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的「近代」始于1600年的清始,至今有400多年,令我覺得「驚奇」:四百年的歷史也稱為「近代」。 這也好,剛好承接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
此套書涵蓋了中國最后一個君主專制皇朝的興衰;國民政府管治下面對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中國;以及中共一黨專政下中國的發(fā)展。把浩瀚的歷史流暢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能夠讀這套書真是獲益良多,值得向大家推介。歡迎各方友好借閱。先分享自己的一些體會。
晚朝時期
「中國科技落后,貧窮;西方科技先進,船堅砲利。」以往覺得必然的,已經是無條件地接受的既定事實。但是,在滿清乾隆時,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卻是全球第一 (在曹仁超的投資者日記常有提及) 國力盛極一時。翻開頁450-451,1775年的清帝國全圖即可見當時國家的強盛。
但是,中國何以在晚清時落得如此屈辱的下場呢?俄國的彼得大帝及日本的明治天皇能夠在這關鍵時刻向西方學習,令自己的國家現(xiàn)代化,成為國際強國;而中國卻不能,并且不斷受人欺壓。實在,中國不是一開始與西方接觸就立即被徹底打敗的。外人初時并不知中國是如此不濟的。他們只不過是希望可以通通商,沒有侵佔的野心。后來知道了清庭的無能才起瓜分中國的野心。在這段漫長的日子裡正常人也可以看見對手的強盛及自己所受的威脅。我們是有百多年的時間去從后趕上的,但卻白白錯過了。這是我們要檢討的地方。
初期與西方接觸,中國視之為藩屬進貢之舉。對傳教士帶來的文明技術不屑一顧。后來戰(zhàn)敗了數(shù)次才能夠明白西方的「船堅砲利」,需要「自強」。但是,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發(fā)動的自強運動還抱著「中學為體,西方為用」的自大心態(tài),普遍士大夫們還抗拒西方的事物,再加上官僚體制的腐敗……自強運動隨著中日甲午戰(zhàn)敗而証實失敗。后來還有康有維、梁啟超等倡議的百日維新改革也隨著清朝的滅亡而証實失敗。
被人欺負了百多年還以泱泱大國自居,如瞎了眼般無視迫在眉睫的危機威脅。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欺負,只求偷安,不求上進。今天我可以想像何以魯迅先生要寫《阿q正傳》去喚醒中國人了。中國敗不在于科技落后,是敗于驕傲狂妄自大!
統(tǒng)一、主權獨立的重要
國際間的角力,利益競爭猶如黑幫般運作。有沖突就先“講數(shù)”,“曬冷”顯示實力,擺不平則動武。一些實力較低的就要向較強的靠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換取生存空間。當“大佬”施壓,一切違反國家利益的政策也要執(zhí)行。美國攻打伊拉克,日本及南韓就要出兵。1985年美國要日圓升值,日圓就要升值。
最近西方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能夠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調整幣值,令自己的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就是主權獨立的好處之一。中國要長治久安也必須如此。
再看二戰(zhàn)后的中國,她實在有再次被列強瓜分的危險。當時日軍已投降,蘇聯(lián)本應把東北歸還給中國。但卻遲遲不肯撤軍,令人懷疑其企圖。后來撤軍時則洗劫東北工業(yè)廠礦,把價值廿億美元的設備當作「戰(zhàn)利品」運往俄國。另一方面, 國民政府則不斷向美國求援,似會成為美國另一附庸之勢。
毛澤東雖然打著共產主義的招牌,但不用聽命于蘇共的情況下崛起。(見頁554, 397) 建立了主權獨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他的能耐。他建立了一個大致上統(tǒng)一的中國。令中國踏上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但同時也帶領中國走了三十年的冤枉路。
在建國初期的一連串運動如: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為人民帶來更多的苦難窮困。打著「為人民」的旗號為人民帶來更多苦難,無論動機如何的善良,結果不及格,都應該退位讓賢。政治制度不完善,讓不稱職的領袖繼續(xù)執(zhí)政,遺害民間。這是中國需要突破的地方。中國需要進行政治現(xiàn)代化,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權力交接制度。否則每次領導人任期屆滿時都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因素,令人不敢作長遠的投資,不是好事。
鄧小平對中國的貢獻
鄧小平上臺時的中國是如何的?一個字:窮。還記得1980年前在福建的生活片斷。由于祖父及父親均分別到菲律賓及香港謀生,在福建的生活尚算富裕。咸蛋是桌上佳餚,三兄姐弟每人每星期可享一隻。由于稻米缺乏,有時需要吃蕃薯粗糧。但,這已算是富裕萬分的生活。
要帶領中國走出計劃經濟的死胡同,光有知識是不足夠的。必須能夠在這個充滿權力斗爭的環(huán)境中牢牢的把權力抓著,才可推行改革。否則受影響的既得利益集團必把你拉倒。一個政府的政策最忌左搖右擺。執(zhí)政權一旦受到挑戰(zhàn),政策的影響在所難免。鄧小平南巡堅持經濟改革,得到今天的成就,可見其魄力、遠見及智慧。他是中國的救星。要了解鄧小平對中國的貢獻,只要對比蘇聯(lián)與中國的改革成績即可。
