理缺陷的新郎對14歲的新娘來說,除了滑稽還算不上太糟糕。但法國宮廷更為嚴苛的禮節(jié)和種種陰謀讓Marie倍覺壓抑。因為路易十六的生理缺陷,她無法生育。不明真相的貴族和民眾指責她不能為法國生下一個王位繼承人。Marie偷偷哭泣,路易十六出于補償心理開始任由她胡作非為尋歡作樂。放縱喚醒了Marie內(nèi)心沉睡的火山。她就此展開了一生中最奢靡的享樂時光。從此,奢靡象瘟疫一樣迅速傳播。能引起宮廷社會震動的,不再是天下大事,而是王后給哪件衣服加了個新配件。Marie Antoinette喜歡把當天的大事表此刻她的頭發(fā)上。發(fā)型師用發(fā)夾和超多的發(fā)蠟把頭發(fā)從鬢角豎起來,然后在眉毛上方造型。當巴黎的面包店因鬧饑荒而被搶劫一空時,對此沒有概念的Marie Antoinette立刻用暴動頭型來炫耀自己的時尚創(chuàng)意。除了穿衣打扮尋覓名貴首飾之外,Marie Antoinette賭博、賽馬、參加化裝舞會。一天深夜,她為參加假面舞會偷跑出宮。瑞典貴族菲爾遜在人群中發(fā)現(xiàn)了舉止奇特的Marie Antoinette。作為一名風流倜儻、機智迷人的軍官,他也吸引了Marie Antoinette的目光。這并不是一個激情四濺水到渠成的夜晚,留下一個背影,Marie Antoinette便消失了。
當晚,路易十五因為水痘猝死。睡夢中的路易十六被推上王位。路易十六不象路易十四那樣傾心藝術(shù),也不象路易十五那樣熱衷建筑。他的心思放在鐵匠房。他的個性和早逝的父親相似。他的父親身為皇儲期間最喜歡邊玩樂邊大聲說,我快死了。如他所愿在很年輕的時候,他去世了。可他的兒子路易十六沒有以死躲避皇位的幸運。當穿著睡衣的路易十六聽到”國王萬歲“的呼聲,他只能企求上帝庇護。
一夜之間,Marie Antoinette成為王后。無須付出任何努力,整個世界再度臣服。生活對無所不有、無所不能的人來說毫無好處。Marie Antoinette以徹夜的狂歡豪賭對抗著空虛的感覺,凡爾賽宮的日出映照著她年輕頹敗的面容。
路易十六登基后,根治了自己的生理缺陷。王后最后誕下第一位公主。她不再留戀各種化裝舞會,而是搬進了凡爾賽宮內(nèi)的大小特里阿農(nóng)宮。那幢用青色石灰石和玫瑰大理石建造的建筑物是路易十六送給妻子的加冕禮物。Marie Antoinette按照自己的品位對周邊的宮殿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在那里,她和女兒一齊穿著白裙子,在陽光下照顧著一群雞鴨和滿地花草。
一次慶功宴會上,Marie Antoinette又見到瑞典軍官菲爾遜。路易十六的缺席促成了情人的繾綣。一個有爭議的嬰兒誕生了。緊之后是第二個。為了帶領(lǐng)潮流和制造更多的的閑情逸趣,Marie Antoinette開始以巨資興建波將金式村莊。Marie Antoinette把王后村莊的位置選在宮殿幾百米處。這個仿造的村莊花費了兩年時間。罩在茅屋外殼下的客廳和中國式房間讓Marie Antoinette欣喜,她常扮作農(nóng)家女在那里嬉戲。
秋天來臨的時候,王后11月大的女兒夭折。紅衣主教為討好王后購買價值連城的項鏈,引發(fā)“項鏈事件”。雖然,王后一擲千金并不是秘密,但人們無法寬恕Antoinette。因為,她的祖國奧地利曾是法國的宿敵,法國人原本在思想深處不相信這個奧地利女人,她的禍水行為進一步激怒了民眾。曾使得整個巴黎傾倒的王后被稱作“吞噬了大半個共和國的一頭兇猛的野獸”。最后,平民發(fā)起暴動。破宮之際,一向驕奢的王后,比任何時候都更有尊嚴。她既不害怕,也不悲傷,吃完“最后的晚餐”路易十六問:你還想回到那里嗎?她答:不,我在說再見。
影片到此嘎然而止,但背后的情節(jié)值得一提。據(jù)說,破宮后瑞典軍官菲爾遜試圖協(xié)助王后逃跑,但一個女間諜出賣了這個計劃。王后被砍頭的時候,“為什么我不在6月20日那天替她去死?”這句話不斷出此刻菲爾遜的日記里。21年后,菲爾遜身為瑞典陸軍元帥,既得寵信,又有大權(quán),但他憎恨奪走王后生命的人。嫉妒他的政敵指他為報復(fù)殺害了一位親王,并想把國家拖進戰(zhàn)爭。6月20日,一伙暴徒用棍棒石頭把那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打死了。至此,法國王后最后的騎士、英俊的菲爾遜實現(xiàn)了21年前的愿望。另外,當年Marie Antoinette被砍頭后,刑臺旁忽然竄出大片的曼佗羅花。人們說,曼佗羅因為鮮血的澆灌得以生存,而且美得像一場夢。
"Marie Antoinette"首映葛納。有評論認為這是一部比JaneAusten的影片更具有迷幻魅力的影片,也有評論覺得這不是電影只是場時裝秀。"Marie Antoinette"描繪了曼佗羅以前的芬芳,這是一部偏感性的影片。它的存在好處就像在經(jīng)濟動蕩的年代恐怖片往往因為能釋放人們的緊張情緒而大受歡迎一樣,在屬于現(xiàn)代人的不安里,更多往事的某一側(cè)面得以電影的方式被再現(xiàn)。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