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色无码视频,国产av毛片影院精品资源,亚洲人成网站77777·c0m,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夜夜操www99视频,美女白嫩胸交在线观看,亚洲a毛片性生活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優(yōu)質(zhì)公文 > 讀書筆記——《成事》

讀書筆記——《成事》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8-15 22:09:48 | 移動端:讀書筆記——《成事》

讀書筆記——《成事》

  前言:馮唐:讀了20年曾國藩,我學會了“成事”的3大底層原則:

  一、成事的先決條件:管理自己

  管理自己,是成事的最先決條件。曾國藩有一個觀點,“凡危急之時,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無論處于管理者還是普通執(zhí)行者的位置,自身的能力、自身所能調(diào)動的資源、面對突發(fā)情況時的應變能力都是最可靠、也最基礎(chǔ)的能力。在曾國藩看來,“極耐得苦,故能艱難驅(qū)馳,為一代偉人,今已養(yǎng)成膏粱安逸之身,他日何以肩得大事”?一個成事者,必然在任何時刻都具有明確的自我管理意識,即使現(xiàn)在暫時處于沒有成事性的可能性的環(huán)境中,也應該堅持對自己的管理。曾國藩的自我管理思想,不是單純的“自律”、“延遲滿足感”這么簡單,它可以拆解成:以習慣培養(yǎng)自律、保持高度專心和確立合理目標這3個維度。

  1、以習慣培養(yǎng)自律

  自律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即便是曾國藩自己,在早年間也經(jīng)常容易耽于外物、貪圖玩樂。為了有效地克服固有的惰性,曾國藩在給子弟的家書中提出了兩個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于清早單開本日應了之事,本日必了之”、“凡事之須逐日檢點者,一日姑待,后來補救難矣”、“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第一,每日的工作和行程一定要在當日做記錄與復盤,不能拖延至第二日;第二,絕對不能賴床睡懶覺。

  對于曾國藩的這2個建議,馮唐的理解是:一個人能否成事,其實先天的因素只占據(jù)很少的層面,具體還是要看是否對自己足夠狠,習慣的養(yǎng)成、后天的因素絕對大于先天。在做到這些的基礎(chǔ)上,自律的方式是安定、莫浮躁、不東張西望。

  2、保持高度專心

  在曾國藩看來,“耐煩”是做事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人生的最首要修養(yǎng)。

  既然要成事,就一定會涉及到各種瑣事,如果無法持續(xù)地以高度集中力執(zhí)行,就很容易會因為倦怠而產(chǎn)生低效工作。但耐煩并不是指要強行壓著性子,不管是否超過了工作時間都要切實地完成當日設定的所有工作。這種什么都要做的行為在曾國藩看來,反而是不懂成事的庸人才會采取的工作方式。

  對于當下絕大多數(shù)的知識工作者而言,日常工作其實是由多個模塊構(gòu)成的,為了盡可能地早點結(jié)束工作,許多人都習慣于采取多線程作業(yè)的方式:

  在寫郵件的同時構(gòu)思會議的議題,微信上有客戶咨詢臨時去和客戶溝通幾句,一邊跑數(shù)據(jù)一邊打開網(wǎng)頁檢索案例……這種工作方式不僅低效,也會極大程度地消耗你本身的耐性。曾國藩就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馮唐對此的解讀是“Multi Tasking(多線程工作)不是同時做很多件事,而是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拿起快、放下快。

  以“自律”聞名的曾國藩,并不提倡“過度堅持”,或是一定要用外力或者強意志力來維持高強度的專心。他經(jīng)常在信里提醒自己的同僚或子弟,不要在一開始就給自己過度的壓力。“未習勞苦者,由漸而習,則日變月化”,每天勞苦一點點,慢慢加碼就好了。而重要的是,“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則氣充而心不散漫”。一個成事者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于其精神的飽滿。在專注之后,如果精神已經(jīng)疲累了,千萬不能過度勉強,要給精神留點余地,剩余工作可以留待明天去干。