提起19(推薦訪問范文網m.hmlawpc.com)89的民運,不禁使人感到悕憈。事件始于北京學生悼念胡耀邦,后來演變成反官倒反腐化,然后是爭取民主,防止秋后算帳最后…… 那時候,我是一個中學二年級的學生,參加了數(shù)次支持北京學生的游行集會。那是過渡期的香港。那時中英就香港的前途問題在漠視港人意愿下作出了決定、港人對中央政府的缺乏信任、對自身前途的焦慮而作出了空前的反應,F(xiàn)在回想當時,也感到自己實在幼稚。希望他朝六四真相可以大白。
回看中國的漢唐兩代盛世之前,分別都有一個極短的朝代:秦隋。國民黨彷彿就是今日中國再次強盛的另一個楔子。但愿如此。
第二篇: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中國近代史讀后感.txt如果真誠是一種傷害,請選擇謊言;如果謊言是一種傷害,請選擇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種傷害,請選擇離開。近現(xiàn)代史學習心得
剛剛開始上《中國近現(xiàn)代史》課時,我心里充滿了疑惑:這段歷史我們初中學過兩遍,高中學過一遍,現(xiàn)在來到了大學,怎么還要學?而且內容都是雷同的,都是從鴉片戰(zhàn)爭講到至今,沒什么翻新嘛!
雖然嘴上沒說,但心里卻覺得學校如此的安排純粹是多余。老師好象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他說:“別看你們歷史學過好幾遍,但我現(xiàn)在問你們幾個問題,你們當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來。鴉片戰(zhàn)爭是哪年爆發(fā)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發(fā)的?這些問題算是簡單的吧。誰能告訴我?”不出所料,聽到這個問題后,全班同學都做低頭苦思冥想狀,半天都給不出回答。老師的這個問題讓我意識到,雖然我們學的次數(shù)不少,但都沒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時候很用心,但等應付過考試后,就棄置不管了。現(xiàn)在腦子里的歷史事件已所剩無幾,跟當初沒學過的一樣。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也沒有意義。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學校安排我們再學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們記。郝浜缶鸵ご!引申到我們身上就是:不求上進就會被淘汰!
這次學習,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多了解些中國近現(xiàn)代史,做個合格的炎黃子孫!奥浜缶鸵ご颉!痹谖铱磥,這個道理貫穿著整個歷史;仡欉^去,無論是鴉片戰(zhàn)爭還是日寇侵華,無一不在印證著:昔日的中國因為懦弱而受盡欺凌。雖然我們現(xiàn)在已經變得強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但卻不能輕易忘記這些災難深重的屈辱史,在這段時間里,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zhàn)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是以號稱當時的首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在1840年發(fā)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為起點的,戰(zhàn)敗后,清政府還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后又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和外國協(xié)定關稅,外國取得了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在通商口岸傳教等特權。這些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野蠻和屈辱。
后來,英法在1856年又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在抵抗失敗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此后又陸續(xù)有英法俄的《北京條約》、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約》、1894年中日的《馬關條約》、1900年八國聯(lián)軍的《辛丑條約》等等。
一系列的侵華戰(zhàn)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
如果沒有這些侵略戰(zhàn)爭,我想,中國的現(xiàn)狀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條約不知道讓我們中國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建國以后的發(fā)展十分迅速,我們幾十年里就完成了別的國家要幾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就像我們從制造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到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只用了七年的時間,但美國卻要花去200年。雖然我們現(xiàn)在和美國、英國等國還有一些差距,但要考慮到兩國不同的歷史背景。
