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學科整合階段性實驗總結
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學科整合階段性實驗總結
寬城區(qū)實驗小學課題組
一年多來,我們根據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的實施方案,從實際出發(fā),通過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教學活動中,取得了一些經驗,同時也還存在著不足之處,現在就具體的實驗情況進行一次階段性總結.
一、實驗工作取得的進展
1、加強領導,形成了良好的領導機制
我們高度重視這次試驗,把它看作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和挑戰(zhàn),決心通過課改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學校建立了課改領導小組,召開了實驗座談會,多次舉行由實驗教師參加的研討會,加強了對實驗的領導、指導、培訓、宣傳和科研力度。在實驗中,學校一是實行“調查督導制”,加強實驗的全程管理,對實驗工作及時督查和研究指導,定期提出建設性意見;二是實行“反饋月結制”,把握實驗進展情況,以月工作總結形式,反饋每月實驗基本情況及其他學校實驗的動態(tài),及時調整學校實驗管理策略。
2、我們定期做一次教學實驗小結、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個案,每學期上一節(jié)校級以上研討課,每周提一個問題(每周提供一個本人在實驗教學中遇到的值得探討的問題),及時做好實驗材料的整理和收集工作。
3、加強學習,促進了我們教師觀念的轉變
加強學習,轉變教師觀念,培訓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搞好這次課改的關鍵。為此,我校加強了教師的學習。利用教師業(yè)務學習時間組織實驗教師參加與實驗有關的知識。比如通過建立自己的博客加大與更多的實驗教師互相探討,理論和實踐結合著學,使我們對此實驗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4、大膽實踐,師生在教與學中進入了角色
信息技術課是新課改之后才開設的一門新的課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必要信息技術有關的知識,掌握基本的電腦操作技能。原來作為音樂教師的我承擔了這一學科的教學任務。為了上好這一門科,我自學電腦知識與技術,使自已計算機理論知識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加強實踐操作的學習。在信息技術課上我采用“理論+演示+任務+實踐”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先教授學生一些理論知識和學習方法,再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演示一些基本的操作給學生看,之后布置一些操作任務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并接受教師檢查。提前完成任務的學生還可以利用網絡、電子郵件等,查找一些與學科學習有關的資料。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克服了學生單純希望上機操作,而不注重枯燥理論學習的毛病。最終收獲最多的還是學生。
我們實驗教師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努力讓每個學生的個性與潛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實驗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體驗成功喜悅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由于我們的實驗工作剛剛起步,在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1、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實驗雖然有了重大創(chuàng)新和突破,但我們教師對新課改認識還是比較膚淺,理解尚不透徹,教師新舊教學觀念的磨合、碰撞常使教師非常茫然。教師的教育意識和教育觀念需要進一步提升,危機感和緊迫感不夠,少數老師有等待的現象,對計算機及網絡應用不夠鉆研。除觀念之外,就是要更新教學設計的思想和教學設計的方法,需要培養(yǎng)信息技術專業(yè)人才來加速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靠少數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2、如何設置不同的目標,讓學生自主選擇和確定學習目標、內容,實施分層教學,利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與學方法改革,形成教與學的新理念和新體系,以達到學生知識的構建、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養(yǎng)和人文精神的形成等方面還有待于去探索、研究。
3、實驗教師在思想上接受了一些新的理念,認識上有提高,也試圖按課改要求組織教學,但理論和實踐沒有很好地得到結合,實驗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形式化的東西。
4、實驗中遇到了一些困惑:如“在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學科整合實驗中,課程教學方式究竟應該是怎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放開后,完成教學任務與課堂教學時間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薄ⅰ叭绾胃侠淼乩镁W絡給予我們的空間?”等問題。
5、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學生在對信息技術的知識的掌握與應用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這使學生在課堂上會因為對信息技術的不懂而使教學無法進行下去等。
我們認為,由于實驗工作剛剛起步,沒有成功的經驗可資借鑒,出現問題在所難免,關鍵是如何反思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三、實驗工作的下步打算
1.我們要多培訓,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
我們一定要舍得拿出時間來進行培訓。包括實驗理論、實驗形式的學習,特別是要學習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方面:學習整合的前沿信息,學習外地成功經驗。要站在改革的前沿抓實驗,實驗一定要在教育理論的支撐下來進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一定要把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
