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群文閱讀
-----“借物喻人”亦“借物育人”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道理。
2.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誰能說出這種植物的名字?這位同學,你來說。
生:是花生,我家鄉(xiāng)的田地里種著花生。
師:生活中我們見到的最多的是花生的果實,這位同學認出了花生長在地里的樣子很棒。同學們,你們知道花生還有一個名字叫落花生嗎?這位同學,你還想為大家解釋,請你來說。
生: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在地上開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土里長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師:同學們,看來生活中處處是學問,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這位同學一樣在實踐中學習。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落花生》這篇課文。那么這篇文章圍繞著花生寫了哪些內(nèi)容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默讀課文。
生:這篇文章作者圍繞花生講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議花生。
師:同學們用小標題的形式把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概括出來,真了不起!這篇文章圍繞著落花生寫了這些事情,那你們認為作者重點寫的是什么呢?
生:作者詳細描寫了父親和我們一起議花生的情景,所以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內(nèi)容。
師:好,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讀出了作者對內(nèi)容的詳略安排。接下來讓我們重點學習議花生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默讀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圈畫出在收獲節(jié)上父親是怎樣談花生的?
生: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師:父親在這里提到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是什么?
生:花生不炫耀、不張揚,樸實無華的特點。
師:說的好,那么在這里父親談花生時為什么還要提到石榴、桃子呢?
它們的特點是什么呢?
生:外表漂亮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美味又可口。
師:花生和石榴桃子比起來怎么樣呢?
生:花生和它們比起來樸實無華、默默無聞,美味且可口。
師:同學們,父親在這里寫蘋果、石榴、桃子的外表鮮紅嫩綠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為的是什么呢?
生:通過比較突出了花生樸實無華的特點。
師:父親僅僅是在談花生嗎?
生:父親提出了對我們的期望,“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生:作者從父親的話中悟到做人要做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花生的特點和父親對我們的期望有何相同之處?
生:花生樸實無華、默默無聞和它的實用價值正是父親對我們的期望。
師:是啊,我們要像花生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父親通過談花生的特點希望我們做花生一樣的人,兩者之間有著相似之處,作者的這種寫法叫做?
生:借物喻人。
師:運用借物喻人如同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一樣,必須注意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要寫出物的特點,再由物聯(lián)想到人的品質。要注意人與物的相近、相似之處,抓住相似的連接點,才能達到寫作效果。文中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 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以起到“借物育人”的效果。作者把父親的話深深的印在心里。讓我們一起朗讀文章的最后一句話。
生:(齊讀)
師:哪位同學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一個“印”字寫出了作者銘記父親的教誨,要像父親所期望的那樣做一個默默無聞,對社會有用的人。
師:許地山始終銘記父親的教誨,他的筆名叫落華生,立志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來看許地山的生平資料: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1920年畢業(yè)留校任教。期間與翟秋白、鄭振鐸等人聯(lián)合主辦《新社會》旬刊,積極宣傳革命!拔濉に摹鼻昂髲氖挛膶W活動,
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葉圣陶、鄭振鐸等12人,在北平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chuàng)辦《小說月報》。
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發(fā)表文章、演講,宣傳抗日,反對投降。"皖南事變"發(fā)生,即與張一廛聯(lián)合致電蔣介石,呼吁團結、和平、息戰(zhàn)。同時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為抗日救國事業(yè)奔走呼號,展開各項組織和教育工作。后終因勞累過度而病逝。
同學們,通過閱讀資料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許地山?
生:我看到了一位憂國憂民敢于擔當?shù)母锩嗄暝S地山。
生:我看到了一位在國家危亡之際為堅持抗日奔走呼號最終病逝的愛國人士許地山。
師:是啊,同學們。許地山曾經(jīng)說過:“我要像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备赣H的教誨影響了他的一生。
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在你們的身邊有沒有像花生一樣樸實無華卻始終默默無聞奉獻自己的人呢?
生:我認為生活中各行各業(yè)都有像落花生這樣的人,堅守在崗位的人民警察;救死扶傷的醫(yī)生;長期奮戰(zhàn)在生產(chǎn)線上的工人......
師:同學們,許地山在父親的引導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誨,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并讓它成為自己一生做人的準則,看來父親的“借物喻人”真正起到了“借物育人”作用。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像落花生,像許地山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落花生》群文閱讀
-----“借物喻人”亦“借物育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群文閱讀學習比較、統(tǒng)整等閱讀策略。
2.通過比較閱讀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習此類文章的寫法。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在《落花生》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許地山的父親借花生的特點教育子女們要做落花生一樣的人,做有用的人。父親的教誨影響了許地山的一生,他的一生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苯裉煳覀円浴堵浠ㄉ贰ⅰ栋讞睢、《訪蘭》來展開一次群文閱讀。請同學們閱讀《白楊》和《訪蘭》。
師:老師看到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白楊》中父親向一雙兒女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生: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對兒子和小女兒說:“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師:從父親的話中你發(fā)現(xiàn)白楊具有什么特點?
生:直、堅強、生命力頑強。
生: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師:是啊,同學們。白楊樹生長在茫茫的大戈壁,這里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自然條件惡劣。可是這片土地需要它,它就在這生根發(fā)芽!鞍职种皇窍蚝⒆觽兘榻B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爸爸借白楊表達什么樣的心愿呢?請結合背景資料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爸爸的心愿就是自己也要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師:爸爸借白楊表達了一個邊疆建設者的愿望。這種寫作方法叫做......
生: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師:爸爸和白楊樹有什么相同點呢?
生:白楊樹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是“新疆衛(wèi)士”,爸爸也是西部的建設者,為了建設新疆放棄各方面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家鄉(xiāng),扎根于此,奉獻青春,是堅強不屈的“新疆戰(zhàn)士”。
師:是啊,同學們。他們同樣不擇環(huán)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樹似人,人如樹。,二者的形象疊印在一起,借此我們體會到文章在表達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點。文章中還有一處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請找出來。
生: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師:結合課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大白楊指像爸爸一樣的千千萬萬的西部建設者,小白楊指的是這些建設者們的兒女,他們將來會像自己的父輩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師:爸爸自己已扎根邊疆,獻身邊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樹一樣經(jīng)受鍛煉,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才。
同學們,我們來看另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訪蘭》,文中的家蘭和野蘭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生:家蘭“樣子是似乎靈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調(diào)也就俗了!币疤m:“清妙”、“清爽”“蘭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氣。長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
師:野蘭的不俗之處在哪?
生:“它不為被人欣賞而生長,卻為著自己的特色而存在著,所以它才長的葉純、開得花純,楚楚的有著它的靈性!
師:這正是父親欣賞野蘭的原因。父親借蘭花的品格也提出了對兒子的期望。
生:父親拉我坐在潭邊,我的身影就靜靜地沉在水里;他看著蘭,也在看著我,說:“做人也是這樣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獻媚處事,就像盆景中的蘭草一樣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會給社會有多大貢獻的。”
師:父親希望兒子做什么樣的人?
生:父親借蘭花希望兒子做一個不慕名圖利,不獻媚處事,純樸自然,踏踏實實的人,能夠真正的對社會有所貢獻。
師:父親的這段話,作者從未敢忘記。作為一名著作頗豐的中國當代作家,他的散文大都閃爍著哲理的火花。這種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論的重復,一直保持自己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作風格。這與父親的教誨不無關系。
師:同學們,通過《落花生》、《白楊》和《訪蘭》的學習你能否發(fā)現(xiàn)三篇文章的共同點?請運用比較、統(tǒng)整的方法完成表格的填寫。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