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備_氣候類型及分布
氣候類型與植被類型專題講座
寧夏大學(xué)資源環(huán)境學(xué)院
在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大氣環(huán)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下,世界氣候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旱濕兩季;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fēng)氣候:全年高溫分涼熱雨三季;
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和季風(fēng)濕潤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亞熱帶沙漠氣候:基本與熱帶沙漠氣候相似,但冬季氣溫稍比熱帶沙漠氣候低;亞熱帶草原氣候: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似,但分布在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年降水量季節(jié)分布均勻;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冬季嚴寒,夏季酷暑,年溫差大;溫帶季風(fēng)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闊葉林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草原氣候:夏暖冬寒;
溫帶沙漠氣候:極端干旱,溫差較大;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極地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極地冰原氣候:全年嚴寒。
二、主要氣候類型1)熱帶氣候
(一)赤道(熱帶)雨林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幾內(nèi)亞灣,亞洲印度半島西南沿海,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西海岸,菲律賓群島和新幾內(nèi)亞島(又稱伊里安島),大洋洲至蘇門答臘島新幾內(nèi)亞島一帶。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1*毫米,分配比較均勻。自然植被為熱帶雨林植物。(二)熱帶草原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qū)處于赤道低壓帶與信風(fēng)帶交替控制區(qū)。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在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fēng)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干旱少雨,分干濕兩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而長的干季。自然植被為熱帶稀疏草原。
(三)熱帶沙漠(干旱與半干旱)氣候
(1)熱帶干旱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歸高壓帶控制下的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沙漠區(qū)為典型。在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fēng)帶控制下,全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數(shù)十毫米或更少,日照豐富,氣溫很高,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30℃左右。熱量與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與形成,與熱帶干燥氣候密切相關(guān)。自然植被是荒漠。
(2)熱帶半干旱氣候,分布于熱帶干旱氣候區(qū)的外緣,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暫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緯一側(cè)的氣溫不如向低緯一側(cè)的高。
(四)熱帶季風(fēng)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以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等地受西南季風(fēng)影響地區(qū)為典型。我國云南大部、西藏東南角等地也屬于熱帶季風(fēng)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盛行風(fēng)向的季節(jié)轉(zhuǎn)換顯著。夏半年受赤道氣團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氣候特征與熱帶雨林氣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下,降水明顯減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1*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090%以上,旱雨兩季分明。自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
2)亞熱帶氣候
(五)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與亞熱帶季風(fēng)濕潤性氣候
(1)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東岸,以亞洲大陸東部,如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北美大陸東南部,南美大陸東部、澳大利亞東南部和非洲大陸東南角為典型。盛行風(fēng)向季節(jié)變化顯著。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水分季節(jié)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東亞顯著的原因:背靠最大的大陸,面臨最大的海洋,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顯著)。(2)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在北美洲東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東部地區(qū)及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分布。這些地區(qū),由于冬季也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所以叫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
氣候成因也是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只不過該氣候分布地區(qū)的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沒有前者強,且降水比前者多。(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積最廣、最典型。以北半球為例,夏季副熱帶高壓帶北移,為高壓控制,這里受熱帶大陸氣團影響,天氣晴朗干燥、炎熱少雨;冬季副熱帶高壓帶南移,受西風(fēng)帶(地中海鋒帶)影響,溫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綠硬葉闊葉林和常綠灌木林。(七)亞熱帶沙漠(干旱與半干旱)氣候
(1)亞熱帶干旱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5°~35°的大陸西部和內(nèi)陸地區(qū),其基本特點與熱帶沙漠氣候相似,也是全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溫炎熱,但因緯度稍高,冬季氣溫比熱帶沙漠氣候低。
(2)亞熱帶半干旱氣候分布于亞熱帶干旱氣候區(qū)的外緣,全年干旱少雨。與亞熱帶干旱氣候的主要區(qū)別是夏季氣溫較低,最熱月平均氣溫低于30℃;年降水量較多,大于250mm,所以土壤儲水量增大,能夠維持草類生長。(八)亞熱帶草原氣候
特點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同,但分布在亞熱帶。3)溫帶氣候
(九)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大陸西岸,如西歐、北美和南美西岸狹長地帶,以西歐為典型。這里常年受盛行西風(fēng)影響,海洋氣流吹向大陸,海洋調(diào)節(jié)作用顯著。氣候特征是:夏季溫度不高,冬季溫度不低,年較差。荒杲邓恳话阍7001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自然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而且季節(jié)分配均勻。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到60度。大陸西岸,以西歐的英國、荷蘭、比利時、丹麥為典型。其次如美國的西雅圖、加拿大的溫哥華、新西蘭的惠靈頓等。
(十)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nèi)陸地區(qū)。這里距海洋遠,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環(huán)不活躍,主要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稀少,氣候干旱;夏季炎熱,冬季相當(dāng)寒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十一)溫帶季風(fēng)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洲大陸東部,
