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總結
高一化學在中學化學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學好高一化學是學好中學化學的基礎和前提。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前提下,做好初高中的化學教育銜接顯得尤為重要。新一輪課程改革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真正把學生作為主體確立起來,那如何在新課改的前提下,做好初高中的教育銜接工作,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初高中教材的銜接;二是初高中教學方法的銜接。談了談自己在初、高中教育銜接方面的做法和想法。一、在新課程前提下,初高中教材的銜接
隨著初中化學新教材的全面實施,高中化學新教材也于今年九月份進入課堂,初中化學教材一開始實施時,它給許許多多的初中化學教師帶來了沖擊,不管是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剛剛畢業(yè)不久的新教師,都必須接受這一新課題的挑戰(zhàn)。新教材進入高中后,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許多人認為新教材只不過是將舊的教材刪刪改改、改頭換面而已,并沒有什么新可言。但是,這一次的教材改革不僅是將教學內容作了很大的修改,更是將教學內容的結構作了很大的改動,打破了以往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而是以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能力的不斷提升作為標準來安排教學內容,更多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探究活動去獲取知識和體驗,不再是為了讓教師更好地教而去設計內容結構,真正地將教材面向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立足于學生,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要搞好高中化學教學首先要了解新教材的特點和初高中教材的差異,搞好初高中教材的銜接,解決好新教材出現的問題,才能搞好初高中化學銜接。1、高一化學新教材的特點淺析
(1)密切聯系生活,關注學生個體經驗。
傳統(tǒng)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學生定格在設定的“書本世界”和“科學(知識)世界”之中,滿足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恰恰遠離了學生的生活世界,致使學生與現實生活的疏離感日益增強,社會意識逐漸淡化。新教材不僅關注那些客觀的、系統(tǒng)的、邏輯的“共同知識”而且關注那些主觀的、情境的“個人知識”,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力圖把人類群體的生活經驗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努力實現“科學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合。(2)適當降低了知識難度,大量引進現代信息一方面新課程注意控制教材內容的總量,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適當降低某些知識的難度要求。另一方面新教材大膽更新了“雙基”的概念和內容,刪除了陳舊的、用處不大的信息,充實了學生能夠接受、適應現代生產與生活的信息。如有的教材引進了“神舟五號”。(3)尊重師生個性,給師生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新課程具有較大的開放性,教師能夠將其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經驗、知識投入到教學中,學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學習教材,大膽的闡述自己的看法。過去的教與學都是以掌握知識為主,教師很難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和開發(fā)教材,現在教師可以“改”教材了;新教材還編入了一些讓學生猜測和想象的內容,以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及不同的思維取向?傊陆滩淖尣煌慕處、學生都有不同的發(fā)展,極大的拓寬師生的發(fā)展空間。
(4)重視活動設計,鼓勵學生探究創(chuàng)造
傳統(tǒng)教材編制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精選那些確定無疑的知識或理論,教材對學生無異于一個權威的發(fā)布知識的載體,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質疑、求異的心理取向。新教材注重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天性,通過提供與學生背景有關的豐富素材,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親身體驗探索、思考和研究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初高中教材的差異。
教材體系考慮到了學生的認知順序、心理發(fā)展順序、知識邏輯順序的有機結合,但初三與高一新教材相比,高一教材有了較大的飛躍,初中著重介紹了氧、氫、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初步接觸酸、堿、鹽反應規(guī)律和一些實驗基本操作,處于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而高一則圍繞元素周期律講了主族元素,并將大量化學基本理論、基本計算滲透其中,將上述內容應用到解決具體問題之中,以社會生活為背景,以化學概念規(guī)律為核心,基本上做到知識能力同步,突出知識能力相結合,同時高一教材更突出實用功能,注意了學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這樣對升入高一的學生客觀上明顯會出現四個不適應,即知識基礎不適應,教學方法不適應,思維方式不適應,學習習慣不適應,教師十分有必要認真鉆研教材,合理設計教法,盡快架起初高中改動的橋梁,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教學要求。
3、新教材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新教材不可避免地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教材的實施難,難度難以把握,內容多,試驗區(qū)普遍反映課時不足;(2)與教材配套的教輔資料還比較少,教材在實際使用中顯得孤立,僅有的配套教輔還做得不夠好;(3)教材的細節(jié)方面有待完善,部分圖片有待進一步修改和更新。(4)為了展現知識的發(fā)生過程,提高課堂教學學生的參與度,新教材不惜筆墨設計了大量的思考題和探究題。這些題型的設計...對教師壓力很大,教學難度也很大,課前準備工作量大,沒有相應的配套教具和學具,這大概是新教材一個主要問題。4、在新課程前提下,如何搞好初高中教材銜接(1)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注重教材的整體設計