2、“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僅要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而且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適應未來“學習化社會”要求的一代新人。網絡音樂知識資料庫是在教師誘導下,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網上(校園局域網)操作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進行自我探索的學習形式。而目前或今后的幾年,能否改變和提高我們家長的網絡意識,讓我們的學生有節(jié)制地走進網絡世界,也是我們所應關心的事。
3.我們要增強科研意識,讓實驗提高新層面
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讓每個人都積極投身于教學研究中,實施課題帶動戰(zhàn)略,形成一個教科研網絡,創(chuàng)造出一種濃厚的教科研氛圍。
4.抓典型,提升新經驗
新的課改,每個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要想進一步提高出成績,必須善于總結。總結的內容,一是實驗方案實施情況,二是教師觀念轉變及教學情況,三是學生學習的情況,四是教材使用情況,要搞好總結,善于把總結出來的經驗進行推廣,提高實驗的整體水平。
教育的巨變起決定作用的是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的推進,可以實現中國基礎教育的跨越發(fā)展。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現代信息技術已走進了校園,進入了課堂,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現代信息技術在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運用勢不可擋,本課題的研究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實驗中迎難而上,不斷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為搭建信息技術的有效平臺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豐富的信息資源,我們會不斷前行。我們相信,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我校的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實驗工作將健康、有序地向前發(fā)展。
擴展閱讀:《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第三階段實驗總結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第三階段
實驗總結
大興安嶺地區(qū)十八站林業(yè)局第一小學課題組
執(zhí)筆人:于洪巖
科教興國,興國必先興教育;科研興教,興教必先興科研。教育科研開展得如何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向教育科研要質量便成為十八站林業(yè)一小的探索目標。結合我校的課題研究情況,在最后總結階段及時查找問題,完善實驗方案,以便于今后更好地開展實驗,確保實驗的順利完成。
一、課題進展情況
為保證課題的順利進行,在08年5月末學校課題組針對課題研究的進程,專門組織了小組成員的課件制作比賽,包括flash制作和ppt制作兩種方式,以此培訓教師課件制作的能力。每位教師制作的課件都由課題研究小組保存了起來,作為研究成果的展示。我校的微機老師擔當課件小組的組長,負責資源庫的管理,小組成員與學科教師共同提供、更新。
堅持各組每周一次課題研究,實驗教師每月進行一次課題材料整理,我們教導處結合課題組每月組織一次課題研討,總結經驗并查找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實驗教師在一起進行互動研究,解決了很多實驗的困惑,學校也為教師實驗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支持,購買了大量有關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方面的書籍和音像資料等。
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實施課題研究的關鍵;谶@一點,近幾年來,我校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隊伍。除了理論引路、課題帶動、規(guī)范落實等措施外,本校著重做了如下工作:
1、組織教師外出學習成功的教改經驗。近幾年來,我校先后組織教師去哈爾濱、加區(qū)、漠河等地聽課、學習,學習其先進的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尤其是教師在課堂中是如何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科教學服務的,從而擴大了課題研究的視野。并且多次派信息技術教師去地區(qū)學習并參加比賽,我校的徐海云老師在地區(qū)組織的信息技術教師基本技能比賽中榮獲省級二等獎。
2、在課題研究中促進教師素質進一步提高。教育實驗是一項科學性要求較高的工作,為此,學校在課題研究中,十分注重組織教師圍繞課題進行學習、思考、實踐、總結,從而促進教師素質產生質的飛躍。
二、課題研究的組織情況
(一)有力的措施,促進了研究的力度.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堅持狠抓現代教育手段的使用率,堅持以教學評估為依托,將現代教育手段的應用以及師生互動的體現作為教學評估的重要內容,增強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意識,逐步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做到教學思想現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從而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和課堂容量、效率。經常利用語音室、微機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多媒體室,使用多媒體等新的教學手段,課堂教學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各子課題的實驗教師在每學期的研究計劃中都能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列入教學計劃中,并組織本課題組的成員進行信息技術應用的專題研究、討論,定期總結,學校課題組認真指導各子課題的研究工作,抓重點學科的研究,總結經驗。如今教師們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自制或引用優(yōu)秀的軟件,大膽改革課堂結構,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
