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初中時都學過這樣一篇文章《桃花源記》,講述的是一個武陵人,一天撐著船去捕魚,迷路了。他發(fā)現了桃花源。在這個世外桃源里住了幾天就離開了。離開的時候做了標記,再回來找卻找不見了。真的會有桃花源嗎?
(一)東西方之美
“后遂無問津者。”沒有人再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了,這是多么的令人心痛。陶淵明用這樣的方式結束這篇故事,總讓我想起莎士比亞的戲劇。在莎翁的戲劇里也總是有這樣方式的結局:悲劇的,毀滅的,慘痛的。我碌碌的過了幾十年,也經歷了或者看到了一些事,開始慢慢的體會到像莎翁戲劇里的那樣的、另一種的美:殘缺的美,悲劇的美。東方人含蓄,在過程中付諸努力,喜歡結局的完整,喜歡皆大歡喜。東方故事里的結局也多是高興的,歡喜的,美好的。細想起來,沒有悲劇哪里來的喜劇,沒有悲痛毀滅何談歡喜塑造。這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平等的兩面。常懷一顆包容的心,才能感受到多樣的美。“后遂無問津者。”比不存在更可痛的是不相信存在,這樣的結尾讓人不舒服,我常常把《桃花源記》倒過來讀,讀出了一種希望的東西:開始世上沒有人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后來,有一個叫劉子驥的人,他還相信有桃花源,于是用盡一生的時間去尋找,最終病死在尋找的路上。時間又不知道過了多久,有一天,一個武陵人撐著船去捕魚,迷路了。他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穿過那個山洞,忽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世外桃源。
(二)山水與宗教
每次讀到有關山水類的文章,總會有一些問題在腦子里打轉:當生命中遇到坎坷的時候,我們(尤其是歷史上的文人)多回歸于山水,而西方人卻多走向宗教。這到底有什么樣的區(qū)別?山水和宗教這兩個看似沒有多大關聯(lián)的東西,在生命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是它們彌補了生命中缺失的部分,還是釋放了生命中隱藏的部分?如果是彌補,生命中缺失的又是什么?倘若是釋放,那被隱藏起來的又是什么呢?……無數的問題在腦子里不停的出現,讓人沒有頭緒,因為思考的對象一旦變成自己,使自己置身問題之中,就會很麻煩,畢竟當局者迷。我打算從最熟悉的開始,于是重讀了林語堂的《蘇軾傳》,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當然還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等等,這些文章大都有一個共同點:作者遭受排擠、誣陷因而被貶謫,在山水中療傷。我個人覺的這是一種回歸,一種生命的回歸。就像我們受了委屈想回家一樣,我們想回到生命的本源。就像我們去旅行,在某一座山前,某一片水邊,看到眼前的景色忽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一樣。是什么讓我們淌下淚來,是美景么?我想不是的,而是我們接近了生命的本源,這讓我們不自主的感動起來。竹林里不僅有竹子還有七賢,我喜歡讀這樣的故事。至于宗教的問題,我想我這個年紀真的想不通,暫時先擱置吧,說不定哪天就開竅了呢。
(三)桃花源在哪里
我常常在思考人性這個復雜的東西,在我看來人至少是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現實中的我,這個我在現實中衣食住行,與人交流,承擔社會的屬性。另一個我便存在于自己的心中,每當我們獨處時,這個我便會出現。他會與自己進行對話,就是那個在黑夜里與你自言自語的那個你。西方有個心理學家叫做弗洛伊德,他提出了類似的概念:本我與自我。我們也有這樣的哲學:老莊和孔孟。老莊更加注重心靈的修行和完善,孔孟則更加注重社會的屬性,它讓我們在現實中完成自我。也就是常說的仕與不仕,爭與不爭,有為與無為……人性的這種兩面性也體現在很多地方。古時的一座房子一般都有這樣的部分:正堂和花園。在正堂里面,桌椅布置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是宏大的,氣派的。而后花園則是曲徑通幽的。像牡丹亭,西廂記里面的故事也只能發(fā)生在后花園。紅樓夢里也一直存在兩個寶玉:北方的賈寶玉和南方的甄寶玉。……孔孟和老莊這兩個人性的部分也不可能是平均存在的。我想陶淵明心里的老莊要占到一大部分,所以才有了《桃花源記》。桃花源在哪里呢?我想就在我們的心里,就在弗洛伊德的本我當中,就在人性的老莊里面。
真羨慕那個武陵人,一生之中能到一次桃花源。愿諸君都相信有桃花源,更愿諸君都有自己的桃花源。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