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是一部由姜文、鞏俐和滕汝俊等主演的歷史愛情電影,影片首播于1988年,雖然至今年代已久,但網(wǎng)友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卻依舊很高,一起去看看吧!
01
整部影片看下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九兒回門時,高粱地里,她騎著騾子在路上走,余占鰲在高粱地唱著歌,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這就是在給九兒勇氣,給她安心。第二就是最后九兒倒在血泊里的場景,滿屏的鮮紅遮天蔽日。第三是那桌飯菜,同樣的場景,等在飯桌前的人卻都不在了。整部影片以紅色為基調(diào),配以嗩吶,民歌,號子,極富有特色,造成了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和聽覺刺激。影片由兩部分構(gòu)成,仿佛看不清年代的前部分和突如其來的抗日部分,后面日本人的血腥殘忍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02
紅高粱這個電影看完之后感覺很特別,有一種獨有的風格,像《花樣年華》。雖然兩者講述的事情南轅北轍,鏡頭的處理也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對音樂的運用,故事的拼接,講故事的方式干脆利落,而又有留白有重彩,整個故事清晰完整,總覺得有一種氣質(zhì)莫名的相似。
關(guān)于故事,其中對于李大頭的死的處理挺有意思,只是旁白的猜測說是“我爺爺”做的。我覺得也有可能是羅漢做的。在這個不確定性中,也可以讓我們對人物的性格多一種解讀。如果是“我爺爺”,那傳達的是一種爭取和野性,如果是羅漢,有可能是一種更深沉的愛。這種可能性比邏輯嚴密,絲絲入扣的故事更能撓起觀眾的心。影片中有多處歌和情節(jié)出現(xiàn)了兩次,像伙計們兩次唱起的敬酒神。第一次唱的時候著重點是在前兩句,上下通氣不咳嗽,滋陰壯陽嘴不臭,是新釀出酒的喜悅,是希望。而第二次唱起來的時候顯然重點是后兩句,一人敢走青殺口,見了皇帝不磕頭,是反抗,是不服。這首敬酒神也是對應了影片前后的兩部分。大膽的往前走”也出現(xiàn)了兩次,第一次是高粱地里野合之后,第二次是九兒被禿三炮抓去唱的。其中前一次我們聽到的是激情,后一次則是無奈。還有向酒里撒尿也是兩次,前一次無心插柳尿出了十八里紅,后一次是豆倌尿在炸日本軍車的酒里,而這尿出了一個悲壯的血紅的結(jié)局。這種對稱和不對稱,覺得很精巧。電影的畫面和演員的表演,處處透出粗獷,豪情。而情節(jié)卻是精琢,凌厲。
電影人物的臺詞凝練,有很多儀式性的場景表達,配合攝影濃烈的色彩運用,我覺得是一個很有風格的電影,挺特別。
03
又看紅高粱,重現(xiàn)童年記憶里滿屏的紅和那直射的太陽。顧長衛(wèi)操刀的神攝影,必須牛逼,說是中國的羅生門沒毛病
現(xiàn)在看紅高粱故事情節(jié)上有些許的不飽滿(一些細節(jié)不值得推敲)但從整體傳達上來看,都是小事。一邊看一邊在心里打鼓的那些小問題都被看完后的情緒沖淡了
張藝謀最牛逼的作品了吧,那時候的姜文敢愛敢恨敢干,堅硬正義,像黃河里的幾百斤的石頭,太爺們了。鞏俐的美狂野倔強有血性,確實值得有作為的青年為她兒女情長——幾次吶喊:1.姜文“妹妹你大膽的向前走啊”,2.羅漢大哥無聲的吶喊(東拼西湊3000大洋贖回鞏俐但嘴上一句話不說)3.高粱地里眾伙計點燃炸藥殺向鬼子悲壯地“沖啊”4.鞏俐死后兒子沾滿鮮血夕陽下喊魂“娘,娘,上西南~”
這部片最大的亮點我覺得更在于難得的下不去的情緒。整部片不管在什么時候情緒都處在高亢的基調(diào)上,鞏俐出嫁李大頭時的憤憤不平,姜文和鞏俐眼神的調(diào)情,高粱地里的激情,李大頭被殺的開心,姜文找三炮尋仇時的拼命,姜文怒搶鞏俐時候的爽直霸氣,釀成十八里紅時候的驚喜,鬼子村頭殺人剝皮的壓抑憤怒,高粱地炸鬼子時的爆燃的民族正氣…