其實,中國的歷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有來自社會底層,也有來自清政府內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群眾自發(fā)的。像林則徐、關天培、左寶貴、丁汝昌等批愛國將領的涌現(xiàn),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廣州三元里民眾的自發(fā)的抗英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給帝國主義主義勢力造成沉重的打擊,社會各階層的團結一致,讓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為維護國家主權,1919年爆發(fā)了五四愛國運動,波及全國,工
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條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國、日本,我們應該崇拜我們中國人自己。
還記得,小時侯,我學會的第一首歌是《社會主義好》,歌詞的最后那一句“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國人也都聽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憑空編造的,它們的存在是有依據(jù)的。
提到中國,又會忍不住想到讓我們全體中國人自豪的“紅軍長征”。長征的年代已離我們遠去,但“長征精神”卻代代相傳,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種一樣。
長征途中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們的心中蕩漾,那種不屈不撓,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氣概,那種互幫互助、親密團結的合作精神,那種嚴守紀律、全心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都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前進。但在無數(shù)的光環(huán)下,還有許許多多同樣出色的戰(zhàn)士,他們或許沒有令人們?yōu)橹Q贊的英勇事跡,但“長征精神”在他們身上,同樣是熠熠生輝。
在這里敘述一個長征故事——“一只印著‘謝’字的干糧袋”:
這是發(fā)生在紅軍過草地途中的一個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干糧。在行軍過程中,戰(zhàn)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干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饑,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只印著“謝”字的干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這個故事,心中感到無比沉重!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每天,自己在饑餓中煎熬,也不愿連累隊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在詢問那母子三人的情況,在得知“他們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對戰(zhàn)友的深厚情誼,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們銘記在心中的“長征精神”。
二萬五千里,在中國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走了一圈。我們紅軍歷盡艱難,突破重圍,翻雪山,過草地,渡赤水,還要飛奪瀘定橋。從 1934年秋開始到1936年10月,這段歷程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勝利樹立起了一座無與倫比的里程碑。長征,對于我們新世紀的一代,或許已經太遙遠了。我們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艱難困苦、這樣的驚心動魄,但這段歷史,還是帶給我們無數(shù)的深思。種種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去揣摩,去學習。當然,在新世紀,在我們學生中,這些“長征精神”,需要在學習中發(fā)揚,在校園中發(fā)揚,在做人處事中發(fā)揚,在一點一滴的成長道路上發(fā)揚,在為祖國的建設中發(fā)揚。我們要將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讓這些瑰寶,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者。
歷史,給我的帶來震撼的不僅僅是長征,還有辛亥革命,百萬雄師過長江,五四運動等等。在此就不一一敘述它們給我?guī)淼氖侨绾蔚母惺芰恕?/p>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問題大多可以從歷史上找到經驗或教訓,這對于我們今后的為人處世是非常有意義的。 學史使人明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以史為鏡,可知興替矣。