首先,要正確認識章與章之間的關系。如蘇教版《化學1(必修)》中,對第1、2章來說,專題一是方法平臺,專題二是觀念和理論平臺,專題二重點是樹立正確的元素觀、分類觀和轉化觀,以便應用到后續(xù)教材的學習。其次是正確把握同一專題中不同節(jié)之間的共性。同一章的不同節(jié)內容,在方法上、觀念上或應用上都會有其共性,在教學中把握其共性,可為知識網絡和能力的形成、方法規(guī)律的總結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如專題四中自然界中的元素,無論是,硫的轉化,還是氮的循環(huán),都采用了“從自然到化學,從化學到社會”和“從自然界到實驗室從實驗室到社會生活”的思路,因此,就可讓學生按此思路學習各專題各節(jié)內容,并形成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和思路。第三,要正確理解同一節(jié)中不同標題之間的邏輯關系,以便能更有效的處理好每一節(jié)的內容。(2)準確把握教材特別是必修教材的難度和廣度
新教材分必修和選修共8個模塊編寫,我們又沒教過選修模塊的教材,這在客觀上為我們把握教材特別是必修教材的難度和廣度造成了困難。同時,一些教輔資料和老師們長期的教學經驗就很容易造成教學中的“一竿子插到底”的現象。這必然嚴重增加學生負擔,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違背了實施新課程的目的。這恐怕在一些已分文、理科的學校中就已有體現。對這一點我們是這樣處理的:(3)認真研究課程標準。
在每章學習前,首先集體研究其內容標準,討論其目標要求。不但研究必修內容,而且研究選修內容,比較同一知識點在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中的不同要求,盡可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例如,《化學2(必修)》中學習“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時,通過比較課程標準可知,必修模塊中只是要求通過實驗認識化學反應的速率和化學反應的限度,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而溫度、壓強、濃度、催化劑等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的影響規(guī)律及相關理論的解釋等,都將在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中學習。(4)恰當處理教材中的不同欄目。
在山東科技版的化學教材中,只有教材中的正文內容,是課標要求必須掌握的。而“拓展視野”、“交流與討論”、“你知道嗎?”等欄目都是不要求掌握的。例如“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在蘇教版《化學1(必修)》模塊中以“你知道嗎”欄目出現,但并不作要求。如果要深入學習,可在《化學2(必修)》學完“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后再學。當然,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內容設計問題,拓展學生視野。
二、在新課程前提下,初高中教學方法的銜接1、初高中教學方法的差異
初中教學多以實踐或實物直觀教學為基礎,以形象思維和機械記憶為主,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多原理少,初中化學全一冊對學生來說大致分二個層次,前四章入門,后四章入法,由于進入初三的學生沒有學習化學的基礎,從始至終往往會出現教師例證多,點撥多、演練多。學生活動少的現象;而高中生以理論和抽象思維為主,教材注重從微觀定量的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質,注重化學概念和原理的推導過程、產生條件,以及它們的靈活應用,由于知識面的拓寬,有了更多知識遷移機會,因此高中化學教學則較注重理論的指導作用和知識靈活運用,以適應學生進一步獨立深入學習的要求。2、新課改前提下教學方法淺析
(1)構建“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合作性、自主性
開放式教學方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景,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師的幫助下而獲取知識或科學結論的一種方法。其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通過自己的自學和思維來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極大的激發(fā),思維的獨立性、學習的參與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2)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合作性
以往教學中,通常重結論,輕過程,一切由教師安排好。教師把重點、難點嚼得很細,再喂給學生,學生通常被動接受,缺少參與;教師幾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體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都當作定論呈現給學生,沒有給學生留下發(fā)展的空間;教師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背誦,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系。而開放式教學可以改變過去學生“等、靠、要”的被動形勢,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體驗,為其終身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F使用的新教材中設置了很多活動性欄目,為我們使用開放式教學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3、新課改下教學方法出現的問題
(1)現在的課堂,你會發(fā)現:教師的提問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大了;瑣碎的、細小的問題少了;教師提問的隨意性小了;不著邊際,讓學生不知所措的問題幾乎絕跡了。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在課堂里這樣問學生:“你讀懂了什么?”“讀了這一段話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思維活躍,各抒己見,充分體現了讀書是一種個體行為,每個學生有不同的體驗,老師們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作觀察、分析和歸納后,你又會發(fā)現不少教師把“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之類的問題當作“萬能鑰匙”,不根據學科特點,不分時間和場合,不顧班級的實際,一味的使用,結果,學生趣味索然,所見所思十分膚淺,教師又缺乏進一步的指導,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2)現在許多的觀摩課、調研課、示范課、評比課,發(fā)現目前的有些教師很怕“講”。能“少講”,則“少講”,能“不講”則“不講”,多讓學生講,多讓學生活動。因為越來越多的教師認為,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必須做到“少講”,甚至“不講”,于是,課堂上出現了學生泛泛而讀,冠以“自讀自語”;濫用多媒體課件,名曰“用好現代化手段”;熱熱鬧鬧的無聊問答,贊之為“煥發(fā)課堂生命力”;無關教學內容的插科打諢,稱為“走向綜合”等等,教師想法設法追求學生感官上的活躍生動,千方百計在教學的淺層面上操作運作。