如我國華北、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冬夏盛行風(fēng)向明顯交替。冬季風(fēng),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風(fēng),主要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年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對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陸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葉闊葉林或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十二)溫帶闊葉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西歐、東亞和北美地區(qū)。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熱月平均溫度1323℃,最冷月平均溫度約-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也稱溫帶森林氣候。(十三)溫帶草原氣候
又稱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溫帶森林氣候與溫帶沙漠氣候之間的過渡氣候。這種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較大,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年平均降水量為200-450mm,集中在夏季,干燥程度不如沙漠氣候。分布范圍,從黑海沿岸往東,橫貫中亞,經(jīng)蒙古的邊緣地區(qū)、中國的準葛爾盆地,內(nèi)蒙古以及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西部,東西連成帶狀;在中美中西部為一南北向的寬帶;在南美南部東海岸也有一狹長地帶。
(十四)溫帶沙漠(干旱與半干旱)氣候又稱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
(1)溫帶大陸腹地沙漠地區(qū)的氣候。極端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有的地方甚至多年無雨。夏季炎熱,白晝最高氣溫可達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氣溫年較差較大,日較差也較大。云量少,相對日照長,太陽輻射強。自然景觀多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亞和中國塔里木盆地屬沙漠氣候。
(2)溫帶半干旱氣候在干旱氣候的外圍,夏季溫度比溫帶干旱氣候低,降雨量也比溫帶干旱氣候大。4)亞寒帶氣候
(十五)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北美大陸北部。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影響,冬季還受到冰洋氣團影響。冬季漫長嚴寒,暖季溫涼短促;降水量少,相對集中在夏季,蒸發(fā)弱,為濕潤地區(qū)。自然植被為針葉林。5)極地高山氣候(十六)極地苔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降水少,蒸發(fā)弱,云量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蘚、地衣類)。(十七)極地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內(nèi)部。全年非常嚴寒,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為全球氣溫最低地區(qū)。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9℃-35℃,北極地區(qū)-22℃以下,全年多暴風(fēng)雪。
(十八)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區(qū),如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nèi),濕度大、多云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fēng)力愈強。我國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但輻射強,日照豐富,降水少,冬半年風(fēng)力強勁。氣溫的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201*/5/5
擴展閱讀:高中地理必備 氣候類型及分布
在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大氣環(huán)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下,世界氣候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旱濕兩季;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fēng)氣候:全年高溫分涼熱雨三季;
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和季風(fēng)濕潤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亞熱帶沙漠氣候:基本與熱帶沙漠氣候相似,但冬季氣溫稍比熱帶沙漠氣候低;亞熱帶草原氣候: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似,但分布在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年降水量季節(jié)分布均勻;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冬季嚴寒,夏季酷暑,年溫差大;溫帶季風(fēng)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闊葉林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草原氣候:夏暖冬寒;
溫帶沙漠氣候:極端干旱,溫差較大;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極地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極地冰原氣候:全年嚴寒。
二、主要氣候類型1)熱帶氣候
(一)赤道(熱帶)雨林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幾內(nèi)亞灣,亞洲印度半島西南沿海,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西海岸,菲律賓群島和新幾內(nèi)亞島(又稱伊里安島),大洋洲至蘇門答臘島新幾內(nèi)亞島一帶。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1*毫米,分配比較均勻。自然植被為熱帶雨林植物。(二)熱帶草原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qū)處于赤道低壓帶與信風(fēng)帶交替控制區(qū)。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在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fēng)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干旱少雨,分干濕兩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而長的干季。自然植被為熱帶稀疏草原。(三)熱帶沙漠(干旱與半干旱)氣候
(1)熱帶干旱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歸高壓帶控制下的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沙漠區(qū)為典型。在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fēng)帶控制下,全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數(shù)十毫米或更少,日照豐富,氣溫很高,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30℃左右。熱量與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與形成,與熱帶干燥氣候密切相關(guān)。自然植被是荒漠。
(2)熱帶半干旱氣候,分布于熱帶干旱氣候區(qū)的外緣,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暫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緯一側(cè)的氣溫不如向低緯一側(cè)的高。
(四)熱帶季風(fēng)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以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等地受西南季風(fēng)影響地區(qū)為典型。我國云南大部、西藏東南角等地也屬于熱帶季風(fēng)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盛行風(fēng)向的季節(jié)轉(zhuǎn)換顯著。夏半年受赤道氣團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氣候特征與熱帶雨林氣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下,降水明顯減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1*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090%以上,旱雨兩季分明。自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