第三篇: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一作者認為外出多數(shù)文化水平較低的民族認為他們入主中原,僅僅是因為中華民族一時的內亂,反映了當時漢族知識分子的普遍心態(tài),他們認為國家的衰亡,是滿清統(tǒng)治的 無能與腐敗。其實 阻礙中國進步的不是外族的統(tǒng)治,而是中國自身經濟文化政治水平低下的束縛。外族入侵后幾乎應用了中國本身的文化經濟政治政策。因此漢族政權如不加以改革,他們也只會一直循環(huán) 往復,結果并不比外族政權好多少。作者過分貶低外族,抬高西方是為了排解民族情緒,將過錯推于他人。
二
書言,西洋人具有強烈的民族觀念和熱烈的愛國心 ,而國人卻固守家族觀念和家鄉(xiāng)觀念。在此我并不認同。首先,我們都知道在西方個人主義盛行,而在中國家庭和家族式重于個人,西方個人直接跳躍到國家層次,中國個人經由家庭過渡到國家。在我們心中,家國家國,二者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國家的安危狀況說家庭是否穩(wěn)定得前提。因此為了家庭和睦幸福,我們自然不遺余力地保家衛(wèi)國。事實證明在對外的多次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團結的,而西洋人并不象作者認為的那般愛國,他們侵略別國來掠奪資源,使自己國家受益,而收益的主要為資產階級,底層人民仍比較貧困,西方人民在面對巨大財富時,自然而然地會聯(lián)系在一起,掠奪財富。但當那些沒有分得和較少得到利益的人清醒時,他們必然將矛頭指向既得利益者,那時人民內部矛盾就會產生。 人民對國家的支持就會減少,愛國心也會動搖,所以也許西方國家并
不如作者認為地那般向鐵石堅固,相反一盤散沙在特殊情況下 也會凝結成堅硬的水泥。
三.戰(zhàn)爭與改革
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便是戰(zhàn)亂紛起,正是由于戰(zhàn)爭吞并造成的外來壓力,各諸侯國開始改革內政,其中較著名的有商鞅變法, 吳起改革等。而書中所 舉的三個例子,日本,俄國,土耳其 ,均是由于外在戰(zhàn)爭的失利,而萌發(fā)改革內政的念頭。 戰(zhàn)爭與改革的關系由此可見一斑。
按照歷史的一般經驗與規(guī)律,一個國家和民族得內在改革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明清末期資本主義萌芽受到農業(yè)經濟和國家政策打壓, 若順其自然發(fā)展,中國不知何時才能擺脫封建社會。這是由于外來戰(zhàn)爭敲開中國的大門,迫使中國進行變革,而一旦平穩(wěn)的狀態(tài)被外在因素打破, 縱使公民迷茫,出于生存的本能我們開始掙扎,開始思索,想要找出一條路,帶領我們走出被欺辱被壓迫的難堪境地,F(xiàn)有道路是走不通了,于是,先進的知識分子利用他們學過得西方學術編織美好的社會藍圖。有了目標和方法,不同階級的人也開始了不同的變革,所以戰(zhàn)爭就成為改革的動力。
當然,戰(zhàn)爭對改革的破壞也是不容小覷的,二戰(zhàn)后的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他們自身的資源遭到嚴重掠奪,加上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想要通過改革走向富強,是非常困難的。中國近代的洋務運動出了守舊勢力阻礙等眾所周知的原因外,難道由于戰(zhàn)爭造成的巨額賠款,中央財政資金短缺不是緣由之一嗎?新中國剛成立后抗日戰(zhàn)爭與三年國內戰(zhàn)
爭對生產交通等造成的破壞是巨大的,對國民經濟的恢復也形成了許多阻礙 。
中國 若不想再次因為戰(zhàn)爭被迫進行改革,不如自己痛下殺手, 時時修剪壞枝枯葉,為中國這個具有龐大身軀的巨人更換新鮮血液,一時得手軟不能換來永遠的安寧。如今中國正處在改革的路上,我們都在期待著凝聚全國人民希望的改革能夠觸及時弊,在對待疑難雜癥是能夠毫不留情
。
四,國家力量影響國際關系
在鴉片戰(zhàn)爭以前我們 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鴉片戰(zhàn)爭之后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
五 ,國人的愚昧和落后
由于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中國對外國的了解基本等于無,加上自身科學水平的落后,甚至在虎門銷煙時林則徐認為:英國人腿足纏束緊密,屈身皆有不便。他認為外國人必須有茶葉,大黃,他徑直茶葉大黃出口,就可以之外人的死命。而且它本身也十分盲目自信,在以前從未辦過夷務的情況下,卻說:“本大臣家居閩海,于外夷一切伎倆,早皆深悉其祥!庇纱丝梢姰敃r封建官員的自大和愚昧,他們在未經考證的情況下,胡亂斷言西方人的生活習慣和國家實力。當外國人的堅船利炮到到家門口時才清醒地看到自身與他國的差距,鴉片戰(zhàn)爭時,山海關的炮仍是前明之物,技術多年未曾變革。武器的落后在林則徐的私函中也曾涉及。
徐廣縉擔廣州總督時,曾寫信問林則徐馭夷之法,林則徐回答民心可用這樣的回答十分空泛,由此可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較古老的時代,在中國人的政治中,政治家們認為人民的力量對國家政權 是起決定性作用,儒家思想曾闡述過民重君輕,君舟民水等 思想,唐太宗也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為在那時,我們所遇到的敵人水平都是相差不大的,我們所遇到的困難通過激發(fā)人民主動性是可以克服的,我們這樣的認知轉換到現(xiàn)在的情況是不可行的,洋人的經濟軍事政治水平遠超過我們,在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時,像民心這樣空泛的事物, 除鼓舞人心外,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像封建官員那樣把 民心當作救命的稻草是極其可笑的,況且不 提人民力量的大小,人民本身就是愚昧的。這就是政治家的失敗。而且當英法聯(lián)軍進攻廣東時,士大夫階級所依賴的民心竟毫無力量,民眾不但不抵抗,且?guī)椭税蜒瞄T的庫銀抬上英船。