(3)眼下,幾乎所有的課堂,特別是公開教學,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從講臺上走了下來,不再是“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接近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始凸現了,學生的頭抬起來了,手也舉起來了,話也多起來了。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被激發(fā)起來。學生是“動”起來了,但稍作注意,問題很多,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很低:有的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形式,一種點綴,每次只用二、三分鐘時間,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tài),就草草收場;有的看似全員參與,實際上是好學生的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有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會傾聽,不會合作,教師缺乏組織教學的策略;有的課堂氣氛似乎很活躍,其思維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有的往往重視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忽視如何提高對合作有效性的指導;有的不管問題是否適合采用合作學習這種方式,不論問題大小、深淺一律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
4、在新課程前提下,如何搞好初高中教學方法銜接
(1)在教法上,教師應留舊創(chuàng)新,巧妙過渡。所謂“留舊”就是保留初中化學教學的一些基本方式,教學上應尊重學生的學習習慣,為此教師應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學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般情況,以免在高中教學中出現急轉彎,而使學生不適應教師的教法。因此,“留舊”是使學生適應高中化學學習的一個必要的心理過渡,但“留舊”并非“守舊”,而是為了“創(chuàng)新”。例如:在講授氧化還原反應時?梢詮某踔袑W到CuO與H2反應的“得氧、失氧”這一狹義的概念作引入,然后要求學生標出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接著教師指出: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再舉例說明,使學生認識以前所學的概念的極限性。進而引導學生從電子的得失和共用電子對的偏離(或偏向)來認識氧化還原的本質。這樣在使知識結構銜接的同時,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得到了延伸。學生的學習就不會覺得是“無木之本”。
(2)化學實驗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治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在初高中知識的過渡教學中,演示實驗效果要明顯,要從如何觀察,如何操作上給以示范。要盡可能把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課本上用小字排版的“小實驗”、“小制作”同學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盡可能去完成;對于課本上的學生實驗要做到每個實驗都能獨立完成,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要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掌握操作要領,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對實驗結果要認真的處理和分析,并且多問幾個為什么,力所能及的進行一些研究性實驗。注重實驗,是學習化學成功的基本途徑。
(3)變固定課堂為流動課堂。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性、自主性,學校抓住同齡人比較容易交流、溝通的特點,成立了以學生宿舍為單位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建立小組公約,組內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小組之間展開競爭,在班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讓大課堂變?yōu)樾≌n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稍诿恳徽禄蛞粏卧盎蛑蟛贾靡粋課外作業(yè)讓學生查閱資料,完成一個研究性課題或寫一篇小論文或了解一位.科學家等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如學完物質的分類之后,讓學生查閱資料撰寫小論文《鈉的“家族”》;學第1單元第3節(jié)之前讓學生查閱阿伏加德羅的有關資料等。
(4)新課程需要老師怎樣“講”呢?首先我們要將功夫放在對教材和學生的研究上,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講”、“講什么”和“怎么講”這三個問題。葉圣陶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苯滩臒o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使學生“反三”這個目的精要的“講”,務必啟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由此可見,葉老并不是一概的反對老師講,相反,倒主張“精要的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講。
(5)為達到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們必須重視:
①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采用相應的策略:可以先明確分工再合作,使每個成員都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務?梢韵泉毩⑺伎,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要能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見解,最后形成集體的意見。
②精心選擇合作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問題不太復雜,這樣的問題,可通過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和時間邏輯思維這三種思維的一般加工方法和策略解決,但有的問題的復雜性水平較高,而這些問題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學生對這些問題可能會存在許多不同的認識,則運用一般的方法難以奏效,這就需要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維方法,來解決問題。③加強對合作學習方法的指導。課堂上,教師要真正關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不要等待,不要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要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教師不應該擔心學生討論會提出很多問題,怕“放”了又不能“收”,而應考慮學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導他們,可教給學生歸納、演繹、類比、推理、創(chuàng)想等方法,從而完成知識的形成和再現。201*-201*