  3、確立合理目標

  完成上面兩個維度的鍛煉后,管理自己還需要確立一個有價值的持續(xù)性目標,并且在這個目標的帶動下進行對于自我的持續(xù)管理。在選擇目標的方式上,曾國藩一向建議,要選擇那些你所畏懼的,甚至是不敢想象的事作為你的目標。他在對同僚、子弟的很多文字中都提到這個觀點。比如:教育兒子“爾憚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幾篇”,或在日記里“《記》云:‘君子莊敬日強’我日日安肆,日日衰苶,欲其強,得乎?”、“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有空閑的光陰?”讓你內(nèi)心沒有抗拒的、容易做的事,不管它的外在形式如何,本質(zhì)上都是小事。如果總以這一類事情作為目標,對于修煉成事,有百害而無一益。

  二、成事的主要手段:管理團隊

  “管理團隊”在麥肯錫的話語體系里,就是說如何做一個好的管理者。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管理者之一,曾國藩一直在有意識地總結(jié)“如何有效地進行團隊管理”。他的核心方法論,可以從選擇團隊、領(lǐng)導的自我修養(yǎng)、帶領(lǐng)團隊3個維度進行分析:

  1、選擇團隊成員的原則

  在選擇核心團隊成員方面,曾國藩對于人性看得非常透徹。“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后、忠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為浩嘆也”,馮唐對此的解讀是: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能夠做到公平的人就已經(jīng)是不多的了;做事在前,爭利在后,重事實,從不作假的人永遠是稀缺的。做事情、組團隊的時候,一定要由三五個這樣的人構(gòu)成核心,有了這樣的核心,不怕沒投資,不怕沒政策,不怕業(yè)績的欺負,事情是一定能夠做成的。但曾國藩并沒有因此就排斥普通員工,在他看來,“有二氣之利而無其害,有道君子尚難養(yǎng)得,況弁勇乎?”沖鋒在第一線的員工,有任何思想缺點都是無所謂的。所以在召集團隊時,曾國藩建議采取廣收的態(tài)度;但在核心團隊的確立方面,一定要慎用。

  “求才之道,須如白圭之治生,如鷹隼之擊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類相求,以氣相引,庶幾得一而可及其余”。

  首先,眼光像鷹隼捕物一樣,眼光準,下手快。

  其次是一定要抓住關(guān)鍵人,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攘利不先、赴義恐后、忠憤耿耿者”,招來這樣一個關(guān)鍵人,就能帶領(lǐng)整個團隊。

  2、領(lǐng)導的自我修養(yǎng)

  一個能夠成事的領(lǐng)導者,基本的要求是“今日能知人曉事,則為君子”。

  知人,體現(xiàn)在領(lǐng)導者對于人才的選用與判斷;而曉事,說的則是管理的根本,也就是懂得做事的邏輯與規(guī)則。

  做事的邏輯和規(guī)則首先體現(xiàn)在了解自己的局限性,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固執(zhí)。“天下之事理人才,為吾輩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勿存一自是之見”。其次,更重要的是,尊重多元化。曾國藩曾反復在很多場合提到過“尊重異見”的重要性。“唯忘機可以消眾機,唯懵懂可以祓不祥”。

  馮唐認為,作為一個想要成事的領(lǐng)導者,一定不要妄圖改變每個人的想法,不要妄圖在每件事上達成共識。面對別人的意見,要有足夠的心胸去激發(fā)、容納、獎勵異見者。但這并不意味著任由公司的員工自由發(fā)展。曾國藩在給下屬的信件中,曾告誡他們究竟應該如何主持一場會議。在曾國藩看來,會議的領(lǐng)導者要“當內(nèi)持定見而六轡在手,外廣延納而萬流赴壑,乃為盡善”。

  想成為一個能夠掌控會議,使之取得理想的討論效果,不至于開成神仙會的領(lǐng)導人,必然的前提是要有主見、有方向,而且具有控制方向的手段。這種手段,也就是所謂的領(lǐng)導力,實際就是在上文提到的“凡危急之時,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領(lǐng)導力的最終極體現(xiàn),是打硬仗能自己上,一個人能扛得住、罩得住,是一切大事的根本。

  3、如何帶領(lǐng)團隊

  一個能夠成事的管理者,在帶領(lǐng)團隊時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團隊擁有持續(xù)的斗志,“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在曾國藩看來,一個能夠始終具備整體斗志、勝不驕敗不餒的團隊,取決于管理者本身的心態(tài)和戰(zhàn)略的制定。馮唐對于管理者本身的心態(tài)做了進一步的闡釋:

