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墙逃撐模宏P于部編版小學語文課程資源整合實踐研究,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策略一課一教,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夠系統(tǒng)化,語文能力的提升沒有得到螺旋式上升。部編版小學語文課程資源整合是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而對教材進行整體解讀。結合我校教學實際,我們力求通過課程資源整合,將部編版每個單元的內容進行整合,實現(xiàn)“單元1+1+1”三大課型解讀單元教材的教學策略,將學生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已有的知識擴大化,從而讓他們對單元知識有一個全新的建構和學習。
一、現(xiàn)狀評述
語文課程資源整合是當代語文課程設計領域的主要趨勢之一,很多國家在基礎教育領域的不同層面對其進行過不同程度的研究與探索。通過課程資源整合,減少了課程內容的重疊和分化,促進了課程策略的多樣化,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學科課程整合的價值和意義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認可,而基于我國當前中小學課程設置的現(xiàn)實情況,單一學科下課程資源的整合更適于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實施。
針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我們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課程資源整合,其中以“單元1+1+1”這種整體教學策略為主。“單元1+1+1”整體教學策略是在整合部編版語文教材內容、教學活動、課程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全盤考慮的教學策略,將識字、書寫、閱讀、習作有機地分類、整合,最終形成“整體識字”、“書寫指導”、“以文代文”三大課型。通過這幾大板塊的教學,將每單元的語文學習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走近教科書,走進教科書,然后從教科書中解放出來,走出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大語文環(huán)境里學習和探索語文,感受富有語文情趣的語文學習。同時,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完整的體系,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識字、書寫、閱讀等語文能力,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課程資源的整合,提倡教師樹立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成為學生課程資源的設計者。
二、選題意義、價值
1.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符合部編版教材的編寫意圖。
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資源整合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針對部編版語文教材以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主線的編排特點,傳統(tǒng)的一課一講策略使學生收獲的往往是零散的知識,無法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進行單元式課程整合以后,更便于學生對部編版教材進行有條理、系統(tǒng)化的學習,從而使學生的語文學習達到螺旋式上升。
2.利用整體識字、寫字課型,將教材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
在識字、寫字教學策略中,立足新課標提倡的多識少寫、識寫結合原則,對文本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對每單元出現(xiàn)的一、二類生字從字形、結構等方面的歸類,讓孩子更加系統(tǒng)化地識字、寫字。在課堂上,教給學生更多識字方法,從而達到舉一反三。同時,書寫指導中精講典型的生字,提倡學生自主書寫。讓學生建構識字、寫字的知識體系。
3.整合資源,一篇帶多篇,有效進行海量閱讀。
針對教材閱讀內容有限的問題,實施課程資源的整合,在教學中能夠以一篇帶多篇,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進行海量閱讀。指導學生高效閱讀,學習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4.符合學生發(fā)展需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語文單元整合教學建立在語文學習需要海量閱讀的理論依據(jù)上,讓孩子們在廣泛的閱讀中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它既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知識建構的學習情境,又同時適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習者,使學習能力強的孩子的閱讀能力得以拓展,使學習能力弱的孩子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通過整合教學,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得以增強,閱讀的自由度得以提高,閱讀視野更是大幅度開闊,同時通過聚焦單元語言語文要素的訓練,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實踐,最終習得語言技能和語文素養(yǎng)。
三、研究目標
1.學校發(fā)展目標:通過校本課程資源的整合,探索學校、老師、學生自主整合課程資源的途徑和方法,更好地建設學科教學教育資源庫,提高校本課程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通過教學改革與實驗,構建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校本課程體系。
2.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通過課程研究,更新教師的教育資源觀念,使教師真正成長為新課程改革中“單元1+1+1”教學的設計者與開發(fā)者。同時,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培養(yǎng)教師自主研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3.學生發(fā)展目標:通過課程研究,使學生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成為課程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單元1+1+1”教學策略激發(fā)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高效。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識字量得到明顯擴大;短時間內掌握了書寫技巧,書寫質量顯著提高;在海量閱讀中閱讀視野得到拓寬,表達和寫作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4.家長發(fā)展目標:通過對家長的宣傳與培訓,與家長達成共識。促使家長認識到課程資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了解、接受我們的語文“單元1+1+1”整體教學策略,并且積極地加入我們的隊伍,配合我們做好語文學習的前餐工作,將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落到實處,從而真正培養(yǎng)孩子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同時,關注海量閱讀對孩子語文學習的持續(xù)作用,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yǎng)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真正讓閱讀走進孩子的生活,陪伴孩子的成長,為孩子以后的人生之路點亮一盞明燈。
