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觀后感(一)
觀看完《1942》,從影院出來,一位阿姨感慨:這是一部很正的片子。我覺得這是個很恰切的評價,《1942》包涵了很大的歷史內(nèi)容,有撼動人心的力量,是不能用悲劇或者喜劇來簡單定義的。
《1942》改編自劉震云的同名小說,歷時18年的等待,9個月的精心準備,奔赴8地拍攝,整個制作團隊在重慶河南等地來回奔波。馮小剛?cè)绱舜笫止P的制作,絕不僅僅是為了煽情賺眼淚。觀看時,除了感官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靈的觸動。
1942年,太平洋戰(zhàn)爭進入第二年,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正處于相持階段。此時河南大旱,又遇蝗災,上百萬民眾遭遇饑荒,被迫背井離鄉(xiāng),開始從河南到陜西潼關(guān)的大規(guī)模逃荒。逃荒路上,餓死的病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扒火車被踩,被軋死者也無數(shù)。影片以河南民眾逃荒的時間和路線為軸,展開了對逃荒過程的真實再現(xiàn),這期間還穿插了許多國際國內(nèi)的大事,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重慶歡迎外國特使的演練……有這樣一個大背景,河南的災荒更顯出復雜的意義,具有更深的內(nèi)蘊。
面對生死,人性最容易呈現(xiàn)出來。為了生存,為了活命,人往往無法和多數(shù)的其他人站在一起,而是選擇和自己最親最近的人站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人們又需要不斷做出抉擇,不斷地放下很多東西。為了活命,鄰村的鄉(xiāng)親們準備去搶財主范東家的糧食,為了保住活命的糧食,范東家讓鄉(xiāng)親們大吃一頓的同時,讓長工拴住去報官。當鄉(xiāng)親們知道這一事實后,殺死了范東家的兒子,搶了他家的糧食。就這樣,范東家?guī)еO碌挠嗉Z也開始逃荒。
影片將就這樣將每個人面對災荒的態(tài)度真實呈現(xiàn)了出來,絲毫不掩飾。為了活命,吃的問題已成為最大最重要的問題,對關(guān)乎生死的糧食的渴望已經(jīng)超越了其他情感,包括鄉(xiāng)情,鄰里情,愛情,親情……要吃要活命,饑民們不得不一次次放下這些原本在生命中極其重要的東西。人性的復雜多面真實地呈現(xiàn)出來,瞎露為救高燒的老母親準備拿自己的女兒換小米,為了給剛生產(chǎn)的寡嫂熬湯補血氣,星星殺了自己一路帶著的貓。為了活下來,有借糧,分糧,后來又有了偷糧,搶糧,為了糧食相互打殺致死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這是天災,也是人禍。
人性陰暗的另一面就這面慢慢呈現(xiàn)。“國家貧弱,就得不斷甩包袱才能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災民死一個,地區(qū)還是國家的,上前線的兵都餓死了,國家就亡了”這是在河南抗戰(zhàn)的蔣鼎文對河南政府主席李培基請求減免河南軍糧上繳時說的話。李培基后又親赴重慶找蔣介石反映河南災情,美國時代周刊記者也多次向政府反映災情的真實情況……等河南災情終于引起政府足夠認識,政府決定從軍糧中抽調(diào)的八萬斤賑災糧給河南時,關(guān)于糧食如何發(fā)放,成為河南商界,工商業(yè)各行各業(yè)爭論的話題,各行業(yè)代表都盡量為自己的利益而去盡力爭取。如果說那些逃荒的流民是一個群體主角,影片通過范東家,拴住,瞎鹿等人物集中展示了人性不光亮的一面,那么獨立于災民之外的這樣一個群體,影片對他們的揭露更是徹底和直接。想起影片中蔣介石的一句話“我特別懷念北伐戰(zhàn)爭的時候,那時候所向披靡,沒有負擔,盡可以和民眾站在一起”,自然,國難當頭,最理智的當是以大局以國為重,犧牲是不可避免的?墒菫榫S護國家和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流民被放棄和犧牲的時候,是否該用心去審度一下“這樣被放下的生命,是不是太過于輕易,代價是否過于沉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無論身份地位,影片完整而真實地呈現(xiàn)了災荒中每一個人的態(tài)度,這是最震撼人心的力量。逃難中的哭嚎聲,爭奪的廝殺聲,日軍的炮擊聲,影片用感官的刺激引起了我們的痛感,而那些真實人性的呈現(xiàn),則直戳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心痛,更讓我們流血。我們哀憐災民不可避免地走向死的境地,我們震驚為求生人性陰暗的爆發(fā),我們也憤怒對待生命的不珍重的態(tài)度。面對死亡,求生欲望燃燒到極致之時,生命中潛在的血性,殘暴,惡被激起,人性處于本能的掌控中,失去了道德的光亮的一面,這時,那僅有的一點的微弱的善,就像黑夜的光芒,彌足珍貴,給我們心靈最大的慰藉,讓我們覺得生命還是“正”的。
