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齊賢:人生需要有點硬度
張齊賢是貧苦人家的孩子,父親早亡,是母親一手將他拉扯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欺侮,可想而知。但不管多苦,張齊賢始終堅持讀書,關(guān)注國家大事,希望有朝一日,能為國效力。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陽,圣駕在大街上浩浩蕩蕩地行走,別人都避之不及,張齊賢卻從人縫兒里鉆出來,瞅準了宋太祖的坐騎,攔到前面,大聲說,自己要上表獻策。
當時,他沒考取任何功名,就是一介布衣,居然敢攔皇帝的駕,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兒。他不但攔了,還要求和皇帝面談。宋太祖很欣賞這個年輕人的膽量,于是,把他請進行宮,讓他盡情說話。
張齊賢指天畫地,陳述自己的治國十策,從富民到舉賢到懲奸,說得激情滿懷。宋太祖聽得津津有味,這十策里,至少有四策非常合皇帝的胃口,皇帝準備采納這四條,張齊賢卻不干了,說這十策都很重要,皇帝必須全部采納實行。無論皇帝說什么,他都毫不妥協(xié),大聲和皇帝爭辯,氣得宋太祖將手一揮,命人將他拉出去,好讓耳根清凈。
雖然沒采納治國十策,但宋太祖卻對張齊賢心生佩服,這人不但有真才實學,還敢在皇帝面前據(jù)理力爭,具有真正的大臣風范啊;氐骄┏呛,宋太祖將張齊賢鄭重推薦給了弟弟趙光義,希望他將來重用此人。
有了皇帝的關(guān)注,張齊賢順利考中進士,又順利入了仕途,到地方上當官去了。
雍熙三年(987年),北宋大舉北伐,卻接連遭遇失敗,連無敵將軍楊業(yè)都戰(zhàn)死,一時間,宋軍產(chǎn)生了恐遼心理,縮在城墻里,根本不敢出來和遼軍對抗。見此情景,張齊賢主動請纓,要沖到戰(zhàn)場上去。
一個文官,卻嚷著要去打仗,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好在,宋太宗還是佩服他這份勇氣,準他所請,讓他出任代州知州。
到戰(zhàn)場后,張齊賢很快看出遼軍的虛實,想要出戰(zhàn)痛擊遼軍。當時,代州的守將剛剛吃了敗仗,堅持守城不出,無論張齊賢說什么,他都不為所動。
但張齊賢從不向命運低頭,他集結(jié)了少量士兵,趁黑出動,用計迷惑遼軍,結(jié)果以少勝多,打得遼軍倉皇而逃。
張齊賢的勝利,讓士氣低落的宋軍重新看到了希望,連一個文官都能打勝仗,他們這些天天在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的人,有什么理由害怕遼軍?
而這一仗,也讓全宋朝人都看到了張齊賢的能力和硬度,這正是一個國家需要的人才啊!從代州回來以后,他就被任命為樞密副使,然后又一路高升,直到做到國家宰相,并在這個位置上呆了21年之久。
這個貧二代,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人都應該有一點硬度,只有硬起來,才能不被人海淹沒,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所向披糜,引領(lǐng)整個時代。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