  帶隊的人最好是個狂熱的阿爾法人格(統(tǒng)治型人格,凡事都要爭求第一),好勝、強取、貪得無厭,在似乎不可能勝利的狀態(tài)下取得過勝利,有時候要有魅力或者手腕讓團隊盲目地相信他。其次, “必須營官晝夜從事,乃可漸幾于熟,如雞伏卵、如爐煉丹,未宜須臾稍離”, 管理者應該不分晝夜地和自己的團隊打成一片,做事能夠親力親為。但很多時候,團隊,特別是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問題,不在于管理者是否狂熱、是否能夠親力親為、是否有能力制定一個能普遍鼓舞所有人的長期愿景,往往是創(chuàng)始人空有一腔熱血,但手下員工無動于衷。曾國藩經(jīng)常告誡手下,“治軍以勤字為先,實閱歷而知其不可易。未有平日不早起,而臨敵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習勞,而臨敵忽能習勞者”。

  團隊平素的日常訓練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管理者要通過思想的教育,讓團隊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二步,要上紀律課,業(yè)績文化,要是不練,就用大棒。沒有經(jīng)歷過日常訓練的團隊,不要心存僥幸,平時做不到的,臨敵時也做不到。

  三、成事的主要目的:管理事情

  管理事情的本質(zhì)是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馮唐用了一系列問句解釋了它的含義:

  信息收集得對嗎?夠嗎?真實可靠嗎?數(shù)算對了嗎?推理符合邏輯和常識嗎?假設的解決方案是什么?事實之下,邏輯之內(nèi),能立得住嗎?這樣的解決方案,對于利益相關(guān)方都意味著什么?他們都會如何接受?接受或者不接受或者某些程度的接受,合力最可能的結(jié)果是什么?溝通方案是什么?溝通會議安排好了嗎?誰參加?誰最可能說什么?會議的結(jié)果可能是什么?如何處置?

  如何解答這一長串的復雜問題?曾國藩提出了一個最根本的原則——“蒞事以明字為第一要義”。

  馮唐對此的解讀是:如果我們排除掉運氣、時機這些人力不可控的成分,“明”是管理事情中最要緊的因素。曾國藩在這里說到的“明”,有兩層意思:高明和精明。高明指有大局觀,能跳脫特定場景看到問題的核心與處理原則;精明指有精密度,調(diào)查研究獲取足夠詳細的信息,多方推理,得出符合邏輯的結(jié)論。在“明”的基礎(chǔ)上,曾國藩提煉了一個精煉版的八字箴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馮唐將其總結(jié)成為一個“成事公式”:成事=誠×(勤+慎)。

  這也是管理事情的三層細化原則:

  1、誠——執(zhí)行力與態(tài)度

  “誠”,首先體現(xiàn)在做事的執(zhí)行力方面。“日姑待,后來補救難矣”,一日事必須要一日畢,絕對不能拖延。其次,“誠”體現(xiàn)在做事的態(tài)度方面。“平日非至穩(wěn)之兵,必不可輕用險著;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輕用奇謀”。

  馮唐的解釋是:如果要兵出險著,部隊要一直扎實可靠才行;軍出奇謀,領(lǐng)導者要一直光明正大才想。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直扎實可靠的部隊幾乎不可得,一直光明正大的領(lǐng)導者也幾乎沒有,所以不要心存僥幸,永遠不要用險著,不要用奇謀。

  2、勤——重視笨功夫

  曾國藩看待問題的觀點很理性,“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小心安命,埋頭任事”。必須承認一些事情的成功要素可能真的源自運氣或者其他一些人力無法掌控的因素。但曾國藩的態(tài)度是,雖然天命是無法控制的,但是要盡力將我們可控的地方發(fā)揮到最佳,最大程度上彌補非人力因素可能會帶來的問題。曾國藩經(jīng)常提到關(guān)于“勤”的見解,如“以勤為本,以誠輔之。勤則雖柔必強,雖愚必明”。“樸拙”之人雖然在天資、資源、機運方面都不占優(yōu)勢,但是堅持用笨功夫盡力做事,也能“雖柔必強,雖愚必明”。