四、研究內容
本課題立足于校本課程資源的整合,要求實驗教師轉變原有的課程資源觀念,將現(xiàn)有資源有效整合,構建校本語文資源體系。整合教材的學習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有效教學,形成單元“1+1+1”教學策略。使學生在省時、高效的課堂教學中快樂學習,在知識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知識體系和大膽實踐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五、研究假設
1.探索出高效的“單元1+1+1”教學策略。
在課程資源整合的理論依據(jù)下,結合專家的方法指導,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和組內互相聽評課,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可供推廣的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2.形成與“單元1+1+1”整體教學配套的教學資料。
比如針對識字課型的生字注音單,針對書寫指導課型的硬筆書法教材,針對以文代文課型的單元學習單。
3.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交流活動,如:每周好書推薦、每日誦讀、讀書分享交流會、親子閱讀會等活動,培養(yǎng)閱讀興趣,樹立閱讀自信,學習閱讀方法,增強閱讀體驗。指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和主題閱讀報告單,借助思維導圖閱讀內容進行梳理、理解。
六、創(chuàng)新之處
1.以單元主題為研究主線,解讀教材,挖掘一切有助于學生成長的課內外文本資源,進行有機整合。
2.鼓勵學生自主識字,讓識字教學更加生活化、常態(tài)化整合和優(yōu)化課程結構,開發(fā)課程現(xiàn)有的資源,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系統(tǒng)性地訓練,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識字教學中將一整個單元的二類生字歸類,尋找合適的識字方法帶領學生高效識字,學生也將運用這些識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識字。
4.對書寫進行歸類指導,教給學生書寫技巧。依據(jù)課標要求,多認少寫,指導學生在正確書寫的基礎上更注重書寫的工整、美觀性,將書法藝術與語文教學融為一體。
5.以文代文,海量閱讀。擴大了閱讀量,拓寬了閱讀視野,提高了閱讀水平。
七、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1.研究思路
(1)通過閱讀課程資源整合的有關文獻、書籍等,了解本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并對本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困惑、興趣點,確定研究目標。
(2)和家長做好充分的溝通工作,讓家長了解、參與我們所進行的教學策略研究。
(3)探索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根據(jù)三大課型的特點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教學活動,寓教于樂,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和閱讀的興趣。
(4)逐步開發(fā)、開設由實踐教師牽頭的“單元1+1+1”整體教學課程,嘗試將本課題與國家課程結合起來,探究有效的單元整體教學策略,并最終提煉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以師生問卷調查、家長問卷調查、走訪調查形式,了解課程資源整合的價值和可整合的課程資源。
(2)實驗研究法:針對課程研究不斷提出改革意見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動,課程組教師選擇語文教學中一個領域,結合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實踐開展實驗研究,及時總結反思。
(3)文獻研究法:以部編本教材的編寫意圖為指導。通過現(xiàn)代課程理論和資源再利用等相關教學理論的學習,了解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觀念和各種教學策略的特點,為本課程的研究打下理論基礎。通過網(wǎng)絡、雜志和報刊等媒體,了解掌握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和趨勢,進一步明確本課程的研究方向。
(4)經(jīng)驗總結法:主要用于各總結階段對實踐中搜集的各種資料、積累的經(jīng)驗反思等從理論上進行深入、系統(tǒng)地分析、歸納、提煉、論證,從而揭示教育現(xiàn)象的本質和規(guī)律,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5)行動研究法:將低年級繪本表達的實踐與研究結為一體,在教學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進行教學實踐,不斷提升低年級繪本表達的實踐品質,提升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
3.技術路線
(1)研究主體路線
閱讀課程資源整合的有關文獻、書籍等→了解部編版語文資源整合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問卷調查→確定研究目標→“單元1+1+1”教學實踐研究實施→探究“單元1+1+1”教學策略→總結成果。
(2)研究程序路線
啟動階段(成立課題組;了解家長、學生對語文課程資源整合的認知情況,確定具體的研究問題;制定研究方案;聘請教研室任軍俠主任為課題研究總指導;課題開題、課題組人員培訓)→實施階段(制定階段性研究計劃、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個案研究、行動研究、階段性成果總結、課題研究簡報、收集階段性成果集)→成果提煉階段(案例研究、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報告)。
(3)研究方法路線
文獻研究(解析相關的文獻資料、確立研究目標)→調查研究(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現(xiàn)狀)→行動研究(學生在“單元1+1+1”教學策略中的實踐)→個體研究(針對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策略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
(4)人員協(xié)作路線
聘請專家指導組:市教研室課題組(指導課題研究中的疑難問題)→學校教科室(負責課題研究的全過程)→課題負責人:高志華(課題研究的踐行者)→課題組成員(負責課題內容的研究及資料的整理)
4.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17.06-2017.09)