星星和花枝賣了自己換米,是為了活命,更是為了家人的生死。花枝和拴住分別時,將自己的破棉褲換給拴住穿,她說:“我的棉褲還比你的囫圇點。”范東家逃荒路上,盡力幫助別人:為了救拴住,不惜拿出三斤白面。逃荒路上,他始終不舍棄自己的小孫子,帶著他扒火車。拴住為了救星星,臂上挨了一槍,后來為了尋找花枝的孩子,從火車上跳下來。孩子沒有找到,鈴鐺的風車便成了他對孩子的唯一念想。當日本人燒了鈴鐺的風車時,他更是出離憤怒,拼死反抗,最后被日本人殺害。在逃荒途中,人性的閃光點也是通過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呈現(xiàn)的。正是這些微弱的光亮,我們看到活下去的意義所在。
在生死抉擇中,到底什么改放下,什么該拿起,影片無意闡述。影片中安排了一個信仰的話語著——小安子。小安子是基督教徒,他試圖通過主的福音讓大家躲過這場災荒,最后,他自己也死在日軍的轟炸中。影片中的小安子,看似荒誕的一個角色,卻表達出了有關(guān)該堅持什么的深意。面對生死,除了生命本能的求生意識外,到底何種力量能夠引導我們不斷的搏斗,堅韌地活著。對于生死的態(tài)度,影片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也在告訴我們應(yīng)該葆有和試圖拿起什么。
不少網(wǎng)友質(zhì)疑影片內(nèi)容,找出各種各樣的史料來證實它的不真實性。真實是歷史的事,精確是科學的要求,電影畢竟不同于這些,它是一種讓我們認識歷史,面對現(xiàn)實的途徑,更接近我們心靈的認識。影片中殺戮,血性,殘忍的呈現(xiàn),也不是為了讓我們?nèi)ベ|(zhì)疑人性,只是告訴我們應(yīng)該怎樣去看待歷史,如何對待和選擇生死。我們在影片中看到了生死面前,人性被考驗,微弱卻珍貴的善支撐人們對于活的信心。對于不曾經(jīng)歷過如此苦難的我們,不用做生死抉擇的我們,不用艱難或輕易去拿起自己生死和他人生死的我們,對于生活,更多的是該是感恩和珍惜吧。
1942觀后感(二)
文/張笑語
一部好電影,能讓人百看不厭,1942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看了以后對我的感觸很、啟發(fā)都很大,我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部電影。
天空中星星眨這他那一雙可愛的眼睛,突然一群人點著火把,本來很黑的夜晚被這些火把照如白晝,說是來吃飯其實誰不知道是來搶糧食的,東家無奈只好擺酒席。
在吃的時候我仿佛就是里面的一個人,畫面到了我在不想看到的情景,血漫天飛舞,東家被打傷了,其他傷的傷,死的死,不堪入目,東家的兒子死了,老母親死了……
在逃荒的時候有很多人被日軍飛機炸死了,中國的領(lǐng)土被日本侵占了,東家的女兒賣了,在火車上孫子被悶死了,家人走散了,本來是地主,結(jié)果也變得跟正常人什么兩樣,東家感覺或者沒什么意思,就想死,想死的離家近一點,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失去親人的小女孩,東家又有了上的希望,你叫我一聲爺,咱倆就認識了,小女孩叫了,他們倆手牽著手就走了。
這是一部災難片,看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也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還看到人性殘忍的一面。
1942觀后感(三)
很久沒有干過看完電影寫觀后感的事情了。這事比較二只是原因之一,讓這事變得很二主要還是好片太少,爛片當?shù)。今天要不是上個月買的團購券到期,要不是這部影片今天剛好上映,要不是還是不甘心去看《201*》圈錢版,也許我就錯過這部片了。一切都是緣分。
這部片看之前講什么我完全不知道。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管它講什么,首先近代史一點興趣都沒?茨攴莞悴缓檬侵v戰(zhàn)爭的,也是點興趣都沒。不過,海報上印了陳道明,對這位大叔印象不錯就鬼使神差的進去看了。結(jié)果被震撼了。
