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十八洞村》觀后感 本文簡介:
2017年11月3日,網(wǎng)絡技術研究院網(wǎng)絡管理中心16級碩士14名同學集體觀看了獻禮十九大國產影片《十八洞村》!妒硕创濉肥怯擅缭聢(zhí)導,王學圻、陳瑾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退伍軍人楊英俊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贏一場扶貧攻堅戰(zhàn)的故事。中國
電影《十八洞村》觀后感 本文內容:
2017年11月3日,網(wǎng)絡技術研究院網(wǎng)絡管理中心16級碩士14名同學集體觀看了獻禮十九大國產影片《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是由苗月執(zhí)導,王學圻、陳瑾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退伍軍人楊英俊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贏一場扶貧攻堅戰(zhàn)的故事。
中國的脫貧減貧成就堪稱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作為“精準扶貧”思想的發(fā)源地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牢記總書記“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僅用了三年多時間,全村人均純收入就達到了8313元。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宣布成功脫貧摘帽,成為了全國精準扶貧典型。
電影《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帶給老鄉(xiāng)幸福生活的一種新高度。對此,正如編劇和導演苗月說:我們用電影的手法表現(xiàn)了一種和巖石一樣層層疊疊的貧困生命以及這些生命里那種難能可貴的自尊,正是精準扶貧喚起了他們生命中的自覺:一種改變貧困的自覺,一種建立信心信念的自覺,一種行動的自覺,也是文化的自覺。
習近平:增進民生福祉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fā)展中補齊民生短板,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fā)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決定了我們黨任何工作的得與失都要回到“人民”這個原點和初心:成績,要用“人民”的獲得感來衡量;差距,要用“人民”的幸福感來彌補;歷史,要用“人民”的安全感來寫就。
《十八洞村》正是從一個小山村為故事原型,從這里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每一個干部帶領老鄉(xiāng)開展精準扶貧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故事,找到了文化的自信,找來了精神上的愉悅和幸福,因此,讓人從這一個小山村里看到了幸福生活,看到了自己的尊嚴,看到了發(fā)展的力量。
習近平:我還不到16歲,就從北京來到了陜西省北部的一個小村莊當農民,一干就是七年。那個時候中國農村的貧困狀況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四十多年來,我先后在中國的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工作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也最多!懊駷榘畋,本固邦寧”源于古籍《尚書》,“以人民為中心”才是今日中國之方略。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計。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路上,總能聽到他對貧困生計的認識。
藝術來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但沒有生活,就沒有了一切,《十八洞村》正是從小山村里的原型開始,也把七里八村的生活原型經過藝術的加工,內容的拓展,故事的放大,讓藝術高于生活,也高于一個小山村,從生活到精神,從藝術到文化,從扶貧到發(fā)展,都有了一種高度,這就是生活的溫度,幸福的美度,文化的深度,通過精準扶貧和藝術再現(xiàn),讓觀影者看到一個新的時代,新的生活,新的高度。
電影《十八洞村》觀后感 本文關鍵詞:觀后感,電影,十八洞村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