  3、慎——長期保持憂患意識

  “慎”的含義不單純是風險的控制。曾國藩提到,“慎”首先體現(xiàn)在對風險和輿論的敬畏,“盜虛名者有不測之禍,負隱慝者有不測之禍,懷忮心者有不測之禍”。對于做成了一些事的人來說,要時刻思考你所得到的和你的本事是否是匹配的。德不配位是大忌,如果不能心存敬畏,很可能會招致禍患。其次,“慎”是一種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有的謹慎做事態(tài)度。曾國藩提到“自仆行軍以來,每介疑勝疑敗之際,戰(zhàn)兢恐懼,上下怵惕者,其后恒得大勝;或當志得意滿之候,狃于屢勝,將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這意思是:每當勝敗不定,我們?yōu)橹斏鞫ε驴謶謺r,總能大勝;但是連續(xù)贏了幾仗之后,我們志得意滿,團隊驕傲散漫,常常就打敗了。

  對于這一點,馮唐也深有體會——他經(jīng)常提到自己在協(xié)和學醫(yī)時,老教授們反復都強調(diào):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看似最普通的感冒也能奪取患者的性命,只有持續(xù)焦慮,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醫(yī)生。

  結(jié)語:

  麥肯錫前全球董事長DominicBarton(鮑達明)說過:“現(xiàn)代的管理學,既建基于現(xiàn)代商業(yè)的科學化,也建基于對偉大人物言行的歸納,建基于新鮮、生動和深刻的歷史細節(jié)”。對于當下中國的知識工作者而言,將歷史上的“偉大管理者”的管理實踐作為樣本,學習他們已經(jīng)實證過的中國經(jīng)驗,可能是一條比商學院課程的學習更親切、也更直接通往“成事”的道路。

  1. 時事愈艱,則挽回之道,自須先之以戒懼惕厲。傲兀郁積之氣,足以肩任艱巨,然視事太易,亦是一弊。------曾國藩

  事情越艱難,做事越要小心謹慎;胸懷大志的人固然能扛事,但會把做事看到太容易。戰(zhàn)略很重要,但是實施也一樣重要。落實不易,要找對人,要有胡蘿卜加大棒,要及時跟蹤和及時調(diào)整。曾國藩說: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是這個意思。毛澤東主席說,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敵人,也是這個意思。

  2.銳氣暗損,最為兵家所忌。用兵無他妙巧,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與李次青)

  氣,就是精神。所謂團隊有銳氣,就是團隊有心氣兒,就是有強烈的好戰(zhàn)心和必勝的欲望。用兵(帶團隊)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多巧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團隊有綿綿不盡的心氣兒,勝不驕、敗不餒,永遠不可抑制地跳動著一顆要爭取更大勝利的好勝心。如果一些事情讓團隊的心氣兒潛消暗損,沒了斗爭,沒了動力,接下來的結(jié)果就是兵敗如山倒,哪怕勝面依舊巨大。一杯酒下肚,一時斗志昂揚,不難,但是長期用兵、長期讓團隊保持心氣兒極難。銳氣暗損,最為兵家所忌,也是兵家所最常見。

  曾國藩沒講如何“常存有余不盡之氣”,其實,這本嘉言鈔全部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如果必須在這里總結(jié),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帶隊伍的人(兵家)最好是個狂熱的阿爾法男:好勝 (Agressive),強取(Acquisitive),貪得無厭(Accumulative)。帶隊伍的人最好在似乎不可能勝利的狀態(tài)下取得過勝利。帶隊伍的人最好有魅力或者手腕讓團隊有時候盲目地相信他。

  第二,選擇本性樂觀、好勝的人加入團隊。

  第三,制定長期制勝戰(zhàn)略,上下同欲,上下都被長期的愿景所鼓舞。

  第四,永遠有一個有挑戰(zhàn)、有勝算、有誘惑力的近期目標,哪怕大勢極其惡劣。

  第五,永遠讓團隊有事兒做,哪怕看不出明確的短期作用。有仗打,打仗;沒仗打,備戰(zhàn)。

  3.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難辨。竊謂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知人誠不易學,曉事則可以閱歷黽勉得之。曉事,則無論同己異己,均可徐徐開悟,以冀和衷。不曉事,則挾私固謬,秉公亦謬,小人固謬,君子亦謬,鄉(xiāng)原固謬,狂狷亦謬。重以不知人,則終古相背而馳,絕非和協(xié)之理。故恒言以分別君子、小人為要,而鄙論則謂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即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則為君子,卯刻偏私晻曖,即為小人。故群譽群毀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不敢附和。(復郭筠仙)

