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論文:大學新生朋輩輔導體系的構建
大學新生論文:大學新生朋輩輔導體系的構建[摘要]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點,是高校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基礎。而將朋輩輔導納入此過程,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構建大學新生朋輩輔導體系是非常必要且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大學新生朋輩輔導體系構建
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學新生在入學之初都會面臨適應危機,有人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心理失衡期”,它是伴隨著新的環(huán)境變化而出現(xiàn)的。大學新生如不能及時進行調(diào)整以適應大學新環(huán)境,便會出現(xiàn)諸如焦慮情緒、人際關系敏感、失落、自卑等心理問題。大學新生的入學適應問題是大學新生普遍要面臨的問題,學校應面向全體學生進行一定的入學適應輔導活動。其中,朋輩輔導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朋輩輔導以人本主義為理論基礎,是指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互相給予心理安慰、心理開導、鼓勵和支持,提供一種具有心理咨詢功能類似于心理咨詢的幫助活動。
一、構建大學新生朋輩輔導的工作體系
建立“學校學院班級宿舍”的多級朋輩輔導網(wǎng)絡,即學校一級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學院一級成立包括輔導員在內(nèi)的朋輩輔導站;在每個學生班級增設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信息員,原則上在學生自愿、輔導員推薦的基礎上
產(chǎn)生,歸入學院一級朋輩互助隊伍中,并給予必要的系統(tǒng)培訓。這樣一個多級心理教育階梯,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不同層面,比較系統(tǒng)地開展朋輩輔導活動,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中得以普及化和規(guī);。
二、構建大學新生朋輩輔導的隊伍體系
建立強有力的管理系統(tǒng),加強朋輩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性、系統(tǒng)性。一方面,應成立由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長、中層領導、學校心理教育專業(yè)人員等組成的領導小組。為更好地促進工作發(fā)展和隊伍建設,該小組可以在心理專家的指導下,制定朋輩心理互助隊的目標、計劃、制度以及各種管理、培訓和激勵機制;這樣,朋輩心理機構的工作就有組織、有計劃、有制度、有培訓、有督導。另一方面,組建以校朋輩心理互助隊為龍頭,以院系心理互助組織為中堅,以班級心理委員為基礎的同輩教育骨干隊伍。按照朋輩心理互助隊的目標,借助心理學量表等工具招募和選拔心理互助隊員,將思想素質(zhì)好、心理健康、專業(yè)素養(yǎng)好、熱心幫助同學的學生骨干納入到心理互助隊伍體系中,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督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三、構建大學新生朋輩輔導的內(nèi)容體系
大學新生處于逐漸成年的轉(zhuǎn)變期,這一階段自豪感與自卑感、交往愿望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在大部分大學新生的
思想和行為中體現(xiàn)得比較突出。另外,進入大學后,新生們在中學時形成的優(yōu)越感逐漸消失,使之產(chǎn)生失落感和恐懼感,這勢必影響他們對于自身能力的評價。大學新生對自我的評價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今后的大學生活和學習,因此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建立如下有效的朋輩輔導體系,對于新生入學教育的順利開展尤為重要。
1.廣泛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結合大學生的特點將心理健康知識融入生動有趣、充滿挑戰(zhàn)的活動當中,讓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活動和相互合作中獲取正確的心理認識,從而達到廣泛、深入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的目的。自新生報到注冊起,每個班配備2個朋輩心理輔導員,開始深入每一個新生班,配合班主任進行新生工作。依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收集心理資料,在新生入學時大力宣傳心理學知識,正確引導新生認識到大學“從心開始”,從心接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促使新生主動學習心理學知識,自覺增強心理素質(zhì)。
2.建立朋輩心理互助組織。通過電話、e-mail、面談、信函等各種方式,幫助大學生有效進行心理調(diào)適。設立朋輩輔導室,實行值班制度,誰有什么問題或困惑,需要排解、幫助、傾訴,就可打電話或找朋輩輔導員。另外,還可以開辟網(wǎng)上心理答疑、網(wǎng)上論壇、情感交流等欄目,增強大學生
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營造正確處理心理問題的“暗示性”氛圍。
3.成立朋輩輔導社團,實施團體拓展培訓。根據(jù)學生實際,在高年級的學生中精心挑選和培養(yǎng)一批朋輩輔導骨干,帶領新生成立“心理交流協(xié)會”,實施團體拓展培訓。團體拓展培訓以促進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fā)展、培養(yǎng)其相應的心理素質(zhì),提升其總體心理健康水平為根本目標,以大學生自我統(tǒng)合發(fā)展及其相應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內(nèi)容為團體輔導的直接對象,突出對大學生個性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和“適應與發(fā)展”的內(nèi)涵,在實際操作中,將心理素質(zhì)教育的步驟環(huán)節(jié)滲透到一般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過程中,并在評價反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4.建立心理檔案,形成動態(tài)檢測機制。從新生入學開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就給每位新生建立個人心理健康動態(tài)檔案,并通過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信息員與他們的日常接觸和進一步的了解,不斷充實檔案的相關內(nèi)容。通過檔案的建立與充實,根據(jù)他們的不同情況,有利于學院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工作。
四、構建大學新生朋輩輔導的運行體系
大學新生朋輩輔導的一般操作過程主要包括準備策劃、組織構建、活動運作、效果評估四個環(huán)節(jié)。
1.準備策劃。明確活動目標、參與輔導活動的對象、活動的規(guī)模、內(nèi)容與形式和活動的指導者,根據(jù)需要挑選活動助手。
2.組織構建。首先,是招募團體成員,可以針對活動內(nèi)容進行公開宣傳,吸引同學自愿參加,可以根據(jù)平時掌握的情況,建議相關同學參加,也可以通過老師、同學介紹等其他途徑發(fā)動同學參加。其次,要對團體成員進行篩選,方法主要包括面談法、心理測驗法、書面報告法等。最后,是確定團體成員。
3.活動運作。設置活動主題情景,營造活動氛圍;選擇較簡單、輕松并容易促進相互認識的活動讓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從而逐漸形成團體合作互助的良好氛圍;在團體成員之間開始融合之后,要適時地引向深入,促進良性互動,并在活動當中發(fā)展?jié)撃芏兴砷L;精心選擇符合活動成員特點的、有吸引力、有新鮮感的活動形式;鞏固深化咨詢的成果,為以后的活動和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4.效果評估。包括過程性評估、總結性評估和追蹤性評估。過程性評估旨在判斷活動過程是否科學,是否符合活動的目的和參與者的心理特點;總結性評估旨在了解團體成員對團體活動的看法和滿意度,以便朋輩輔導員客觀評價活動成果,改進今后的工作;追蹤性評估是在團體輔導活動結束
后的一定時期內(nèi)所進行的評估,旨在了解團體輔導的效果能否持續(xù),是否對團體成員本人或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造成影響,同時也觀察團體成員是否有滿意的改變。
參考文獻:
[1]程瑋.大學生心理教育與發(fā)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7.
[2]孫炳海.朋輩心理咨詢模式在學校心理輔導中的運用[j].教育評論,201*,18(6):13-15.
[3]梁真真.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實踐與思考[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1*,21(1):74-76.
[4]鮑金勇.朋輩心理輔導在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生適應性教育中的應用[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4):133-134.
[5]譚春芳.高校朋輩心理輔導探析[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45-46.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大學新生論文:大學新生朋輩輔導體系的構建》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大學新生論文:大學新生朋輩輔導體系的構建: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