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解釋》一書是由克利福德·格爾茨所著,納日碧力戈等譯,王銘銘校。今天小編帶來的是文化的解釋讀后感:"深描"文化理論,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進來看看,希望能幫到大家!
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被譽為二戰(zhàn)以來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家之一。《文化的解釋》一書是格爾茨有關人類學的論文集,闡述自己關于文化理論的見解。其以地方文化色彩濃厚的瓜哇、巴厘島作為田野考察研究的對象,進行"深描"理論的實踐,從而開創(chuàng)了新的人類學研究世界。第一編主要介紹解釋人類學的"深描"理論;第二編主要論述文化對人類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影響;第三編和第四編闡釋了文化的宗教色彩、意識形態(tài)、政治性質、社會形態(tài)等方面;第五編以個案分析對"深描"理論進行深入實踐。正如作者寫到:"我希望這部貌似的文集,會有些像一部通過一系列具體分析闡發(fā)的文化理論的專著。這部書不僅僅是對于一種有些漂泊不定的職業(yè)生涯,作了‘于是我寫道······’式的回顧,它還要闡發(fā)一個論點。"(P2)這個論點,正是作者心目中邁向文化的闡釋理論——"深描".
"深描"(Thick description)一詞是格爾茨從英國哲學家賴爾處借鑒而來,原意是關于"思想家在做什么的問題:‘思考與反思’和‘思想的思考’".而在格爾茨看來,人類學家常常采用的民族志,就是人類學家進行深描的一種嘗試。這種從事民族志的事業(yè)就是"建立關系、選擇調查合作人、作筆錄、記錄譜系、繪制田野地圖、寫日記等等"(P6)人類學家的民族志主要建立在對文化意義分析的基礎之上。"深描"的核心即是對"闡釋進行闡釋".所以,民族志的描述有三個特性:"它是闡釋性的;它所闡釋的對象是社會話語流;這種闡釋在于努力從一去不復返的場合搶救對這種話語的‘言說’,把它固定在閱讀形式中。"(P23)在第十五章《深層的游戲:關于巴厘島斗雞的記述》一文中,格爾茨對巴厘島人斗雞進行的田野民族志寫作也成了他所提倡的"深描"的成功實踐之一。這種描述以作者深入巴厘島人的生活并近距離觀察為基礎,極其冷靜、極盡詳細且文筆流暢,對斗雞游戲反映巴厘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極具文學性的表述,也不失其客觀性。這值得對解釋人類學感興趣者不斷閱讀。
淺描作為深描的對立面而存在。二者區(qū)別在于,淺描是行為本身(如抽動眼皮),深描是行為背后的意義(傳遞信息、模仿、惡作劇等)。將意義結構進行呈現的過程就是深描,這不是對行為、話語的描述,而是對行為、語言的闡釋。在深度描述中,文化成為社會現象形成和產生的脈絡。比如,巴厘島人表面是在斗雞,實際上將地位、道德、血、面子、賭博等呈現出來。"它是巴厘島人對自己心理經驗的解讀,是一個他們講給自己聽的關于他們自己的故事。"(P506)這種斗雞游戲體現出巴厘人的性格、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是力量的博弈,更是巴厘人微妙文化心理的載體。
對于文化的概念,格爾茨從闡釋學的角度這樣定義:"文化是一種通過符號在歷史上代代相傳的意義模式,它將傳承的觀念表現于象征形式之中。通過文化的符號體系,人與人得以相互溝通、綿延傳續(xù),并發(fā)展出對人生的知識及對生命的態(tài)度。"(P11)在這里,文化具有符號性特征,在傳承的過程中使人類真實地認識世界。所以,在"深描"理論中,符號成為格爾茨關注的重要方面!段幕慕忉尅芬粫菍⑽幕鳛橐环N符號體系進行深描,探索符號意義的表達。例如,在第十四章《巴厘的人、時間、行為》中,通過對巴厘社會的深描,即對巴厘人用來塑造個人的一連串的文化模式如個人名、親屬稱謂、地位稱號等表面形式的描述,揭示其中隱含的個人身份觀念、時間秩序觀念和行為方式觀念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巴厘人文化力的三角形:巴厘社會個人的匿名化、時間的靜止化和社會互動行為的儀式化。通過這種"深描",使人類更好地理解巴厘人的文化心理和社會行為。
在文化多元化的時代中,"深描"理論不僅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特色,更能幫助人類進行文化層面中的深入溝通和交流。這種溝通、交流和理解是文化多元性價值所在。只有通過"入鄉(xiāng)隨俗"式的理解他者,從而才能更好地理解自我。正如馬克斯·韋伯所說:"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通過文化意義的深入闡釋,更好地理解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乃至于更好地理解人類的心靈。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