  這段話,曾國藩講的是管理的藝術(shù)。

  第一,一切皆模糊。大是大非容易辨,但是,是是而非難辨。

  第二,知人最難。

  第三,曉事也難,但是比知人容易一點點。曉事是更好的著力點。努力多讀書,努力多做事。

  第四,不曉事,君子也沒用。錯就是錯,好人也做錯事。

  第五,對事不對人。綜合第三和第四,還是以對事不對人為妥,以成事為第一。先別忙著定某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沒有一成不變的小人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君子。簡單處理,看人先看事兒,看他成事的能力:“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即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則為君子,卯刻偏私晻曖,即為小人。”

  以上五點推演之后,曾國藩開始群居守口,遇上大家一致夸某人或者一致罵某人,絕不附和。

  居高位者,做管理的人,職責就是兩個:第一、知人善用;第二,懂得做事的規(guī)則和邏輯(曉事)。“曉事”,更是管理的根本——不講規(guī)則,不講邏輯,無論怎么做事,都是錯。能夠做到這兩點,就是好的管理者(君子);做不到,就是壞的管理者(小人)。但今天能做到,明天可能做不到;早上的董事會上能做到,下午到工地可能就做不到。

  曾國藩對于“居高位者”,可謂深有體會——大是大非,黑白分明;但黑白分明的事是少數(shù),實際發(fā)生的事情更多處于灰色領(lǐng)域,實際做事的人面對諸多困境,是非成敗,都在變化。在成事這個領(lǐng)域里,我在很大程度上認同曾國藩所有重要觀點。針對這第一段話,我也理解曾國藩的苦衷,知人難,人心變得快,老實和尚不老實,正人君子辦傻事(連續(xù)辦傻事),特別是在末世。但是,我還是反對他的這個觀點。此觀點突破了他成事方法論的底線,是他的污點。

  我還是堅定地認為:人先于事,寧用樸拙君子,不用聰穎小人。當然要有業(yè)績文化,但是更要先講價值觀文化:業(yè)績不向辛苦低頭,價值觀不向業(yè)績低頭。否則,一個團隊里必然有相當比例的小人。小人不惜使用降維攻擊,業(yè)績文化越強,小人使用降維攻擊的可能性越大,小人勝出君子的幾率越大,小人在團隊高層中的比例越大。這樣的團隊,成就的事功越來越大,控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戰(zhàn)車被能干的小人們綁架,時間變成我們的敵人,翻車的風險與日俱增。

  在末世,成事的人容易求速效、看短期,容易忽略對于樸拙君子的培養(yǎng),容易向聰穎小人和降維攻擊低頭。這種心態(tài)和實踐也加速了末世的敗亡,曾胡左李的晚清中興之后,再也沒出現(xiàn)像樣的成事人,大清很快也就在內(nèi)憂外患中煙消云散。

  4.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諸弟此時,惟有識不可以驟幾,有志有恒,則諸弟勉之而已。

  第一、方向,向上的方向;第二、見識,開闊的視野;第三、毅力,堅持一個好習慣。第二項,可以慢慢培養(yǎng);第一項和第三項,要從小培養(yǎng)。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第一、第三開始吧。有志有恒,慢慢必然有識;有志有恒有識,必然是個能成大事的人——養(yǎng)成早起的習慣,比外國游學更切實。那些連早起都做不到的孩子,將來能成事的可能性極小。那些連早起習慣都不能在孩子身上培養(yǎng)出來的父母,還是別奢談孩子教育,還是別在這件事兒上浪費時間和金錢。

  5.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

  敬,對自己嚴;恕,對別人寬。

  為人處世,唯此二字。

  6. 蒞事以明字為第一要義。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獨見其遠,乘城者獨覺其曠。此高明之說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權(quán)衡之審,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確。此精明之說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趨于平實,頗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輕重長短,一絲不差,則漸實矣;能實則漸平矣。

  這段話講述了成事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明。

  第一要指出的是,在成事的諸多要素中,如果排除“命”“運”等非自身要素,“明”是第一重要的元素。臨事,“明”字為第一要義。現(xiàn)代漢語中和這個“明”字接近的詞匯是“智慧”。

  “明”字有兩層意思:高明和精明。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高明和精明與現(xiàn)代漢語常用的詞義不同。