莫言+(那個時期的)張藝謀+姜文+鞏俐=紅高粱
現(xiàn)在看來都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從紅高粱到三槍…
隕落
04
這是中國第一次獲得柏林電影金熊獎。本片以其獨特的語言,細膩的手法,漸進的層次,表達了導演對生命的贊揚和褒獎,也征服了觀眾,征服了世界,使得中國電影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本片以"我給你們講的是我們家鄉(xiāng)那塊高粱地發(fā)生的神奇的事兒"開始,渲染了一種神秘的色彩,為后面奠定了感情基礎(chǔ),也交代了影片的主旨,以"我"為第一人稱,講述了"我"爺爺奶奶的故事。
在整部影片中,采用了大量的紅色背景為基調(diào),紅色的衣服、紅色的蓋頭、紅色的花轎、紅色的高粱、紅色的高粱酒還有紅色的鮮血和紅色的太陽。這樣鮮明的色彩給了觀眾極大的視覺沖擊和感受。
在本片中多次運用了唱腔,如九兒在去十八里坡時,轎夫略有嘲諷的曲調(diào)。再如九兒在回娘家時,余占鰲在高粱地的唱曲,還有片尾處九兒在犧牲后,豆官為她唱的曲。三段唱腔有所不同,卻是代表著九兒和余占鰲感情的變化。
在本片中,主人公的性格也是值得一提的,在九兒當上當家人的時候,工人們都喚她掌柜,她莞爾一笑說:她也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別喚她掌柜的,叫她九兒,一臉的微笑盡現(xiàn)親和。當豆官奔跑在坡上,跳躍在水缸里,叫他娘的時候,她又是那樣的溫柔,回應豆官:"哎,哎"。再如羅漢被殺害后,她號召工人為羅漢報仇,一改往日柔情,只有滿腔的熱血和愛國情懷。余占鰲,他的骨子里是敢愛敢恨的,如他們抬九兒去十八里坡途徑高粱地的時候,九兒被迫進入高粱地,就在這關(guān)鍵的時候,余占鰲挺身而出帶領(lǐng)轎夫們攔住了打劫者。再如九兒被禿三抓走以后,余占鰲孤身一人去找禿三算賬。在九兒犧牲后,伴隨著豆官的唱曲,余占鰲望向天空,眼睛里是對九兒的滿滿深情。
這部影片讓世界開始認識中國,也讓中國走向世界,整部影片表現(xiàn)了對生命的贊美和強烈的家國情懷。這部影片也是張藝謀的經(jīng)典之作,具有第五代導演強烈的民族氣節(jié)。本片至今仍有很大影響,值得人們深究。
05
很喜歡那一片高粱野蠻的生長力
電影有一種天然的隔離感,可以讓我們跳出自己的生活,回到那個遙遠又熟悉的環(huán)境,面朝黃土背朝天,分析那個年代人們的許多選擇,以及所作所為的合理性。漸漸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環(huán)境下,很多的選擇都是順應著自然,舒適而合理。本片的美學意向也是。
雖然很寫實又粗糙,像是陜西農(nóng)村的實景,但作品美學價值挺高的,不是簡單直接紀錄片拍出來的水平,原汁原味,真,尤其是高粱地之戰(zhàn)時,拍的那些搖曳的野高粱,很有古畫講究的“氣”。否定之否定不是簡單的肯定,是肯定的生華。
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個人審美走向了一種極端,在我眼中世上最美的東西或者說最打動我的,莫過于以下幾種意向,社會的底層女性,快要衰老的年紀,皮膚光滑而黃亮,就像貼著一張緊縮而泛油光的薄膜,瘦,為生計而辛苦勞作,有蛀牙,但是被軟軟的口腔分泌物恰好填平。當然這只是一種比喻,怎么提煉呢,就是詫寂美學到了極致的感覺吧。
當然本片的審美并沒有體現(xiàn)對殘缺的執(zhí)著,戳中我的點在于紅色的粗大棉褲,高粱的生長力等等一系列。粗糙的真實與寫意的模糊所協(xié)調(diào)。就像欣賞一幅用粗筆寫的拙稚狂草。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打著這個幌子的作品不少,但真正要體現(xiàn)好中國傳統(tǒng)文化,需要從理解人與自然做起。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