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進校園活動總結
東村逸夫學校201*年“民族團結教育”
主題活動總結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風俗習慣都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讓學生了解我國56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讓它們歷史文化的奪目光彩喚醒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響應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聯(lián)合發(fā)出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通知,進一步加強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我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開展民族團結主題系列活動,讓廣大師生在了解學習中增強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團結意識。
九月初,學校制定了“民族團結月”實施方案,成立了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加強宣傳氛圍,組織開展了以下活動:
一、利用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板報等輿論宣傳工具,對全校師生進行深入宣傳“民族團結教育”,在全校形成了一股“民族團結”的濃郁教育氛圍。
1、利用晨會國旗下講話和宣傳板報向全校師生通報“3.14”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和“7.5”新疆烏魯木齊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真相,引導全體師生進一步增強穩(wěn)定壓倒一切意識、民族團結意
識、遵紀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自覺成為民族團結的維護者和促進者。
2、通過每天的紅領巾廣播站向學生們宣傳改革開放30年來各項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宣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以來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習宣傳我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在教師中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
1、在周二下午的政治學習上,組織全體老師們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學習有關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跡,了解掌握民族團結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2、組織學校少數民族教師召開了“少數民族教師座談會”,座談會上少數民族教師代表,就如何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并表示以實際行動做好本職工作,為營造團結和諧的校園,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3、組織相關學科教學科任老師,學習有關民族團結教育所包含的內容、學習原則,豐富相關業(yè)務知識,使之具備課堂教學能力,并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有機滲透。
4、組織教導處、大隊部、中隊輔導員,認真學習文件,領會活動精神,在學習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三、在學生中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系列活動。
1、利用校園網絡,組織觀看民族團結視頻資料,組織學生回家
收看有關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片,了解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2、組織開展了“民族團結主題教育”班隊會。各中隊圍繞主題精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中華大家庭的繁榮昌盛、團結和睦。例如:有些中隊通過緊張激烈的知識問答增加對各民族語言文字和生活習俗的了解;有些中隊則以有趣的民族團結小故事讓學生認識到各民族之間應平等相待,和諧相處。學生們通過活動了解到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知道自己所屬民族的分布區(qū)域、人口數量、語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點和風俗習慣等。此次活動寓教于樂,使學生形成了民族團結的基本意識,增強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3、開展了“民族團結教育”為主題的板報比賽。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收集交流各民族團結共進的相關資料,經過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了一幅幅內容涉及少數民族風情、民族團結、偉大祖國巨大變化的板報,讓學生體會到了民族團結教育的豐富內涵。
4、各學科老師有機滲透民族團結教育。例如:音樂課上,音樂老師就組織學生學唱民族歌曲,學跳民族舞蹈,積極學唱、傳唱民族團結歌曲,以次來充分展現各族人民團結統(tǒng)一、共創(chuàng)和諧的精神面貌。
5、國慶期間,我校組織開展了“唱紅歌頌祖國”愛國主義歌曲演唱會。我校師生用自己的歌聲展示了我校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成果。
民族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是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是關系國家前途命
運的重大問題,讓我國各民族大團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代代相傳,讓尊重民族、團結民族意識在少處兒童的心底扎下根成為學校的艱巨任務,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將不斷總結工作經驗,認真組織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讓56個民族的燦爛文化在他們的心靈中播下“中華民族是一家”的種子。
東村逸夫學校201*年10月20日
擴展閱讀:民族團結進步“進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實施方案 (2)
民族團結進步“進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實施方案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各民族團結進步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有著56個民族的中國,始終保持著國家統(tǒng)一,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fā)展。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qū)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核心的民族政策,是我們各民族始終遵循的方針政策。
根據海西州教育局西教字[201*]182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高舉維護祖國統(tǒng)一、維護社會穩(wěn)定、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旗幟,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從理論和事件、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對廣大學生進行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大力弘揚各民族大團結大發(fā)展大繁榮的主旋律,引導全體學生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思想觀念。二、活動目標
通過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宣傳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意義,使師生了解民族知識和風俗習慣,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將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與學校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作為學校辦學特色及亮點,使之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重要內容。三、活動內容
1、加強領導,認真制定“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的具體方案。
我校少數名族學生在學生總數中有很大比重,這就更加強調了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性。我校將根據上級要求,及時成立活動組織領導小組,指定專人負責,并討論制定出學校的活動方案。
今年我校的“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富強發(fā)展”為目標,組織學生認真開展對黨的民族政策、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學習討論活動,使廣大學生更加明白民族團結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動力的深刻道理,牢固樹立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堅定信念。
2、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民族團結氛圍。
為使“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將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宣傳工具,深入開展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熱愛祖國的宣傳教育;深入開展黨的民族理論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社會主義法治的宣傳教育。大力宣傳各民族團結友愛的先進事跡,大力宣傳各族人民在民族團結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及涌現出的先進事跡,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以營造濃厚的氛圍,使民族團結工作深入人心。
3、加強學習,充分認識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
加強學習,提高全體教師對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學習有關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跡,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到學校工作中,做到有計劃、有領導、有布置,使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依計劃而行。
通過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教育活動,著重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主流講充分,把拉薩“3.14”和烏魯木齊“75”事件的性質和危害講清楚,把“團結穩(wěn)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道理講透徹,引導全體師生進一步增強穩(wěn)定壓倒一切意識、民族團結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自覺成為民族團結的維護者和促進者。
4、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扎實推進民族團結教育活動。
扎實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課堂”活動,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有機融入《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等德育課程,上好“民族團結教育課”,并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中有機滲透。
5、結合學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1)利用晨會時間向全校師生通報“3.14”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和“7.5”新疆烏魯木齊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真相,宣傳改革開放30年來各項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宣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以來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習宣傳我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2)各班級利用班隊會時間,組織學生收集交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大慶活動的相關信息,以及各民族團結共進的相關資料,宣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各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普及民族常識。
3)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校校人人活動”,利用校園網絡,組織觀看民族團結視頻資料,組織學生回家收看有關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片,了解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4)班級出版以“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板報。
5)利用音樂課組織學生學唱民族歌曲,學跳民族舞蹈,積極學唱、傳唱民族團結歌曲,充分展現各族人民團結一、共創(chuàng)和諧的精神面貌。
6)開展“我愛我的祖國”民族團結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參與社區(qū)活動,深入了解民族地區(qū)民俗風情、發(fā)展變化。
7)組織黨員教師開展讀書活動,學習科學發(fā)展觀,提高民族團結意識。
8)開展民族團結征文活動,引導師生學習討論。
9)開展為民族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溫暖活動,有效緩解少數民族學生生活
東村逸夫學校201*年9月1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民族團結進校園活動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民族團結進校園活動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