  高明是指大局觀,能跳脫具體事物、具體人物、特定時代、特定心性,看到不變的規(guī)律、問題的核心、處理的原則,類似佛教中的“覺”。有了覺,超越了無明之苦,才能有戒、定、慧。能高明,能見山河之曠遠、人心之頑固、世間之輪回,也就能降心抑志,窺見萬事萬物寂靜涅槃的底色,也就漸漸歸于平實。

  精明是指有精密度,調(diào)查研究獲取足夠詳盡的信息,不想當然,多方推理、反復論證,得出符合邏輯的結(jié)論,不拍腦袋。能事事求真、求精、求準,俯下身段,實事求是,從不“我以為”,從不走捷徑,也就漸漸變得實在,也就漸漸歸于平實。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高明是大處著眼,精明是小處著手。做事沒有真正的捷徑,于高明和精明兩個角度反復做實事,反復磨煉心性,就是捷徑。

  7.軍中閱歷有年,益知天下事當于大處著眼,小處下手。陸氏但稱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輔以朱子銖積寸累工夫,則下梢全無把握。

  南宋儒家兩大宗師,陸九淵講“立乎其大”,朱熹講“銖積寸累”。曾國藩融合二人之言,“大處著眼,小處下手”,是做事的不二法門。如果只記曾國藩的一句話,就記:“大處著眼,小處下手”。如果只參曾國藩的一句話,就參:“大處著眼,小處下手”。

  8.驕、惰未有不敗者。勤字所以醫(yī)惰,慎字所以醫(yī)驕。此二字之先,須有一誠字,以立之本。(與李申夫)

  總結(jié)成事公式:成事=誠×(勤+慎)。

  誠的意思是不欺,誠心正意。欺騙自己多了,最終會被自己欺騙;欺騙世界多了,最終會被世界拋棄。

  在不欺騙的基礎(chǔ)上,如果還想成事,那就只能謹慎自謙,不過分涉險,不過分滿足,總覺得自己的修為還沒登頂,心心念念,惴惴不安;那就只能勤苦耐勞,用盡笨功夫,絕不走捷徑,把其他人吹牛、泡妞和吹牛泡妞的時間用來讀書、行路、修行、做事。

  9.集思廣益本非易事,要當內(nèi)持定見而六轡在手,外廣延納而萬流赴壑,乃為盡善。(復歐陽曉岑)

  這句話看起來簡單,講開會,講怎樣做領(lǐng)導,但“集思廣益本非易事”。

  第一,有主見(內(nèi)持定見),有方向,并有控制方向的手段(六轡在手),不要開成神仙會;第二,大范圍請人提供意見(延),并且采納合理意見(納)。

  以麥肯錫的方法論觀照,就是:先建立假設,然后廣泛收集信息、數(shù)據(jù)、觀點,有邏輯、有常識地總結(jié)歸納,支持最初的假設或者推翻它。至于如何建立假設,大致有三種方式:天啟;基于過往經(jīng)驗;基于專家意見。至于如何收集和分析信息,一本書寫不完,于此從略。至于如何能有心胸接受別人的意見,也是一本書寫不完,于此從略。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曾國藩深有體會。

  10.收之欲其廣,用之欲其慎。大抵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人,思過半矣。(致李黼堂)

  做人有操守,行為無官氣,做事多條理,說話少大言。

  11.養(yǎng)生之道

  我觀察到的行之有效的簡單方法——“省思慮,除煩惱”:少看手機,把平均每天看手機的時間控制在四個小時之內(nèi),省出來的時間,讀書、思考、喝酒、聊天、發(fā)呆、滾床單。“行步常勤,筋骨常動”:一周至少集中鍛煉兩次,每次一個小時,約飯約在三公里以內(nèi),飯前疾走去餐廳,飯后疾走回住處。

  12.立法不難,行法為難,以后總求實實行之,且常常行之。應事接物時,須從人情物理中之極粗極淺處著眼,莫從深處細處看。(與李申夫)

  兩層意思。第一層,規(guī)則。建立規(guī)則容易,執(zhí)行規(guī)則難;規(guī)則建立后,要扎扎實實地執(zhí)行,不間斷地執(zhí)行。第二層,人情。做事要落實到具體,應事接物,揣摩人心,宜粗不宜細,宜淺不宜深——別考驗人性,考驗人性的人都輸了;別想太多,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能長時間做到最基本的,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13.大抵任事之人,斷不能有譽而無毀,有恩而無怨。自修者但求大閑不逾,不可因譏議而餒沉毅之氣;衡人者但求一長可取,不可因微瑕而棄有用之材。茍于峣峣者過事茍求,則庸庸者反得幸全。