學年度上學期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高一化學組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1、2、3三個班級的化學教學工作,本學期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完成《化學必修一》模塊的教學任務,這一個學期對于我來說擔任三個班的教學任務確實有點累,但我能夠竭盡全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同學生搞好關系,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著眼高三,面向高考,因而也是一個收獲的學期,下面我對本學期的教學做以下幾點的總結:
一、能認真完成學期初制定的教學工作計劃,完成備課組的教研活動,在每一次上課前能認真?zhèn)浜谜n,以及在課堂上能上好每一堂課。因為高一的部分學生基礎知識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而高中化學又比較抽象,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達到教學的效果和目的。二、作為一名老教師,每一個學期能與同伴展開集體備課,并形成統(tǒng)一的教案,這樣能不斷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實際教學能力,能按時完成組長交代的任務,做好每一份練習,對于每個章節(jié)學習完之后能及時進行專題的考試,及時檢查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及時改進。
三、這一個學期的教學是雖然是一個必修模塊的教學,在高考中屬于必考的內容,而且占的比重也是比較大,所以在這一年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參閱了高三年級相關的資料和考試大綱,再結合新的課程標準及調整方案,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并能在原有教材的教學上及時補充高考所要求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為今后的教學做好準備。
四、虛心聽同組老師的課,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及時糾正了自己教學上的不足之處。作為一個老教師及時的吸取年輕老師的新教法、新學法真的非常重要,在平時教學中要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提高自己,不能有所怠慢,學生的問題不能忽視。他們的問題提出,不僅體現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另一個方面也是對我的提高。
五、在對學生作業(yè)的批改過程中,采用多種方式,比如面批,學生在對化學用語這一方面經常出錯,所以在這一方面我下了比較大的工夫,在布置學生作業(yè)之前我總是先進行題目的篩選,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六、在本學期高一基礎年段的教學中,我能引導學生回顧已有的知識,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起“橋梁”,設置了一系列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某些實際問題。
高一年已經過去了一學期,雖然在平時工作過程中有所收獲,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我將做深刻的反思,爭取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有更大的進步,能在以后的教學中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能力水平的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201*年2月16日
擴展閱讀:高一化學必修二總結
必修2復習知識點歸納一、元素周期表
★熟記等式: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①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周期;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族2、如何精確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數=電子層數;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口訣:三短三長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記:三個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號和名稱3、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判斷依據:①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單質跟水或酸起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
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氫氧化物的堿性強弱;置換反應。②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單質與氫氣生成氣態(tài)氫化物的難易及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置換反應。
4、核素: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①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A==Z+N
②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二、元素周期律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①電子層數: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電荷數:核電荷數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③核外電子數:電子數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8最外層電子數(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遞變規(guī)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三、化學鍵
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就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才是共價化合物。用電子式表示出下列物質:CO2、N2、H2S、CH4、Ca(OH)2、Na2O2、H2O2等如:NaOH中含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NH4Cl中含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Na2O2中
含非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H2O2中含極性和非極性共價鍵一、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瘜W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吸熱反應。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①所有的燃燒與緩慢氧化。②酸堿中和反應。③金屬與酸、水反應制氫氣。