(二)努力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進行了以下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1、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協(xié)作學習的研究。2、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研究。我們努力把信息技術的應用貫穿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始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益,實現教學的最優(yōu)化。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努力建構新的教學模式。
三、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經過近幾年的認真學習,努力實踐,我們的課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成果一構建了各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模式
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實驗的開展,使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行為,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和知識灌輸的對象。教師則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課堂的主宰者。
在三年半的實驗研究中,實驗教師多次的課題研討會上進行整合教學模式的嘗試,在建構整合教學模式上起到示范作用,產生一定的輻射作用。
1.語文閱讀自主合作教學模式:
激趣導入(課件)提出問題查閱資料匯報交流(或交流已查閱的資料)拓展指導(利用)激勵創(chuàng)新指導運用。
課件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提出問題,根據課型的不同可上網查閱資料,匯報交流,也可以課前布置學生上網搜集信息,到課上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重點處教師點撥指導,通過拓展開闊學生視野,在實際運用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數學發(fā)現探究教學模式:
(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思考提出問題學習交流(課件)訓練運用總結評價
教師用課件來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在學習新知時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難點,便于學生理解。
3.英語學科構建情境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課件)(課件、錄音)整體感知(師生)實踐活動(再現課文情境),鞏固訓練,拓展提升。
在英語課上教師改變以往的讀寫單詞、讀寫句子4.科學學科探究教學模式。
(教師網上搜集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提出問題--------我的假設,設計實驗--------設計方案,合作探究----------得出結論,拓展運用
科學教材中的許多隱形知識、原理、規(guī)律,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憑借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難以講清的內容,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有效補充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風的形成過程、果實的形成、煤油和石油的形成等,可運用課件或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的刺激對象,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其規(guī)律,獲得深刻的印象;2,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許多自然現象是學生無法考察或經歷的,但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較好地克服這一不足,更好的體現新課標倡導的讓學生‘親身經歷’的新理念。但是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的整合,不能以信息技術的演示功能代替所有功能,更不能認為整合就是教師個人運用信息技術,要激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親歷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既要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獲得相應的信息技術,又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提出問題自主探究(上網學習)互相交流總結評價記錄收獲(形成文稿)
這種模式主要用于語文獨立閱讀,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但教師在放手網上學習時要及進指導學生網上學習的方法,要求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較高,同時注意學生上網的安全,此模式適用于高年級教學。
成果二形成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堂教學評價表和學生學習評價表
在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中,我們以課程改革理念和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以改變課堂教學行為切入口,目的是要提高學生自主獲取信息,處理、交流、加工整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制定了整合課的課堂教學評價的三大要求:1是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能巧妙地將傳統(tǒng)的基礎知識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特色有機結合,達到表現方式靈活、多樣,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2是課堂上能否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自主使用的認知、探究手段和解決問題的工具。3是老師能否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評價表如下:十八站林業(yè)一小課堂教學評價表