六,近代中國人的法制意識
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的,我國官吏就自動放棄境內的法權,在中國境內外國人與外國人的民刑案件中,官吏不愿多問 。馬關條約的簽訂時的中國人完全不懂國際公法和國際形勢, 他們對協(xié)定關稅和治外法權狀的不平等條約絲毫沒有微詞,卻認為張外國人管外國人是最方便最省事的方法,其實他們犧牲了國家的主權,貽害不少我們。
當 葉民琛負責廣東時,外人曾經提出減輕關稅并廢除厘金,中國人反而認為這一點可以通融,卻認為北京 駐使,長江及華北通商即及外人與官吏往來各項,事關國家 生死存亡絕對不可以妥協(xié)。
六封建社會的循環(huán)
作者認為中國歷史有一個循環(huán)套,每個朝代的開國君主總是很開明的,正是和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水平提高,而后來之統(tǒng)治階級欲望的提高,官吏越來越貪污,加上人口增多耕地減少,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此時天災人禍自然演化,土匪橫行,人民不能生產,于是開始頻繁爆發(fā)農民起義,推翻舊政權,新政權要陷入新的循環(huán)。這個過程看似循環(huán)往復,交替進行,中國歷史似乎陷入了一個圈套。其實不然,社會是前進的,循環(huán)的過程也是交替上升的,明清時的科學水平雖然發(fā)展較慢,但較之以前還是有所提高的,
清朝末期正進入循環(huán)套的最低點,如若不遭遇外國政權的入侵,國家本身就要面臨政權變革的危機,而此時西方的入侵使中國遭遇前所未有的難關。內部,吏治腐敗,政治腐朽,盜賊猖獗,人民生活困苦,外部列強入侵,掠奪資源,要求賠款.封建統(tǒng)治面對列強與人民雙重的壓力.早已岌岌可危,本該走入下一個循環(huán)的中國社會在遭遇外國侵略這一外部刺激時卻看到了另一個新鮮世界的光亮,幾千年的大國夢幡然醒悟,中國人民帶著沉重的傷痛跳出歷史的宿命,去爭取美好的未來。
第四篇: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近代中國不具有可比性
蔣廷黻先生在《中國近代史》的前后幾次將中國與日本、俄國、土耳其相比較,認為中國若是一樣接受先進的科技文化便能走上近代化。我不敢茍同,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歷史積淀下來的智慧也好,殘渣也好,絕非這些歷史小國所能比擬的。龐大的利益集團以及利益集團間的復雜關系,堅固的傳統(tǒng)思想基礎堅定地家族意識,等等歷史的產物注定中國走向近代化的路程漫長而坎坷。
正文
“日本、俄國、土耳其的近代史大致是前面說的那個樣子。這三國接受了近代的科學、機械、及民族主義,于是復興了,富強了!蔽闹校Y廷黻先生幾次將中國與日本、俄國、土耳其相比較,以為中國與這幾個國家類似,若是一樣接受了先進的科技、文化便能一樣走上富強之路。
事實果真如此嗎?
怕是不見得。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的歷史絕不是世界上最長的,但其能成為四大文明古國的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其延續(xù)性,千百年來的歷史積淀一方面成就了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另一方面卻也造就了中國難以動搖的社會傳統(tǒng),比如儒家思想,比如等級森嚴,比如重農抑商等等。
這些傳統(tǒng),這些文化在很長時間以來都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秦朝的一統(tǒng)六國、廢分封設郡縣以及皇權至上的中央集權制奠定千百年來中國政治的基石,漢朝的設立太學確定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正統(tǒng)了中國政治的走向,隋朝的科舉制完善了中國的選官制度,到唐朝的各種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善進而達到中國古代政治的一個高峰,可以說唐朝是中國政治的一個轉折點,前一階段主要還是中央集權制、封建制度的進步過程,而到了宋朝,交子的出現(xiàn)、徽商晉商隊伍的龐大讓我們不難感受到商業(yè)在宋朝的蓬勃發(fā)展,在明朝鄭和七次出海、多種經營模式手工業(yè)的逐步發(fā)達中商業(yè)的脈搏也在逐步的強大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到資本主義的逐步成長,以及封建主義在皇權挽救之下仍然逐漸衰敗的趨勢。若這樣的趨勢正常的發(fā)展,倒也好,只是清朝政府的上臺重新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繼續(xù)了重農抑商的傳統(tǒng)執(zhí)政方針,將商業(yè)手工業(yè)將資本主義的萌芽扼殺,封建主義由此回光返照。
梳理古代歷史的目的在于,中國的傳統(tǒng)固然在唐朝以前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成就了我大唐王朝,然而在之后宋元明清的發(fā)展中,這些傳統(tǒng)便成為了絆腳石,牽制了中國一步步走向近代的腳步,原地踏步,不進反退。
這一點無論是日本,亦或是俄國、土耳其所不能比擬的。更不要談中國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家族意識,王權官權背后的利益集團之間的關系又怎是這些小國所可以比擬?