  你的事情做得越好越大,說閑話的人就越多越毒,這是人之常情。面對閑話,一是,對自己,守住底線,隨便他們說,關(guān)我屁事。二是,對下屬,用人長處,別管他們的小節(jié),別管他人遞的小話,關(guān)你屁事。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任何閑話和負面,人人愛他,那要么他就是一個偽善之人,要么他就是個能控制輿情的人或者有特殊背景,要么就是一個懦弱不成事的老好人。

  記住一句老話,不招人妒是庸才。

  14.兇德致敗,莫甚長傲。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中心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則達于面貌。以門地言,我之物望大減,方且恐為子弟之累,以才識言,近今軍中煉出人才頗多。弟等亦無過人之處,皆不可恃,只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忠信行篤敬,庶可以遮護舊失,整頓新氣;否則,人皆厭薄之矣。

  這是曾國藩寫給九弟曾國荃的信,告誡老九要小心做人,不要傲氣凌人,不要搞到人憎鬼厭。“兇德”,不好的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曾國藩非常信。

  長傲,哪怕嘴上沒說,只要心里有,嘴角上就有,眉宇間就有,臉上就有。成事的人,本來就招人嫉恨,臉上再長年掛著傲氣,更招人嫉恨,能害你的時候或許不害你,別人害你的時候一定不會救你。“兇德致敗”,不僅自己倒霉,還可能讓整個家族倒霉。長傲不好改,時間長了,臉上的橫肉都帶著傲氣。還是要從修心處做起:一是意識到長傲的風險,二是意識到有些人其實比自己強。這兩點都不容易做到,特別是在順風順水的時候。

  15.每日臨睡之時,默數(shù)本日勞心者幾件,勞力者幾件,則知宣勤國事之處無多,更宜竭誠以圖之。

  睡覺之前,做個每日小結(jié),就知道實際做的事情并不多。這點雖是曾國藩的小技巧,卻有實用。人在辦公室,電話、會議,忙忙碌碌,看似操勞一日,實際上做的事情能有幾件?每日小結(jié),堅持一段時間,效率自可提高。

  多數(shù)俗人,忙忙碌碌,主要的時間都在看手機上的八卦了。多數(shù)成事的人,無非每年,定三個年度目標,無非每季,定三個季度目標,無非每月,定三個月度目標,無非每周,定三個本周目標。時間過去,然后回看,三個目標做到了幾個?沒做到的,問個為什么?

  16.凡專一業(yè)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義。

  這句的重點不在于“心得”,而在于“疑義”。做任何行當,身心全投入,往往的結(jié)局是愛上這個行當,情人眼里出西施,而能夠跳脫出來思考,產(chǎn)生“疑義”,挺難。更難的是,有了“疑義”,不強裝大師,不故步自封,實事求是,草船借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疑義”而進一步鉆研,因“疑義”而更上一層樓,真的成為大師。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諸弟此時,惟有識不可驟幾,有志有恒,則諸弟勉之而已。

  第一、方向,向上的方向;第二、見識,開闊的視野;第三、毅力,堅持一個好習慣。

  第二項,可以慢慢培養(yǎng),第一項和第三項,要從小培養(yǎng)。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第一、第三開始吧。有志有恒,慢慢必然有識;有志有恒有識,必然是個能成大事的人——養(yǎng)成早起的習慣,比外國游學更切實。

  那些連早起都做不到的孩子,將來能成事的可能性極小。那些連早起習慣都不能在孩子身上培養(yǎng)出來的父母,還是別奢談孩子教育,還是別在這件事兒上浪費時間和金錢。

  17.來書謂“興會索然”,此卻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

  說到做事,曾國藩的口頭禪是:第一毅力,第二毅力,第三毅力。

  人生當然無聊,這一點三歲小孩子都知道,人長大之后沒必要再強調(diào)。成年人要想的是:如何讓人生變得有聊一點?答案是:做事,全神貫注地做事、多做事、持續(xù)地多做事,不知老之將至。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讀書筆記——《成事》》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hmlawpc.com/gongwen/78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