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訓工作總結(3)
校本培訓工作總結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特別是課程改革的深入,人們越
來越感受到高品質的教育需要教研的支撐。為此,我校根據上級文件中提出的要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和培訓制度,即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工作的中心要下移到學校,開展以一線教師為主體的、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的校本培訓活動,真正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的發(fā)展。本學期,我校在校本培訓工作中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書面”培訓。
我們注意引導教師結合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通過讀書進行自悟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教師讀書活動需要提供學習材料,給以知道方能有成效。為此,我們呢堅持做好兩件事:一是由教導處負責給教師提供“校本培訓學習材料”,這種材料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來源于教育教學報刊雜志和網絡,常常是一兩篇小文,便于閱讀思考,還有的是校長讀報刊后提供。二是全校教師開展“同讀一本書”活動,如《新課程標準》、《解讀新課程》、《新課程與教師角色的轉變》和《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轉變》等,學校安排集中時間進行導讀,分散時間進行自學,撰寫萬字以上讀書筆記,為消化所學內容,學校結合所讀書籍內容組織骨干教師專題講座和教師間的互動研討活動,交流學習心得。通過學習、討論、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全體教師對新課程背
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與教學方式的變化有了共同的理解,對推進新課程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二、“專題”培訓。
對于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問題或根據學校工作及教師發(fā)展某一方面的需要,開展專題研討和培訓是廣大教師非常歡迎的一種培訓方式。本學期我校舉行三次專題式培訓活動:一是“班級管理”專題研討交流活動,各班主任結合自己工作交流探討班級常規(guī)管理的方法、經驗及自己的困惑;二是各學科“后進生輔導工作”專題研討,各科教師暢談自己輔導后進學生的做法、收益和自己對待后進學生的觀點,進一步端正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提高教師工作的責任心;三是“學科復習策略”的專題研討,先組織各年級、各學科的備課組長討論交流年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年級段的學科教學的目標要求,再由教導處分管各學科教學的教導主任面對所有教師開展“開展有效復習提高教學質量”的專題講座,最后再組織全體教師交流自己的復習方案,在三個層次的交流中,教師既客觀實在的分析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了操作性強的復習方案,又對總復習工作有了新的認識。這樣的專題培訓就能把“問題學習研討”融為一體,形成一個“集體研究”的氛圍,“教師個人反思、同伴研討互動、領導專家指導”的教研機制得以運行。同時能使教師進入一種“以解決自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機智為目的”的研究狀態(tài)中。
三、“做課”培訓。
學校以新課改理念為導向,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課題研究匯報課”
、“青年教師評優(yōu)課”、“骨干教師示范課”、“拜師結隊結對匯報課”等多種形式的做課活動,同時邀請旗教研室的包努恩吉雅、佟和平老師來我校聽課和指導課堂教學,一學期以來,我校共“做課”百余節(jié)。4月份,我校在旗教研室指導下,成功地承辦了全旗小學蒙語文教改實驗推廣會,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在這些“做課”活動中,青年教師與骨干教師進行研討性的對話與交流,一起議論“新課程現象”,例如有的在課堂教學中試圖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但又被頭腦中的“教案”所束縛,課堂上表現出很強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控制性,這就是一種觀念與行為相悖的“新課程”現象,于是我們就一起商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經過幾次爭論以后,達成這樣一個共識:第一,教學設計方案的指導思想,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課堂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第二,教學設計方案的基本特征,要對傳統(tǒng)教案進行超越性的改造;第三,教學設計方案的書寫要求,要突顯出設計者的“創(chuàng)新與特色”;第四,教學設計方案的的制作過程,要傾聽學生的意見,要讓學生參與設計與制作;第五,教學設計要體現出“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的本質特征;第六,教學設計要從學生的“真實問題”出發(fā);第七,教學設計是個“教
學構想”,但教師要多做一些“預案”。就這樣,在“做課”中,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我校包曉紅、陳秀蘭、董紅霞等三位老師在自治區(qū)創(chuàng)新課教學評比中都獲得了二等獎。四、校本研究。