④大多數化合反應(特殊:C+CO22CO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①以C、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C(s)+H2O(g)CO(g)+H2(g)。
②銨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數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練習]1、下列反應中,即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同時又是吸熱反應的是(B)A.Ba(OH)2.8H2O與NH4Cl反應B.灼熱的炭與CO2反應C.鋁與稀鹽酸D.H2與O2的燃燒反應2、已知反應X+Y=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總能量D.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fā)生二、化學能與電能
1、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電能
(電力)火電(火力發(fā)電)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缺點:環(huán)境污染、低效
原電池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優(yōu)點:清潔、高效
2、原電池原理(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把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堋?/p>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1)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2)電解質溶液(3)閉合回路(4)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4)電極名稱及發(fā)生的反應:
負極: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負極現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
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正極的現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6)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i)原電池反應所依托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①寫出總反應方程式。②把總反應根據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③氧化反應在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fā)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ii)原電池的總反應式一般把正極和負極反應式相加而得。
(7)原電池的應用:①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如粗鋅制氫氣速率比純鋅制氫氣快。②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③設計原電池。④金屬的防腐。三、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1、化學反應的速率
(1)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計算公式:v(B)==
①單位:mol/(Ls)或mol/(Lmin)
②B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③重要規(guī)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數比(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外因: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③濃度:增加C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④壓強:增大壓強,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⒎磻锏臓顟B(tài)(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2、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動、等、定、變。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tài)平衡,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③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②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③借助顏色不變判斷(有一種物質是有顏色的)
④總物質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xA+yBzC,x+y≠z)[練習]1、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不能使反應速率加快的是(A)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濃硫酸B.加熱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鐵片,改用鐵粉
2、下列四種X溶液,均能跟鹽酸反應,其中反應最快的是(C)A.10℃20mL3mol/L的X溶液B.20℃30mL2molL的X溶液C.20℃10mL4mol/L的X溶液D.10℃10mL2mol/L的X溶液
3、對于可逆反應2SO2+O22SO3,在混合氣體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夠長的時間后,18O原子(D)
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O2和SO3中C.只存在于O2和SO2中D.存在于O2、SO2和SO3中4、對化學反應限度的敘述,錯誤的是(D)
A.任何可逆反應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學反應達到限度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C.化學反應的限度與時間的長短無關D.化學反應的限度是不可改變的
5、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A(氣)+3B(氣)2C(氣)達到平衡的標志是(A)A.C生成的速率與C分解的速率相等B.A、B、C的濃度相等
C.A、B、C的分子數比為1:3:2D.單位時間生成nmolA,同時生成3nmolB
一、有機物的概念
1、定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為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碳的金屬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種類多②大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③易分解,易燃燒④熔點低,難導電、大多是非電解質⑤反應慢,有副反應(故反應方程式中用“→”代替“=”)二、甲烷
