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到來了,我們需要凝望歷史,而非仇恨。有太多的東西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除,而是沉淀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希望她們如有來生,能夠有花樣年華。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小編帶來的紀錄電影二十二觀后感范文2篇。
第一篇
她們是犧牲品!
戰(zhàn)爭時,他們是戰(zhàn)爭的犧牲品,和平時,他們是政治的犧牲品。
整部影片都處于靜默的拍攝中,老人們愿意說就說,不愿意也不試圖引導,這是我認為導演非常人道的地方。只是我通過影片看到這些老人們悲慘的一生,不僅僅是慰安婦的那一段經歷,而是這幾十年來,人們反復地把她們推到人前,臺前,一次次地讓他們講述她們肯本不愿意提及的往事,這其中有多少人是愿意主動站出來的?
對于舊時代的女人來說,遭受如此欺凌后,且不說肉體的打擊,單是心理上的打擊恐怕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她們逃生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此段經歷永遠地埋葬,有人說,遭受了強奸后就要大聲地說出來,我擦,你以為是21世紀啊,那是80幾年前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
慰安婦大都是農村的,她們沒有文化,周圍的人也一樣,同情只是一瞬間,接下來長達幾十年所受的來自周圍人的給予的屈辱,我們是用腳趾頭也能想到的。所以她們想忘記,想掩蓋,想成為正常的人,為此她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樸車順抱養(yǎng)了幾十年的女兒都不知道養(yǎng)母的事,一直到后來慰安婦公置于眾。
在一份慰安婦的口述里,她說這么多年來,她一直遭受著別人的岐視,成為了低一等的公民,更不要說文革的時候了,她們被罵為軍妓,被批斗,被羞辱。以至于在電影中幫助了慰安婦三十多年老支書,都感慨萬分的說,早知道如此,他不會讓她們站出來,他希望她們能平靜地生活。
中國歷來是集體主義凌駕于個人之上的,為了政治目的,完全不顧個體的痛苦。無論這個政治目的是好是壞,這些女人們都在有生之年被動地被消費。
很多人說慰安婦就是應該站出來給后人以警示,如果這是她本人的意愿,我尊重,如果因為政治的需要被迫,你丫憑什么慷他人之慨做教材,換位思考,這是你奶奶呢,你愿不愿意把她無數地推到人前講述那段慘烈的往事。如果不能,請你閉嘴!
看這電影的時候我很悲傷,那些靜默的老人有的不愿開口,有的甚至不愿出現在鏡頭里,她們大都面容呆滯,生活條件非常差,在這幾十年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消費中,她們無可奈何,無能為力地任人擺布,如今站在死亡的門口,好象一切都無所謂了。她們在這個“禁區(qū)”的桎梏下生活了一輩子,直到去世也沒能走出來。
影片中最打動人的是樸車順老人唱的那著《白桔!,令人淚如雨下,透過她的歌聲看到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代在南朝鮮那些花開的日子,每個人的生命之初都充滿希望的,然而命運的千奇百怪的苦難做為個體逃不掉,走不脫,唯死亡才可解脫!
愿她們來生有一個花樣年華!
第二篇
99分鐘的時長里沒有啜泣,沒有唏噓。和豆瓣的影評描述的影院場景不同的是,也稀稀疏疏的有人在中途離去,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堅持看到眾籌名單結束才離場的默契。我覺得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是一個人來看的原因吧。
第一次關注到這部電影是一個月前,我一個朋友聯系到了溫州新中國影都并發(fā)起了超前點映。很遺憾那天不在溫州并沒有機會來到現場,不過我相信現在也不晚。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暑假是“國產電影保護月”,蜘蛛俠等大片被卡在關外不得入內。這也是《戰(zhàn)狼2》能夠大殺四方的主要原因。其實實話講很難去評判那么做的好壞,如果沒有保護月,或許這樣一部電影真的很難從大片的圍剿中突出重圍,走入我們的視線了。
很多人看完電影都提到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一個人拿了張80多歲的日本人的照片給王玉開老人看,本以為她會生氣、難過,可是她笑了。她說日本人也老了,連胡子都沒有了。
她們被擄去做慰安婦的日子短則三個月,長則兩年。但在那之后,她們都度過了七十多年的漫長人生。大概沒有哪一個旁觀者能夠真正了解這七十多年來給她們帶來的變化。
甚至,其中一位老人在被問及最大的愿望時,她的回答是 “中日友好,不要再有戰(zhàn)爭。因為有戰(zhàn)爭的話,會有更多人受害。” 這種態(tài)度,想必讓許多人難以釋然吧。
有一個人在片子里說很后悔讓這些老人的情況出現在全國的報道上,她們也許本想自己隱瞞一輩子卻讓鄰居和子女了解到了這一段過去,并且最后沒有得到日本一分錢的賠償和道歉。我想也正是因為這樣,電影的敘述方式是平靜、緩和的。下雨的近景、大山的遠景,是老人們的無奈、是那個人的內疚,也是我們的心疼。
那《二十二》是在消費這群已經面臨失語困境的慰安婦么?
答案是肯定存在的。對于那些經濟窘迫又情感空虛的老人們,攝制組的陪伴和情感交流對于她們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她們的這段經歷公之于眾真的好么?我不知道。
但從三十二到二十二再到八,老人們等不起更好的方法了。
墳前三支香,青山依舊。
15年拍攝完的片子,直到現在通過眾籌和眾多明星的微博轉發(fā)有了不到5%的排片率。
人性是禁不住考量的。慰安婦等同于妓女依然是很多人現在的“我以為”,紀錄片數次提到很多老人對毛主席的崇敬,但也未曾提到當局為他們做了些什么。不過至少有一點值得欣慰,在紀錄片里,慰安婦不再是一個羞于提起的出現,而是有了“人”的生氣?赡苌嫌车谋旧砭褪且环N進步吧。
“ 不說了 ” 是貫穿全文最多次出現的臺詞。
唉,真心不容易。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