教師課題評估者評價內容一二4444444444444444評價時間年月日等級分配三3333333333333333四2222222222222222得分五lll111111111111l班級項目項目分教學1.面向全體學生,優(yōu)、中、差兼顧。5思想結合教材和信息技術使用,注意思想品德教育。510分2.*3.教學目的明確.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并能合理教學利用網絡,選取適合本課教學的知識。內容4.正確把握教材重點、難點。20分5.教學內容正確,無知識性錯誤。*6.遵循教學原則,靈活選用現代化教學方法。7.提問富有啟發(fā)性,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教學8.練習設計科學,利用鞏固新知。方法9.新舊知識聯系,注意知識系統(tǒng)化。35分*10.信息技術手段使用科學,操作規(guī)范。11.注意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習技能。*12.課外作業(yè)布置適當,可適當有網上作業(yè)安排,但目的要明確。‘教學13.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周密,時間分配恰當。組織10分14.課堂秩序正常,學習氣氛活躍。15.教態(tài)自然親切,精神飽滿。教師*16.語言規(guī)范、準確、清晰、流暢;計算機操作素養(yǎng)嫻熟。15分17.板書條理清楚,字跡規(guī)范工整。*18.學生活動積極,思維反應敏捷,媒體的使用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19.回答問題、課堂練習正確率高。效果20分*20.通過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教學模式。合計555555555555555555444433332222lll1在20項評價要求中,有7項是對師生運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評價。十八站林業(yè)局第一小學學生自主學習評價表
被評價學生姓名:標準強烈的信息意識具體表現自評ABC有獲取知識信息的意愿: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總想方設法獲取有關信息。熟練、高效能熟練地、高效地選擇網站,搜地獲取信息熟練地、批能自主地整理已獲取的信息資判性地評價信息總評料,并進行分析、歸納、評價、整理,并和同伴交流。集信息。師評ABC填表說明:較好選A;一般選B;較差選C。
此評價表每年填寫一次,以此促進行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
成果三建立了學校學科課件、試題資源庫1.建立了七個學科的課件資源庫
語文學科課件538個,數學學科課件268個,音樂課件61個,美術課件77個,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件36個,信息技術課件43個,共計1142個課件。
2、建立試題庫
語文學科:一年60套試卷,二年88試卷,三年88套試卷,四年52套試卷,六年92套試卷。共計397套試題,存儲在校園服務器內,共各學科教師使用,形成資源共享。
成果四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發(fā)展與提高
全校只有2名50歲以上的教師不能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其他教師都能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將計算機和網絡作為自己教和學生學的工具。學生學習方式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學習者的學習主要不再是依賴教師的講授與課本的學習,而是利用網絡及信息化平臺,師生之間開展協(xié)商討論、合作學習,并通過對網絡資源的利用,探究知識、發(fā)現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展示知識的方式進行的。通過課題實驗,促進學校教育科研活動的蓬勃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的扎實進行,使不少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得到了鍛煉,也為他們的茁壯成長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極好舞臺。有一批骨干教師姜寧寧、呂振榮、姜佳軼、劉麗麗、張玉霞等,他們年輕,思想活躍,在教案設計中,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創(chuàng)意,她們在學習計算機技術方面提高特別快,現在均能進行Flash課件制作。老教師單淑梅、李文波等,雖然沒有參加課題實驗,但她們在教學中也經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青年教師袁麗輝、畢美麗、趙海燕、孫寶忠等在課堂教學中,充滿激情,通過多媒體進課堂,師生關系非常融洽,深受學生喜愛。從課件構思到資料搜尋,資料庫建立,課件制作,實驗教師都犧牲了大量的個人休息時間,特別是課件制作小組的管曉偉、徐海云、姜寧寧、姜佳軼,在初期階段真是廢寢忘食地工作,為各學科實驗教師能多媒體進課堂作出了貢獻。
實驗期間,學校共有24篇課題論文在省獲獎,9篇在地級獲獎;24篇教學設計在地區(qū)獲獎;2005年潘偉老師的說課《新時代的鄂倫春》在省獲一等獎。姜寧寧的說課《小小運動會》獲地級二等獎,201*年在全區(qū)金燭杯大賽中榮獲三等獎,5名教師局級優(yōu)質課5節(jié),校級優(yōu)質課24節(jié);24篇論文上報省十一五課題組進行科研成果評比。潘偉的課件在201*年獲省一等獎。教師自制的4個課件在大興安嶺地區(qū)獲獎,9人在林業(yè)局獲課件比賽一、二等獎。
成果五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通過幾年的課堂實驗,學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首先是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由于網上的資源非常豐富,很多好詞佳句都成為學生閱讀做筆記的對象。其次,語言文字能力加強。潛移默化成為學生習作的語言。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文化功底,實驗班的學生每人有一個記錄信息搜集、整理的筆記本,有的是打印稿,有的是自己記錄的信息梗概,同學們經常交流這些記錄本,互相學習,通過網上學習不僅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還培養(yǎng)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興趣,真正發(fā)揮了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方式改變的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學習、合作、探究,學會吸收大量知識,靈活運用,這是在傳統(tǒng)教學中做不到的。參與實驗的班級成績高于普通班。學生的注意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都有提高。在英語的學習中,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等渠道了解了大量的關于中外的文化等信息,摘記了大量精彩的短劇、作文、故事,下載了大量的英語兒歌、短詩,諺語等;學生的英語知識面得到了擴展。201*年上學期末,實驗班六年級學生在全局小學畢業(yè)升初中驗收考試中,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均取得了全局第一名的好成績。201*年實驗班四年級在全局抽測考試中名列第一,及格率達到90.63%,優(yōu)秀率達到77.89%。