校本教研是完全出于本學校、本年級、本學科教師教學工作的需要而開展的教研活動,是本校培訓的一種形式。校本教研通過教研組內教師互動學習,平等研討,自我反思,推動教學改革,形成民主平等開放的教研氛圍,滿足教師自我發(fā)展的需要。校本教研需要制度保證,我校建立了以下三項校本教研制度:小組專題教學月制度。每學期學校根據教學研究的需要,確定一個主題,由本教研組成員根據主題共同研究,人人做課,相互觀摩,隨時研討,形成一種人人參與、互動交流的研究氛圍。教學評價制度。根據學!罢n堂教學評價表”,開展教師之間、教研組長與老師之間、學校干部與教師之間的教學評價活動。為了便于研究,我們堅持每周行政領導集體聽評一位教師的課的制度。這種評價不是對教師的教學做什么結論,而是通過相互的交流、討論、協(xié)商,幫助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是一種相互的更有針對性的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制度。我們要求30歲以下的教師每個月要有2節(jié)反思式的課堂教學,30歲以上教師每月有1節(jié)反思式課堂教學,鼓勵教師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以便更好的改進自己的教
學。在反思中不斷總結經驗,撰寫教學論文,一學期以來,我校在旗級以上獲獎的論文有18篇,其中盟級論文6篇、區(qū)級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篇。
正是由于我校在實施校本培訓過程,關注到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使培訓工作真正立足于學校,回歸到課堂教學中,并以教師群體和個體的發(fā)展為宗旨,因此校本培訓工作在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同時,形成學習型組織,促使組織中每一個成員共同分享、探討彼此重視的問題,不斷對話、反省、協(xié)商和凝視共識,尋求了學校的更大發(fā)展。
擴展閱讀:校本培訓工作總結 (2)
校本培訓工作總結
我校深入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fā)展,繼續(xù)加強教師繼續(xù)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深化改革,銳意進取,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按照上級部門的指示精神和具體要求,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在確保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利于全面實施教育。使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與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使素質教育具體化,達到在教師綜合素質培訓過程中,既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全體教師全面學習了小學繼續(xù)教育培訓教材,并且按上級要求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校本培訓。
一、指導思想
學校領導重視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工作,為此專門成立了行政一把手為組長的教師綜合素質教育領導小組。充分認識到,在新的世紀,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著學生的素質,影響著民族的未來。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因此,提高教師素質的任務緊迫而艱巨。所以建設一支具有高尚師德,業(yè)務精良,具有實施素質教育能力與高水平的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大為重要。
在校領導的重視下,教師也感到自己責任重大,所以教師都很認真地加強自身修養(yǎng),緊跟時代的步伐,重新認識自我,更新自己的教育界觀念,探求教育教學改革的策略和方法,加強科研能力的提高,掌握運用教育信息技術,加強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二、具體的實施
(一)學習新課標,扎實抓好師資培訓工作。
實施新課程,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在于教師。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因此,我校把培訓工作放到課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貫穿于實驗過程的始終,實行分層全員培訓,促進教師觀念的更新。1、校領導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校級干部切實做到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培訓,自覺參加校內每次課改學習,自覺學習教育報刊,廣泛吸收課改信息。
2、骨干教師積極投入,唱好主角。
(1)學校按照“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要求,先后派出語文、數學、等學科骨干教師參加市等各級組織的新課程培訓和新課程觀摩活動,組織教師全員參加通識培訓。老師們通過看光盤,聽講座;觀課例,析個案;與同事交流;多形式、多途徑、多層次的培訓。同時,學校注重抓好校本培訓工作,每周三下午第三節(jié)課開始對全體教師進行通識、課標、教材分析等師資培訓,分別由校級干部、教導主任、教研員輪流開設課標、教材分析等專題講座。通過聽講座,廣大教師初步學習領會了新課程理念,為學校在新學年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組織收集、翻印學習資料,為實驗教師提供比較前沿的理論支撐。上網查詢有關新課程的先進理念,將《人民教育》《中國教育》等報刊雜志中的案例、教學隨筆、教學反思和典型個案經過篩選、整理,翻印出版,成為校本培訓的材料等。
(3)組織引導參加上課、聽課、評課活動。通過自身實踐和討論學習成功的案例,學習新課程課堂教學的設計、組織與指導,剖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
(4)聆聽教育專家的指導。邀請教研室、進修學校領導來校指導課改工作,通過聽教師上課、為教師評課、與實驗老師面對面的談話,從中接受教育專家的思想傳播,獲取大量信息,解決了教學上的困惑、問題,以便在自己的實踐中更好地逐步體會、體現、完善新的理念。