2)亞熱帶氣候
(五)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與亞熱帶季風(fēng)濕潤性氣候
(1)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東岸,以亞洲大陸東部,如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北美大陸東南部,南美大陸東部、澳大利亞東南部和非洲大陸東南角為典型。盛行風(fēng)向季節(jié)變化顯著。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水分季節(jié)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東亞顯著的原因:背靠最大的大陸,面臨最大的海洋,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顯著)。(2)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在北美洲東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東部地區(qū)及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分布。這些地區(qū),由于冬季也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所以叫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
氣候成因也是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只不過該氣候分布地區(qū)的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沒有前者強,且降水比前者多。(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積最廣、最典型。以北半球為例,夏季副熱帶高壓帶北移,為高壓控制,這里受熱帶大陸氣團影響,天氣晴朗干燥、炎熱少雨;冬季副熱帶高壓帶南移,受西風(fēng)帶(地中海鋒帶)影響,溫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綠硬葉闊葉林和常綠灌木林。(七)亞熱帶沙漠(干旱與半干旱)氣候
(1)亞熱帶干旱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5°~35°的大陸西部和內(nèi)陸地區(qū),其基本特點與熱帶沙漠氣候相似,也是全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溫炎熱,但因緯度稍高,冬季氣溫比熱帶沙漠氣候低。(2)亞熱帶半干旱氣候分布于亞熱帶干旱氣候區(qū)的外緣,全年干旱少雨。與亞熱帶干旱氣候的主要區(qū)別是夏季氣溫較低,最熱月平均氣溫低于30℃;年降水量較多,大于250mm,所以土壤儲水量增大,能夠維持草類生長。(八)亞熱帶草原氣候
特點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同,但分布在亞熱帶。3)溫帶氣候
(九)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大陸西岸,如西歐、北美和南美西岸狹長地帶,以西歐為典型。這里常年受盛行西風(fēng)影響,海洋氣流吹向大陸,海洋調(diào)節(jié)作用顯著。氣候特征是:夏季溫度不高,冬季溫度不低,年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自然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而且季節(jié)分配均勻。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到60度。大陸西岸,以西歐的英國、荷蘭、比利時、丹麥為典型。其次如美國的西雅圖、加拿大的溫哥華、新西蘭的惠靈頓等。
(十)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nèi)陸地區(qū)。這里距海洋遠,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環(huán)不活躍,主要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稀少,氣候干旱;夏季炎熱,冬季相當(dāng)寒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十一)溫帶季風(fēng)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洲大陸東部,
如我國華北、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冬夏盛行風(fēng)向明顯交替。冬季風(fēng),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風(fēng),主要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年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對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陸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葉闊葉林或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十二)溫帶闊葉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西歐、東亞和北美地區(qū)。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熱月平均溫度1323℃,最冷月平均溫度約-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也稱溫帶森林氣候。(十三)溫帶草原氣候
又稱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溫帶森林氣候與溫帶沙漠氣候之間的過渡氣候。這種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較大,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年平均降水量為200-450mm,集中在夏季,干燥程度不如沙漠氣候。分布范圍,從黑海沿岸往東,橫貫中亞,經(jīng)蒙古的邊緣地區(qū)、中國的準葛爾盆地,內(nèi)蒙古以及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西部,東西連成帶狀;在中美中西部為一南北向的寬帶;在南美南部東海岸也有一狹長地帶。(十四)溫帶沙漠(干旱與半干旱)氣候又稱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1)溫帶大陸腹地沙漠地區(qū)的氣候。極端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有的地方甚至多年無雨。夏季炎熱,白晝最高氣溫可達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氣溫年較差較大,日較差也較大。云量少,相對日照長,太陽輻射強。自然景觀多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亞和中國塔里木盆地屬沙漠氣候。
(2)溫帶半干旱氣候在干旱氣候的外圍,夏季溫度比溫帶干旱氣候低,降雨量也比溫帶干旱氣候大。4)亞寒帶氣候
(十五)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北美大陸北部。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影響,冬季還受到冰洋氣團影響。冬季漫長嚴寒,暖季溫涼短促;降水量少,相對集中在夏季,蒸發(fā)弱,為濕潤地區(qū)。自然植被為針葉林。5)極地高山氣候(十六)極地苔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降水少,蒸發(fā)弱,云量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蘚、地衣類)。(十七)極地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內(nèi)部。全年非常嚴寒,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為全球氣溫最低地區(qū)。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9℃-35℃,北極地區(qū)-22℃以下,全年多暴風(fēng)雪。
(十八)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區(qū),如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nèi),濕度大、多云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fēng)力愈強。我國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但輻射強,日照豐富,降水少,冬半年風(fēng)力強勁。氣溫的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高中地理必備_氣候類型及分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中地理必備_氣候類型及分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