實驗班的楊忱等9名同學在全國小學生英語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201*年5月,實驗班五年級、六年級在全國小學生英語奧林匹克競賽中,劉彤等10人在比賽中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201*年8月,實驗班五年級學生陳錫等五名學生,代表十八站林業(yè)局參加全區(qū)首屆小學生英語夏令營活動,在四項比賽中,楊忱獲歌曲《JingleBells》獲金獎;陳錫講的英語故事《Cinderella》獲金獎;劉彤的演講《ILoveYou,China》獲銀獎;五名小營員一起合作的短劇《theBeautifulTrap》獲銀獎;在十二個縣區(qū)局中十八站林業(yè)局第一小學取得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201*年六年級學生劉桐等三個參加了全國小學生英語夏令營活動。
張悅等50多名學生在全國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中分別榮獲一、二等獎:201*年3月,李可欣等20余名學生在全區(qū)時代少年杯作文大賽中分別榮獲一、二等獎。陳錫同學的小論文《虹是怎樣產生的》在全省學生四小創(chuàng)新活動作品評中獲省級紀念獎。于曉穎同學的小論文《會跑的紙片》在地區(qū)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技能研究與展示活動中獲三等獎。楊忱同學的小論文《歸來,麥芽》在大興安嶺地區(qū)作家協(xié)會及教育局舉辦的聯通新時空杯作文大賽活動中榮獲二等獎。有1名學生的美術作品在國家獲一等獎,有3名學生的作品獲省二等獎和優(yōu)秀獎。楊忱、徐美靜、吳勝男同學的四幅中國畫在大興安嶺日報上發(fā)表,學生的30多幅剪紙作品獲國家級一、二等獎。
通過課題實驗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促進了教師的教學行為變化,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變化,讓課堂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四、存在的不足
1.在課題研究中,有部分教師對課題的理解還很片面,課堂上只注重了課件的使用,而忽略了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要形成新課堂的教學觀。2.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還有待提高
我們雖然利用了一年的時間來對教師進行計算機應用的培訓,每周一次的培訓時間也比較少,教師運用計算機的熟練成度還不是很高,如搜集、篩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fā)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3、學校還應加大投入,增加計算機的臺數,保證各班都有計算機,為各科教學提供便利條件,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保障。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強理論與技術的學習。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課題組成員帶領教師立足課堂教學實踐,加強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會反思、學會批判,在實踐中邊學習邊總結,一方面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另一方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把全新的課堂帶給學生。
2、繼續(xù)研究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探究發(fā)現、建構知識的學習情境全新的方法與途徑;研究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的可行的方法,使師生熟練使用計算機,利用Internet網絡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即深入研究如何通過對Internet網上教學資源的分析、利用與再開發(fā),從而使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以機地整合在課程之中。
3、爭取更多的機會讓實驗教師參加外出培訓、學習,促進實驗教師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現代信息技術在我校的普遍運用,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轉變教師觀念,加強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經過近3年的研究,教師在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后,課堂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并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達到了研究的最初目的。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我將繼續(xù)同我們課題小組的成員們積極探索和建構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模式,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一個漫長的、艱辛的過程,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懈追求。
201*年10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學科整合階段性實驗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學科整合階段性實驗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