我們以日本為例。其一,我們看日本的兩次政治性質的變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無論是大化改新中的孝德天皇還是明治維新里的明治天皇,其開明程度著實高,思想也著實深遠,也因而可以顛覆原來的社會制度,改變社會性質。但是我們轉而來看中國,我國缺乏這樣開明的皇帝嗎?不是的。光緒帝眼看國力日漸衰弱,國家積貧積弱,一心勵精圖治,任用維新派,開始了變法之路。我們細看百日維新的細則,可以說是考慮相當全面、相當完善的,但是成功了嗎?清朝主權依舊危在旦夕,農民依舊苦不堪言,國家依舊積貧積弱,戊戌變法顯然沒有達到變法的成效,反而激起了宮廷內部的權力斗爭。為什么在我們看來相當完善的變法無法成功?有兩點原因,第一,中央集權的封建思想深入人心,縱然在戊戌變法中提倡了制度改革,這違背了傳統(tǒng)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觀念,皇上雖然嚴明,奈何官員不開明呢?第二,戊戌變法即便相當成功的部分,由于牽涉到權貴自身的利益,再加之當朝慈禧太后的反對,沒有軍權支持著變法的不可侵犯性,一層層傳達的不到位,一層層利益的吞并,本來好的東西落到百姓頭上卻變成了負擔,讓維新革命派最后只能革掉自己的生命。其二,我們從變法
本身來考慮,日本由于其歷史上一直依附中國,其本身的東西是比較少的,其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向外界學習的歷史。所以每一段思想傳到日本的時候可以說都是相對成熟的,而且思想文化經過他們的選擇也是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經過篩選的,他們自我演變的時期是相對較短的,其中會產生的偏差也是相對較少的。因而就其變法的基礎來看,人民是開明的,他們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就變法的主導人群來看,由于牽涉的自身利益也相對較少,其變法的決心也是較為堅定的,因而變法改革的程度也是比較根本的。比較戊戌變法與大化改新,王安石變法里的政治傾向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微調,而非大化改新的整個顛覆。改革的決心很大程度也決定了改革成功的可能性。
由此我們便也可以明白,近代中國,即便如日本一樣,在受到侵襲的第一次就產生危機感,主動地去向西方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普及西方的思想文化,也絕不可能就此走向近代化,變得富強,避免外國的侵擾。
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在美國第一次入侵日本,即黑船事件發(fā)生以后,日本有兩名青年出于好奇登上美國的船舶,主動前往美國學習西方文明;而與此同時,中國只有窮苦人民才會極不愿地讓自己的孩子去京師同文館,學習外國語言,并且認其為家門之一大不幸,而當權貴族們是怎么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到“蠻荒之地”受苦的。這反映的絕不只是兩國人民對于西方文明的不同態(tài)度,更是近代化在兩國推行將會受到的挫折程度。最廣大的受眾的態(tài)度對于改革的推行也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的。
所以對近代中國來說,吸收科學技術,學習思想文化只是表面,絕不可能真正推動近代化的進程,只有切實的政治制度的顛覆才有可能實現(xiàn)近代化。沒錯,就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成果也正是說明,對于中國,不通過流血的無力抗爭,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的摒除封建主義的指揮思想,單單靠科技的進步,一些人思想的開化,變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國的近代史的背景與日本、俄國和土耳其是截然不同的。
