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導學案使用總結
導學案使用總結
萬德鎮(zhèn)中心小學蔣玉岱201*年7月
導學案的使用可以增強了學生課堂主人翁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了自己才是課堂的主角。對學生來說,老師講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識,能力提高了多少。導學練案增大了課堂容量,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因為導學案上將知識框架、問題、例題、補充知識等都通過學案呈現(xiàn)給學生,節(jié)省了板書時間和學生記筆記的時間。導學練案在課堂上完成了學生提取信息、處理信息和規(guī)范答題的考試能力訓練。因為每節(jié)課學生要學習的內容都是以問題的形式體現(xiàn),學生隨時都要組織正確的答案來回答導學案上的問題,經常在課堂上訓練,既解決了問題、學習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梢赃_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近兩年來,伴隨著我校教師在課堂教學模式上的大膽嘗試,“導學案”以其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注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而被廣大的教師所接受。我也在課堂的主陣地上不斷地實踐著,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對小學語文“導學案”有了一點新的思考。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只注重在教前下工夫,寒暑假就開始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寫好教案,研究教法,并精心地設計練習,認為這對于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極為有利的。
然而,隨著課改的深入,我逐漸認識到,一名語文教師如果只滿足于獲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永遠只能停留在新手型水準上,反之,則能迅速專業(yè)化成熟。而把經驗上升為理論,并指導自己的教學,“導學反思”不容忽視。俗話說:“經驗+反思=成長”,它表明了一個教師在發(fā)展過程中所經歷的成長歷程。教師進行“導學反思”是現(xiàn)今課堂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和有效教學的趨勢!皩W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和再學習活動,通過使用導學案并反思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研究自己教學對象的實際狀況,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成功中獲得滿足,從失敗中尋找根源及解決的途徑,從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我。
有人說,上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節(jié)課上完后,總會留下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我上完課經常隨時記下自己的感受,對這節(jié)課的整體印象,自己最得意的地方,不利的方面,并找出原因,提出改進的方法。有時還要記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應,學生聽課的質量,回答問題的情況,課堂作業(yè)的反饋情況等等。記載成功之筆。任何一堂課都有精彩之處,也許是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巧妙、應變靈活;也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先進等,凡是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做法,都可以詳細地記錄下來,有利于今后教學中繼續(xù)保持,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進、完善、推陳出新。牢記失敗之處!笆∧顺晒χ浮。不管一堂課有多么的成功,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即教學中的“敗筆”。為此,“導學反思”更多的應該是隨時記下課堂上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冷靜地思考,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同時剖析這些疏漏、失誤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使之成為以后再教時的經驗教訓,變這次的失敗之處為下次的成功之筆。導學案使用以來,雖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推動了高效課堂的進一步發(fā)展,但是在編制和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教學中,在同仁的幫助和努力下繼續(xù)完善。反饋不到位,學生做完導學案,到底哪兒需要我重點講解,有時不明確,所以在課堂上難免會出現(xiàn)滿堂灌的現(xiàn)象,導致課堂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導學案的編制水平本質上反映了教師對于新課的理解程度、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也許只有在認真?zhèn)浜谜n的基礎上,在吃透教材、教法、學法、學生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編制出合格的導學案。
教學貴在反思,反思貴在堅持。俗話說:“千金難買回頭看”,“導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捷徑,教師應該經常記錄教學過程中的靈光閃現(xiàn),課堂上的尷尬敗筆或者是某一片段的精彩紛呈、學生的奇思妙想,進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成功與失敗,有話則長,無話就短,以反思促教學并持之以恒,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獲,就讓我們在教學中收獲,在反思中成長吧!
