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4年9月2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作風是否確實好轉,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他強調,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jiān)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現(xiàn)意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常作褒義詞應用,與“蜻蜓點水”一詞互為反義。一般是用以形容人的工作扎實,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能留下自己業(yè)績。應用中常與“踏石留印”連用,如:要讓“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成為我們推進各項工作的“規(guī)定動作”,而且要成為一種“工作常態(tài)”,使實效見諸“終端”。形容做事情不達目標不罷休,有堅持到底,做就要做好的精神。
二、中國夢(習近平提出的指導思想)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zhí)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習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并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xiàn)”。“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xiàn)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xiàn)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習近平指出,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yè)。
三、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是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意思是不忘記最初的心愿。2017年12月12日下午,《咬文嚼字》評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不忘初心”位列其中。
不忘初心 提出者 習近平總書記 提出時間 2016年7月1日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偉大貢獻和歷史啟示,深刻闡述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必須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對全黨在新的歷史起點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行動指南。講話氣勢恢宏、意蘊深厚、體大思精,充分展現(xiàn)了共產黨人的本色初衷、雄心壯志和使命擔當,是引領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重要綱領性文獻,為決勝全面小康、實現(xiàn)中國夢凝聚起必勝信心和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一詞,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畫彌勒上生幀記》:“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說時時不忘記最初的發(fā)心,最終一定能實現(xiàn)其本來的愿望。
四、兩個一百年
中共十五大報告首次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fā)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此后,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均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了強調和安排。2012年,中共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藍圖,向中國人民發(fā)出了向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兩個一百年”自此成為一個固定關鍵詞,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清晰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
五、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出自于《莊子·內篇·人間世》,它的本意是一個事物開始時單純細微,臨近結束時變得紛繁巨大;引申為任何具有遠大前程的事業(yè),盡管在初創(chuàng)之時微不足道,等到將要完成的時候就一定會發(fā)展得非常巨大。
六、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習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zhàn)更嚴峻、工作更偉大。學習貫徹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我們要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大力傳承改革開放精神,以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勇氣開拓創(chuàng)新,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七、行百里者半九十
《戰(zhàn)國策·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喻指做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難,因此更要努力、謹慎。
一百里的路程,多半走到九十里就停止了。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一件事情快結束了,也不能放松。常用于以勉勵人做事要善始善終,激勵人在做事的時候要一鼓作氣,不可半途而廢。
八、刮骨療毒
就是將深入骨頭的毒液用刀刮除,達到治療的目的。特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后來也用刮骨療毒比喻意志堅強的人。也有意志堅強的意思。
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影響惡劣、亟待解決。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九、事非經過不知難
指事因經過始知難,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艱難。
【出處】原文: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因經過始知難。——陸游詩句
是陸游寫的,書:知識。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時:時候。 方:才。 恨:悔恨,少:只懂那一點點。整句翻譯:知識等到需要的時候,才后悔只懂得一點點,事情只有自己經歷財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少壯不經勤學苦, 老來方悔讀書遲。書到用時方恨少,事因經過始知難。意思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勤奮學習,等到年老的時候才后悔沒有好好讀書。
啟示 我們平時應當勤學好問,等到真正用到知識的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地去翻書。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