烴碳氫化合物: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甲烷是分子組成最簡單的烴)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3、化學性質:①氧化反應:(產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fā)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應:(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不同時,碳原子數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相同時,支鏈數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三、乙烯
1、乙烯的制法:工業(yè)制法:石油的裂解氣(乙烯的產量是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標志之一)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4、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3)聚合反應:四、苯
1、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
溶劑,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機溶劑。
2、苯的結構:C6H6(正六邊形平面結構)苯分子里6個C原子之間的鍵完全相同,碳碳鍵鍵能大于碳碳單鍵鍵能小于碳碳單鍵鍵能的2倍,鍵長介于碳碳單鍵鍵長和雙鍵鍵長之間鍵角120°。3、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濃煙)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2)取代反應
①+Br2+HBr
鐵粉的作用:與溴反應生成溴化鐵做催化劑;溴苯無色密度比水大②苯與硝酸(用HONO2表示)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無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狀液體硝基苯。+HONO2+H2O
反應用水浴加熱,控制溫度在5060℃,濃硫酸做催化劑和脫水劑。(3)加成反應
用鎳做催化劑,苯與氫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
+3H2(也可以和氯氣加成生成六六六,一種農藥)五、乙醇
1、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如何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無水硫酸銅;如何得到無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餾
2、結構:CH3CH2OH(含有官能團:羥基)3、化學性質
(1)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應)
(2)乙醇的氧化反應★
①乙醇的燃燒: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2CH3CH2OH+O22CH3CHO+2H2O③乙醇被強氧化劑氧化反應CH3CH2OHCH3COOH六、乙酸(俗名:醋酸)
1、物理性質:常溫下為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結成冰一樣的晶體,所以純凈的乙酸又叫冰醋酸,與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結構: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羥基組成)3、乙酸的重要化學性質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強,具有酸的通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②乙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來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還可以與碳酸鈉反應,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兩個反應都可以證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2)乙酸的酯化反應
(酸脫羥基,醇脫氫,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乙酸與乙醇反應的主要產物乙酸乙酯是一種無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在實驗時用飽和碳酸鈉吸收,目的是為了吸收揮發(fā)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應時要用冰醋酸和無水乙醇,濃硫酸做催化劑和吸水劑
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金屬礦物的開發(fā)利用1、常見金屬的冶煉:①加熱分解法:②加熱還原法:鋁熱反應③電解法:電解氧化鋁
2、金屬活動順序與金屬冶煉的關系:
金屬活動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還原,用一般的還原方法就能使金屬還原;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越難被還原,最活潑金屬只能用最強的還原手段來還原。(離子)
二、海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海水的組成:含八十多種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總量占99%以上,其余為微量元素;特點是總儲量大而濃度小2、海水資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①蒸餾法;②電滲析法;③離子交換法;④反滲透法等。(2)海水制鹽:利用濃縮、沉淀、過濾、結晶、重結晶等分離方法制備得到各種鹽。
三、環(huán)境保護與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理念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又稱為“環(huán)境無害化學”、“環(huán)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
從環(huán)境觀點看:強調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從一開始就避免污染物的產生)從經濟觀點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盡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熱點:原子經濟性反應物原子全部轉化為最終的期望產物,原子利用率為100%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一化學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一化學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