影片開始,講述者說,1942到底發(fā)生過什么,宋美齡訪美,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甘地絕食,丘吉爾感冒。()出最后一條,其他的進入過教科書,作為文科生,有點印象?墒怯捌v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饑荒。這個,說實話,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標榜自己是文藝女青年,實話說我真不知道。哪怕網(wǎng)上看到過,也是一晃而過,沒有關(guān)注過。如果這部影片立意是讓大家知道這段塵封的歷史,那么馮小剛做的很成功。相信走進電影院看過這片的人都忘不掉。而對于無知者而言,震撼的不僅是逃荒者凄慘遭遇,還有撥開歷史塵?吹讲糠终嫦鄷r的悲哀。當時的蔣氏政府的不作為,信息封鎖,導致了河南死亡300萬人。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本人轟炸中,死在中國軍人的槍口,死在扒火車手腳凍僵掉下來被火車軋死,更有甚者,死在別人鍋里……當抽象的數(shù)字具化成實在的人物和場景出現(xiàn)在電影中時,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場景讓我忍不住捂耳朵,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拿手機出來干點別的。講述的這事已經(jīng)有點讓我接受無能了。
在此背景下,講述了老東家和佃戶一路逃荒的故事。可想而知,個人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螻蟻。而面對生死攸關(guān)的絕境發(fā)生著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說折射中國人的人性的事情。少東家先是利用家中糧食欺負花枝,而后立馬又被搶糧的災民殺了,死前還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瞎鹿前一分鐘還是伙同老東家偷洋人記者白修德的驢,后一分鐘就被幾個痞子兵殺死在鍋里了,也許根本無需撈出來,直接被吃了。媳婦剛斷氣,婆婆就抱起孩子趁著人還熱乎讓孩子吃口奶,可后來她和孩子也沒能挨過這場災,瞎鹿要把女兒賣掉給母親買藥,母親死在了日本人槍下,而女兒后來從火車上摔下,估計也難幸存了。一隊國軍在日本人剛剛轟炸完災民后就立馬開始搶車搶糧搶女人,而后日本人第二輪轟炸又來了。蔣介石對災民視而不見,直接導致了災情嚴重死了300萬人,而影片結(jié)尾,他也沒保住江山,逃到臺灣去了。老東家一家最后只剩下他一人,默默往家的方向走,路上收養(yǎng)了一個小女孩,就是講述者俺娘。她再也不吃肉……這個故事里面,沒有勝者。只有絕境里面人的掙扎?吹娜苏嫘碾y受。影片里面的幸存者也非勝者,二十年后,一場更大的饑荒也許他們就躲不過了,而那時,不是只有河南,是整個中國都在哭泣。而坐在電影院的看客們呢,難道就能俯視這塵封的歷史嗎,我想至少我看過之后是感覺悲涼。歷史離我們不遠,每個人都是幸存者。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場災難照樣是一半天災一半人禍。那是死亡上千萬,那又是怎樣的場景?誰家沒有一段關(guān)于那幾年的悲慘故事?誰又能保證以后不會再有?
同樣的導演,都是災難題材,熟悉的演員陣容!1942》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點深入多了。看完發(fā)人深省。難道是一個建國前,一個解放后所以尺度不同?不過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審片尺度放寬不少哇?赐昶诰W(wǎng)上翻看了下影評,一片罵聲;径际橇R馮小剛怎么沒膽拍1959……或是說他發(fā)國難財。這個我不認同。就像當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來說那么多人還需要救,干嘛救狗如此命題看似合理實際暴力。我不是憤青。至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了。不想展開1959話題,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別老拿商業(yè)巨片來坑人了!1942》無疑是好片,至少現(xiàn)在畸形的社會,冷漠的人際,金錢至上的三觀,歷經(jīng)坎坷卻善于遺忘的中國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干貨來提醒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我指的不是那些個建*大業(yè)等片,那是廣告宣傳片好不好!1942》雖然導演某些地方欲說還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話題。但是能感覺到他想表達的東西很多很有誠意。能讓人看完回家路上還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