(5)實行新課程教學管理。每個教研組至少有一位教師在教研時要做中心發(fā)言人,教師每周至少聽一堂課;對這堂課進行一次點評;每月撰寫一篇手記,每月一次案例,每學期上交一篇精品課教案,每學期上交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學校定期檢查,并做好記錄及相關資料的收集,作為考評先進教研組和先進教師的重要依據。
3、其余教師迎頭趕上,全員參與。學校注重教師的培訓工作,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培訓、研討、交流活動,甚至派出到外地學習經驗。要求他們把學到的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設計,自覺轉變教學行為,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二)聯(lián)系教科研,扎實抓好校本教研工作。
教學研究對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目標,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高學校的課程建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每學期學校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制度、扎實開展研討、拓寬研討渠道、總結反饋效果等方面工作,來提高校本教研的管理水平和教研質量。建立每雙周三教研、集體備課制度。提高教學質量,為上好課做好準備。
1、真正落實“三有三保證”的新課程校本教研活動要求,“三有”即教師參加教研活動做到有問題、困惑、疑難。有教研專題;有中心發(fā)言人;“三保證”即教研時間有保證、教研人員有保證、教研實效有保證。通過抓好“三有三保證”的落實,使教研活動扎實有效,有力地推動課改向前發(fā)展。
2、建立案例交流制度,每位教師每月必須撰寫一篇教學案例,并要求案例寫作規(guī)范,定時裝入教師個人檔案。
(三)、全面啟動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積極探索新課程新模式。
學校主要領導對研究課題高度重視,成立了由校長親自“掛帥”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主任擔任副組長,小組成員由學校各教研組長。領導小組成員各負其責,分工到人。
為保證課題的順利進行,針對低、中、高年級段,抽取幾位教研能力強的骨干教師先制定計劃、備課,圍繞一個課題制定詳盡的實施方案,設計樣本以便讓其他教師參考。
長期以來,廣大教師學生以適應了以課堂和書本為中心的教育模式,為改變師生的教育教學觀念,學校首先廣泛宣傳開展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年輕的教師,使師生在思想和觀念上有明確認識,為順利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作好思想上和觀念上的準備。
多組織教師學習討論,幫助教師更新思想,提高科研能力,做到周周有布置,周周有商議,周周有總結。努力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管理體系,力求達到“分工明確,定崗定位,人人參與,時時開展,處處體現”的研究效果。(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新型教師形象
本學期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十六大”精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新型教師形象:重溫《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等教育法規(guī),強化以法治教意識:通過各種活動,積極引導教師自覺關心國內外大事,自覺關心政治。認真貫徹執(zhí)行了《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深入領會《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職業(yè)內涵,對照、排查、糾正不良行為,樹立愛崗、敬業(yè)、愛生的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習慣,重塑21世紀教師的新形象。重申職業(yè)紀律,杜絕體罰、變相體罰及侮辱學生人格等一切悖于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行為。(五)認真做好計算機培訓和考核工作。
經驗是不斷實踐的結果,素質教育還是一個新的歷程,只有在不斷的實踐的過程中,才能積累寶貴的經驗,我校之所以能完成上級領導的工作要求,最主要的是領導的高度重視,學校專業(yè)校長負責繼續(xù)教育工作。其次是全體教師對教育的高度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再次是領導和教師融洽的關系和緊密的團結精神。通過校本培訓,領導提高了自身的前瞻意識,教師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我校把綜合素質的校本培訓工作和教學改革緊密結合起來,及時總結繼續(xù)教育工作經驗,從不同的角度來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樹立教師新世紀的形象。時代在發(fā)展,新的世紀新的轉變,感知時代的召喚是新時代的人的共同心愿,教育更是這樣,教師的重擔更不可忽視,打造一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無疑是為塑造出一批高素質的學生,也就是社會的希望,國家的希望。繼續(xù)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一個人一生不僅僅是接受繼續(xù)教育,而是應該終身接受教育。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校本培訓工作總結(3)》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校本培訓工作總結(3):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