成立課程組,確定小組成員,查閱有關資料,學習有關理論,制定課程研究方案進行課程申報,確定課程組成員及分工,撰寫“課程實施方案”及實施計劃并對方案進行論證。
(2)實施階段(2017.10-2018.03)
召開課程組會議,對課程組成員進行理論培訓。組織課程組人員根據(jù)課程實施方案進行課程研究,深入調查、搜集第一手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結合個人教育教學工作實踐進行實驗研究,積極研討交流,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問題,定期進行階段性總結。
(3)總結階段(2018.04-2018.06)
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形成比較完善的而且可操作的
完善方案,能給其他教師提供參考和學習借鑒;把研究成果(論文、案例等)整理成成果集;撰寫研究工作報告和結題報告;申請結題。
八、研究成果
1.探索出了“單元1+1+1”整體教學策略。
實驗教師根據(jù)研究探索出了“單元1+1+1”整體教學
的三大教學策略:
整體識字課型
書聲瑯瑯中識字:將教材內容和課外讀物有機結合起來,孩子在誦讀中反復識記本單元的二類生字,從而增強識字興趣,擴大識字量。
總結、歸納中識字:通過韻腳歸類、偏旁歸類、形近字辨析等多種方式識字,孩子在掌握識字方法的基礎上舉一反三,有效擴大識字量。
借助識字檢測卡、注音單等輔助資料:通過前期對孩子識字量的檢測,有效了解學情,課堂上做到有的放矢,突破重難點。同時,在課后借助生字注音單有效鞏固二類生字,強化記憶,讓識字進行得扎扎有效。
書寫指導課型
游戲增加課堂趣味:借助一系列孩子們喜歡的生字游戲,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識記一類生字的字音、字形,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字源了解傳遞漢字文化:課堂上適時對漢字資源進行講解,學生對生字識記得更加深刻,也極大激發(fā)了孩子們中國傳統(tǒng)漢字的熱愛。
書寫技巧指導效果顯著:將書法藝術融入書寫指導,讓孩子們不光把字寫得正確、工整,更能達到美觀書寫的效果。
以文代文課型
以讀促教學語文:課堂上注重學生多種形式的誦讀、
朗讀、默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海量閱讀學語文:以單元主題為依據(jù)進行文本整合,實現(xiàn)一篇帶多篇的教學目標,從而有效擴大孩子閱讀量,拓寬孩子閱讀視野,在海量閱讀中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遷移拓展學語文:將課堂上老師教授的閱讀方法應用到
課外閱讀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實現(xiàn)高效閱讀。
2.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結合研究實際,在充分總結提煉的基礎上,課題組撰寫出了極具學術價值的結題報告一篇。各實驗教師結合各自研究實際,總結整理出了研究論文7篇、個人中期總結7篇、個人心得體會7篇、教學反思7篇,并且在組內研討的前提下,最終呈現(xiàn)了由李茜老師主講的整體識字課(光盤)一節(jié)。每次閱讀活動組內實驗老師都很注重表達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在全體實驗學生近五千多張閱讀報告單和思維導圖中,我們精選了有代表性的作品集,整理成冊。
另外,為了使課題研究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各位實驗教師將各自在研究過程中的資料也做了整理,共計心得體會7篇、工作報告1篇、中期報告1篇、工作總結1篇。
3.指導學生完成了閱讀報告單和思維導圖。
我們以本學期推薦的四本必讀書目《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神筆馬良》《七色花》《愿望的實現(xiàn)》為內容,指導孩子進行了閱讀報告單的創(chuàng)編。孩子們通過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本書,對書中的好詞、佳句進行摘抄,用圖畫和文字結合的形式表現(xiàn)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和懂得的道理,最終呈現(xiàn)出的作品書寫美觀,富有想象力,語言表達也很規(guī)范。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給孩子滲透思維導圖的作用和制作方法,本學期孩子們完成了多篇思維導圖的制作。從剛開始最簡單的對單元課文目錄進行梳理,到后來《鄧小平爺爺植樹》中用思維導圖梳理植樹的過程,再到嘗試后期用思維導圖理清一整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對思維導圖的喜愛超乎我們的預料。他們筆下的思維導圖圖文并茂,創(chuàng)意無窮,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們已經(jīng)有了這種梳理、歸納,將書讀薄的意識,相信這會對他們的語文學習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4.學生閱讀興趣明顯增強,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漸養(yǎng)成。
通過一系列形式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明顯增強。每日經(jīng)典誦讀處處書聲瑯瑯,課間隨處可見手捧書本的孩子們,每天回家堅持快樂閱讀的孩子越來越多,整個校園充滿書香。在班級開展的閱讀比賽中,孩子們讀書狀態(tài)堅持不間斷,大部分孩子堅持閱讀超過了300天,最多的達到了328天。孩子每次的閱讀時間也越來越長,最長可達到2.5小時。更讓人欣喜的是親子閱讀的形式受到家長的認可和支持,越來越多的家長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沉浸在書香世界中。
5.“書香校園”的讀書氛圍已經(jīng)形成。
“單元1+1+1”整體教學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在教學實踐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同時,親子活動等閱讀形式也帶動了學校全員進行閱讀,“書香校園”的讀書氛圍已經(jīng)形成。家長在參與、配合整體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改變了他們以往只中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思想,家長們充分認識到了閱讀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并且多數(shù)家長能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同時,通過家長會上的課程匯報和成果展示,家長們充分肯定了我們“單元1+1+1”的教學模式,進一步了解了如何配合老師完成對學生的課后輔導,老師、學生、家長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單元1+1+1”整體教學在學校落地、生根!
九、研究的啟發(fā)與思考
經(jīng)過一年的研究,我們基本上完成了課題預定的研究任務,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學習了一些教育的理論,了解運用了一些科研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會以此課題的研究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工作,從而讓教育工作達到質的飛躍。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