第五篇: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一直頗喜歡讀些歷史,也接觸過一些講述中國近代的史籍,無一不是大部頭、大容量,時間一長也就沒什么印象了。此次有幸拜讀蔣廷黻先生的這本小冊子,讀了十頁左右,我便有了第一個感慨:歷史也可以比小說還好看。 其實,這種感覺在讀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和《中國大歷史》的時候也有過,但這本小冊子又有它自己的特點:
第一,以十萬字記述中國近代百十年的歷史從詳錄史實來說是不可能的,但作者一早在序里說明是“報告觀感”,因此重的是分析因由、追溯流向、發(fā)表感慨。態(tài)度誠懇、文字淺近,一路讀來,就象作者正坐在對面的搖椅里,一邊抽著煙斗一邊將種種人事紛紜娓娓道來。親切熟悉,全無澀澤之感。
第二,作者即便不算是完全的近代史的親歷者,至少也親歷了一部分。同時他自己的經歷也頗具代表性:幼年讀私塾,少年學英文,青年留美歐,歸國做學問。蔣廷黻先生本人即受中西兩方面的影響,很理解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理變化。同時,在他收集近代史資料為著書作準備的時候,許多歷史人物還健在、資料還存在,蔣先生利用自己的身份,有機會取得不少珍貴的第一手史料。比如,為了掌握李鴻章1896年至1900年期間從事外交活動的史料,他走訪了許多李鴻章的舊部,或助手,或秘書,一有機會就把話題引到資料的搜集上。因為材料豐富,提供材料的又是熟友故交,蔣先生講述起來,便少了
些隔板猜物的空洞,多了些感同身受的真切。
第三,近代中國,“外交”是個關鍵詞,書的前言里已經介紹,蔣氏書生從政,專攻的正是外交。在寫起有關中外關系時,蔣廷黻先生有的不僅是書章中的真知,更有他多年外交經驗中汲取的感悟。因此,對人物的心理分析、對情勢的審度把握脈絡清晰、一絲不亂,令讀者頻頻點頭稱是。
由此又不免想到我們一路接受的歷史教育,印象中歷史就是要死記硬背,背完年代背人物,背完事件背地點。之所以不得不背,其實是因為我們得到的解釋是被生搬硬套上去的,因果不明確,源流不清楚,不得不背才能記得。歷史,其實是一條河,沒有什么是突然跳出來的,用一種解釋套用在千百年來的所有人和事上,不澀不怪才是奇了。
第二個感想是搞政治的也可以是做學問的。這個感慨生發(fā)于了解蔣廷黻先生的生平之后。四十歲之前,蔣廷黻先生是書生一枚:美國學畢歷史歸來,他歷任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系兼文科主任、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四十歲時,他轉而出任國民黨行政院政務處長,后奉派駐蘇俄大使。1944年,出任聯(lián)合國善后救濟總署中國代表及國民黨行政院善后救濟總署署長。1947年,任國民黨駐聯(lián)合國常任代表。1957年,當選國民黨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1961年冬,任國民黨駐美大使。
知識分子搞政治,按我們的想法,似乎總是可惜了的,可蔣先生自有他的道理,他是一位入世的歷史學家,主張以學術服務于現(xiàn)世。據(jù)說故交李濟曾問他:“廷黻,照你看是創(chuàng)造歷史給你精神上的快樂多,還是寫歷史給你精神上的快樂多?”他
沒有正面作答,而是以慣熟的“外交辭令”反問:“濟之,現(xiàn)在到底知道司馬遷的人多,還是知道張騫的人多?”
做學者的看起來好象比較自由純粹,可以埋首書卷,將主張觀點訴諸筆端,所謂著書立說?墒亲鰧W者的也有其被動性,不說別的,蔣廷黻先生的這本書今日出版亦有所刪節(jié),蔣先生對此大概也無可奈何了。
另一方面,搞政治的也有能伸張其主張的一面,蔣先生熱衷于研究外交史,終于忍不住自己去從事了一把外交,想必他在任上是有努力實踐過的。
再說了,如果我們的政治家們都有這樣的學術底子,不能不說是國民的幸事,讀書人未必都是好人,但書讀得多也能寄望道理懂得多,于國于民都是積極有益的。
不過,大家也有糊涂的時候。自孫中山先生出場,文筆就大改,看了幾頁后忍不住翻到封面看看還是不是這本書啦!皩O中山的三民主義和革命方略無疑的是我民族惟一復興的路徑”、“只要我們能謹守中山先生的遺教,我們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蔣先生想必是真心相信三民主義能救國,因此大呼特呼,但以寫史的角度來看,“無疑”、“必能”這樣斬釘截鐵的表述總不免有失偏頗。
(綜合一處:錢霄棟)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