擴展閱讀:小學語文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心得體會
肥城實驗小學武其堂
隨著我!缎W語文教學中“導學案”的設計與實施》課題的開展,“導學案”在我校教學中已經開始實施。“導學案”是由教師根據課標要求、教材設置和學生學習情況設計,其中“導”指的是引導、指導,是教師輔助和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和課堂上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涵蓋導學、導思、導練的功能;“學”是學生借助導學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課前預習,課堂內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逐步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目的。我們認為“導學案”就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掌握知識技能,獲得情感體驗,人生經驗、形成價值態(tài)度的一種學習方案。
“導學案”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注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彰顯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我在“導學案”的教學實踐中,對“導學案”有了一點粗淺的思考。
一、“導學案”設計的特點
“導學案”從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使學生課前就對教材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完成第一次的課前預習;然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師的適時點撥下,完成第二次的課堂學習。這種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和明確的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有了保證,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強。
二、“導學案”實施中的存在的主要問題1、“學案”調整不及時
通過收集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已經成功實施“導學案”的學校都是在上課前一天,把“學案”下發(fā)給學生進行研究,對于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會妥善保存“學案”,于是我們把全期“學案”裝訂成冊發(fā)給學生,因此在實施中我們無法根據學生的學情發(fā)展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再次對“導學案”進行調整。
2、課前預習無法落實
“導學案”的學習流程分為四個內容:獨立嘗試、交流探秘、鞏固提升、回顧反思。獨立嘗試即課前預習,有的學生拿到學案往往不是按要求去認真看書,而是淺嘗輒止,急于做題,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況下對照例題等直接解題。有的家長看到孩子不理解題意非常著急,沒有給孩子時間思考就給孩子講題,還要求孩子完成整節(jié)課的學案,導致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3、課堂失去應有的魅力
“導學案”使得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表達各自的意見,但同時,這樣的課堂變成了師生核對答案的講堂,學生失去了知識的一個形成過程,減少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
三、“導學案”實施的有效策略1、對學生使用“學案”的要求
⑴、在上課前一天,要求學生根據學案內容認真閱讀教材內容,提醒學生要重點掌握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信心。
⑵、強化學法指導,通過文本分析,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背景,預測可能出現(xiàn)的難點。使學生知道采用什么樣的學習策略才能省時省力效果好。碰到學習過程中不懂的知識點、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
2、對教師使用“學案”的要求⑴、教學流程因學案導學而調整
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預習后差異更大,因此,教師要“以學定教”,把握好教學的起點、內容、要求和節(jié)奏。對于預習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講甚至忽略,而對于一點就通的可以以點撥為主的指導,把最多的時間用在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面上。
⑵、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通過展開充分的思維活動來獲取知識,顯現(xiàn)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困難、障礙、疑問和錯誤,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地給予鼓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⑶、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教師要根據教材精選學習材料,精選導學策略,精收反饋信息。優(yōu)選教學方案,優(yōu)化教學手段,在抓住“重點”、凸顯“難點”、破解“疑點”上下工夫。
教而有法,但無定法;學而有法,貴在得法?傊,在“導學案”實施中,教師要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習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學案為載體,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良好學習習慣為最終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除了抓好導學案,我還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1、走進教材,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精神。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要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篇課文。教師應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如:教學第十二單元時,由于課文涉及藝術,是學生難以體會的,所以我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圖片,如《小馬過河》、《特殊的考試》等,讓體會圖片表達的不同情感,由于有著親身的情感體驗,學生對課本的藝術描寫更深刻,透徹,學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表情朗讀,展現(xiàn)課文描寫的形象,抓住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進行體會,落實語言文字的綜合訓練。2、走出教材,讓學生擴展閱讀,多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從課內來說,每一節(jié)語文課留出3至5分鐘給學生擴展閱讀和本次課文相關的材料,讓學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體驗,語文素養(yǎng)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從課外來說,必須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語文環(huán)境。班委選舉;課前一分鐘演講;評論班級生活;開主題隊會;讀書、看報、聽廣播;參加文藝、體育、科技競賽都會使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都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好方法。3、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yǎng)的好方法。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朱熹曾經說過: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xié)同作用。心理學家早有實驗結論:多種分析器官協(xié)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復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4、注重學生自悟探究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yǎng),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我們許多老師在新老教材的語文教學中,曾經嘗試運用過“小組互動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讀讀喜愛的語段;2.說說探究的內容;3.問問不懂的問題;4.幫幫助解決疑難。例如:學習《小馬過河》時,就是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問一問、幫一幫的過程,以多元的對話為模式,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同學之間的合作探究,這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使整個課堂彌漫著一股親切、活潑的氣氛。課堂上或爭先發(fā)言、或點評、或小組討論。教師在課堂上架設起一座文本與學生對話的橋梁,使學生學會了真正地學。
從現(xiàn)在實施課改的課堂教學實際來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那種被動接受式轉變?yōu)閷W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知和領悟得到了落實,還讓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發(fā)和增強。但我們在提倡尊重和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我們并不能完全抹殺老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能。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小學語文導學案使用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小學語文導學案使用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